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管理大师在UTD顶级期刊上高度评价《华为管理变革》英文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1-04-15 17:53 浏览量: 3105

当今中国有着大量的

领军企业与先进管理实践,

且在多个行业领域创造着

西方管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中国奇迹”,

而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

这些“中国奇迹”、了解中国,

如何向世界贡献中国管理智慧,

答案只有一个:

“讲好中国故事、提炼中国理论”。

作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重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多年来

在育人的同时致力于

“创造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

为人类贡献管理思想与智慧”,

持续鼓励师生们深入企业调研,

提炼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

而近日,管院学者们

携手国外学者所讲的“中国故事”

——《华为管理变革》(英文版)

获得国际战略管理大师

Robert Burgelman教授高度评价!

国际战略管理大师、斯坦福商学院Robert Burgelman教授

01

他给出了怎样的评价?

Robert Burgelman教授是国际战略与创新管理领域大师级人物,曾执教于纽约大学、哈佛商学院以及剑桥大学。自1981年起执教于世界顶尖的斯坦福商学院,担任Edmund W.Littlefield管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高级经理人项目(the Stanford Executive Program ,SEP) 执行主任。他所著书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包括《战略即命运:战略制定如何影响企业未来》和《七次转型:硅谷巨人惠普的战略领导力》等。近日,他在UTD顶级期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管理科学季刊)上发表了针对《The ManagementTransformation of Huawei: From Humble Beginnings to Global Leadership》(《华为管理变革》英文版)的书评。

书评截图在书评中,Burgelman教授围绕“领导力包括'铺设管道'(plumbing)和书写诗歌(poetry)”两部分展开,认为该著作强调了在华为的成长和变革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了其卓越的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并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轨迹。华为通过其有效的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了在关键领域建立新制度(routines)并打破旧制度,通过建立变革元制度(meta-routines)和高管价值观体系来构建不断自我变革的动态能力。

Burgelman教授认为这一重要发现扩展了已有的动态能力框架。同时,他也强调该书多源的、详实的研究素材与独到的研究视角可以为华为乃至于更广泛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带来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02

《华为管理变革》究竟是怎样一本书?

作为一本系统论述华为管理变革的专著,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郭斌、黄灿携手瑞士圣加伦大学战略管理学教授Johann Peter Murmann联合编撰的《华为管理变革》自出版以来备受各界读者认可与喜爱。

该书中文版历经3年编撰,于2017年正式出版;英文版于2020年由业内权威机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相较于中文版,《华为管理变革》英文版各章节增添了国际知名学者和专业人士的点评,书籍内容更为丰富,且在各界的专业支持下,该书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在书籍内容上,该书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华为30年波澜起伏的变革史——中西杂糅的变革理念、因时因势的变革方略、渐次推进的变革节奏、领导者的变革勇气与谋略等,细致还原了华为走向高度秩序化与国际化的变革之路,揭示了华为成功背后的科学原理。(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更多书籍介绍)

03

Burgelman教授书评原文(中文翻译版)

《华为管理变革》讲述了通讯设备企业华为如何从一家位于深圳的电话交换机出口小型企业成长为一颗参天巨树。

华为是一家完全员工所有的企业,它从1988年仅拥有14名员工和1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到2018年时已拥有超过188000名员工和1050亿美元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其所有主要的西方竞争对手(包括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和思科)以及中国本土竞争对手中兴通讯。

一方面,华为自2011年以来一直通过“轮值CEO”的制度来进行高效、均衡的管理;而另一方面,很显然,创始人CEO任正非在1997年制定的两项核心原则——“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奋斗者为本”仍然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这本书参考了其他学者对于华为的研究,甚至包括本书作者吴晓波教授与任正非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在2014年至2017年间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与众多学者开展的41场与华为相关的研讨会、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22次对10位华为前管理者和一名高级副总裁的访谈,以及其他丰富的外部资料。虽然原书作者没有对他们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系统化的解释,但研究结果却是具有足够的内部有效性,能够可靠地提供有关华为公司变革过程的详细信息。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原书作者引用了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的观点,“领导力包括'铺设管道'(plumbing)和书写诗歌(poetry)”两部分(原书P41)。“书写诗歌(poetry)”——构造组织愿景和定义组织文化 ,对领导一个公司来说很重要,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原书决定把重点放在“铺设管道(plumbing)”上,这涉及到建立和重构组织制度,并通过这些组织制度共同实现企业的宏伟愿景。因此,从理论贡献的角度来说,组织制度和动态能力成为了本书主要的理论基础和贡献领域。

原书最重要的贡献是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华为在多个关键功能领域依次建立管理能力的过程(书第3-9章),这一过程有力地支撑了华为从一个民营“代理商”成长为如今拥有5G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的全球顶尖国际电信设备供应商这样一个非凡的成长轨迹。原书记载了各种来源的报道,这也反映了任正非从一名通信兵转变为一家小型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最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的首席执行官的学习过程。尽管原书重点研究华为的“铺设管道”,但通过这些内容,原书作者对战略领导力的“书写诗歌”部分也提出了令人叹服的观点。

原书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公司整体层面阐述了华为的转型过程。第三章至第九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华为在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研发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转型。公司如何在每个关键领域建立新制度和调整旧有组织制度是对企业动态能力文献的重要贡献,这也将给实践者们以重要启示。而第十章总结了前九章的贡献,并对华为的转型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强调与西方竞争对手相比,华为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实现了有机增长。它还通过建立“变革元制度”和“高管团队价值观和理念”展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这一发现扩展了Teece(2007)的动态能力框架,可以通过具体变革来增强动态能力。

从领导力“书写诗歌”的角度来看,原书作者指出,在华为的头十年,其战略制定是由多名高管同时追求不同的战略举措推动的。但随着公司的发展,情况变得混乱。1996年,任正非访问了美国,并会见了IBM和合益集团等公司领导人和主要顾问。此后,公司将战略决策权集中在首席执行官身上。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的管理方式为华为的“基本法”的建立打造了基础。华为让不同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运行逻辑,在《华为基本法》的指导下依次优化自己的日常工作,这其实会带来组织战略执行不力的问题。但同时,在形势需要时改变“基本法”的元制度也阻止了组织内战略惰性的产生。

原书作者也提出了华为最近面临的重大战略挑战。首先是电信行业增长速度的放缓;第二个战略挑战涉及美国等国家政府正对华为展开地缘政治行动;第三个战略挑战是如何扩展CEO继任的元制度,虽然《华为基本法》为接班人的选择提供了一些指导,但其效力仍有待证明。

最后,原书作者指出“这本书只是研究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C理论’的开始”。有关中国管理的一般理论(“C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需要对中国企业的基本战略思考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尽管当前关于“C理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该书仍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起点。

编辑:刘锋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