东华大学人文杂谈 | 当你手上拿着标签——APP之间的鄙视链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2021-10-28 13:24 浏览量: 3200

或许,你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评论:

抖音快手都是土狗”“b站都是小学生”,又或者,你曾看到过这样的图片。

这似乎并不罕见。也许某些资深用户对此还会露出会心一笑。互联网APP之间的相互鄙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梗。可是在泛娱乐化的新时代,除了毫无意义的付之一笑外,我们是否得到一些新的东西呢?我们是否能去探究一下自己发笑的原因呢?

新时代来临,互联网社区林立。而各大平台铆足了劲发展的前提是要找准自己的用户群体。就像是近些年异军突起的二次元同人社区,它们的目标用户本身就是年纪相对较小的在读学生,所以对成年用户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弱一些。在前期规划时,互联网上的用户已经逐渐被不同目标定位的APP划分开来了。

有着不同的目标用户的社交平台像是一个稳固的圈子,把用户圈在了里面。这既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圈子相对稳定,意味着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成就感,这也正是互联网社区的初衷——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然而圈子的稳定一定程度上也意味封闭,天长日久,用户都只看得到想看到的,只听得到愿意听到的。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本能地去抵触抗拒,形成思维的定式。很多所谓的刻板印象都来源于观点逐渐同质化的社区氛围。就以豆瓣小组来说,豆瓣的小组大多会以组员的活跃程度和组员的数量来划分大小组。而一个公共大组“过气”的预兆就是变成“熟人社区”,观点想法重复,难以吸引新鲜血液的加入。

这本身还是互联网社区内部问题。但是随着各大平台的商业化,他们为了盈利,必然会将互联网社区不断地向大众推广。一旦大众化,用户的重叠在所难免,而互不理解带来的交流和冲突也难以避免。此时那些逐渐固化的观点就在冲突中显露出来了。

我们难以避免地会用那些鲜明的、典型的观点来概括所有我们一知半解的事物,就像是急于给他们贴上标签。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

通过简单粗暴的标签,我们能节省认知资源,顺应潜意识里对接触自己不了解事物的抵触,我们通过随大流获得了确定感和控制感,从“我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大家都说了,不过如此,我没有必要去了解”。

▲电影中的标签效应

图中的“贼”替换成“xx用户”也是一样的原理

贴标签并非完全是一件错事。它贯穿着人类的进化历程,一定程度促进了我们这个族群的进步。然而,为什么在最近的网络环境中,我们总是要用批判的、质疑的态度提起它?因为它所掩藏的我们拒绝未知的惰性,是我们的无知和傲慢

如果我们能够能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审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当我们嘲笑某些平台因为顺应庞大的用户群而显得土时,是否也应该看到正是这些看起来土的用户助推了每一次急需关注的社会事件?当我们吐槽某些小众社区过于矫情和神经质时,我们是否也忘记了互联网社区存在的本质就是给予不同人表达的空间?

当然可以批评,但不应当是嘲讽。

冲突难以避免,矛盾必然存在。我们真正应当做的事在差异中寻求一致,是和而不同。不论是什么样的平台,不论是怎样的用户群体,我们对和谐理智的互联网环境的追求是一致的,对真善美的社会道德的推崇也是一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尊重各自差异的同时,共同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拒绝APP鄙视链,是拒绝其背后过于片面的贴标签,也正是大数据时代“井底之蛙”的自救。

拯救客观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拯救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人文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案 | 徐天依

封面 | 剡 晨

编辑 | 唐笑然

责编 | 路一平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