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培养 |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为全球领导者架起公共与商业管理的桥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4-01-16 11:15 浏览量: 2091

新百年新起点,清华大学正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国际化水平阶跃提升,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水平人才,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独立开设的研究生全英文学位项目以及与海外知名高校共同建设的研究生双授联授学位项目,吸引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汇聚清华,共学互融,互助成长。清华大学的学生记者们对项目师生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访谈,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校园中的多元文化融合和思想碰撞的动人故事,我们将定期和大家分享学生记者眼中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篇章。

2019年,铁弓作为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第一批学生入学,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这将是一次如此宝贵的经历。如今作为柬埔寨商务部副部长,铁弓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项目给自己带来的深远影响。“它超出了我所有的预期。”他说,“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以同时深入学习公共管理和商业管理的独特机会。”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学位项目是亚洲首个MPA-EMBA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自铁弓和他的同学开启他们的教育之旅以来,陆续又有四批来自1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加入了该项目,攻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1>2”的合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MPA-EMBA项目主任陈天昊表示,该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能够通过创新有效整合公共价值观和创业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和高级管理人才。他解释说:“公共价值是行动的指导力量,而企业家精神则代表着动力和创新。在这个项目中,来自公共部门的学生被鼓励以企业家的思维模式来处理相关政策,而来自私营部门的学生则学习在商业运作中考虑相关公共价值。”

2013年7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通过公共管理院校联合会(NASPAA)的国际认证,成为美国之外全球首例通过NASPAA国际认证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8月,清华大学MPA项目再次通过NASPAA认证,成为中国唯一获得NASPAA二次认证的MPA教育项目。与此同时,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是大中华地区首批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和欧洲质量改进体系两个全球商业教育网络认证的商学院之一。

然而,陈教授认为,两所学校合作的意义超越了各自的优势。他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协作治理的本质是有效地团结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作为两所学术机构的联合倡议,MPA-EMBA项目发挥跨学科和跨地区合作的力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铁弓也分享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学科的结合是非常实用的并且契合他的特定需求,似乎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他说,“2016年我调任商务部,负责与中国的商务、经济和贸易合作。这个职位让我对公共管理和商业管理领域的知识产生了强烈需求。”

中国与“一带一路”

对于正在攻读MPA-EMBA项目的张晓濛来说,该项目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扎根中国”。在最终决定来清华攻读硕士学位之前,她其实还有几个其他的选择,包括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提供的类似项目。然而,经过慎重考虑,希望在中国创业的张晓濛还是选择了清华大学作为她求学之旅的下一站。

张晓濛谈到,“理解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对商业产出有很大影响。我的目标是在中国继续工作,虽然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项目,但我在清华学到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能让我深入了解中国公共管理的运作方式。”

该项目旨在让学生不仅从国内的视角,而且立足全球去全面了解中国。根据截至2023年12月的数据,该项目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其中29.2% 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另有11.6% 来自世界其他国家。

在陈教授所提到的“中国发展模式+全球战略管理”框架下,该项目让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同时,它也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增进他们对中国大陆现代化实践的了解。

来自澳门的三年级学生何健宇表示,对于那些没有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宝贵的。他说:“我作为中国人生活了许多年,但我从未有机会真正了解中国的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直到我参加了这个项目,我才有机会学习我们自己的宪法,了解宪法的目标以及它是如何服务人民利益的,这对我非常有启发性。”

聚焦公私伙伴关系

该项目的另一个主要亮点是强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下简称PPP)。陈教授说:“该项目聚焦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方式,PPP使政府和私人投资者之间紧密合作,推动了互联互通的发展。”

2016年1月,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署了促进PPP领域合作的合作备忘录,这为项目的PPP教育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项目的官方网站显示,项目特别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包括: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兼MPA-EMBA项目顾问、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天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以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PPP中心主任杰弗里·汉密尔顿等。

该项目在PPP方面的研究吸引了铁弓,他的论文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他说:“对我来说,PPP比基础性公共政策和商业知识更重要,随着柬埔寨经济社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变得尤为关键。”

向“最好”学习

MPA-EMBA项目围绕五个模块建构了全面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承担一个教学目的。EMBA和MPA模块奠定知识基础,全球管理/一带一路/PPP模块和海外模块加深学生对中国发展模式和全球PPP运作的理解,前沿和整合模块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治理和商业创新信息。

为教授这些课程模块,该项目的教授们不仅学术造诣深厚,同时他们还在国内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浸润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中,张晓濛将自己在清华MPA-EMBA项目的学习经历描述为“向各领域世界顶尖学者学习的特别机会”。

在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课程中,张晓濛发现很难挑出一个她最难忘的课程。她说:“很多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非让我挑出一个最深刻的,那一定是程文浩教授的一次特别的讲座。”

张晓濛生动地讲述了程文浩教授在那次专题讲座上所讲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中国造船业的著名商人卢作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将自己的财富和资源贡献出来,将150多万人转移到更安全的地区。他的无私给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从程教授的教导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在商业上创造利润,还学会了如何对社会负责。这种价值观深深植根于这个项目的本质。”

项目还提供了前往中国其他省份实地考察的机会,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齐晔教授“公共政策”课程的一部分,学生们调研了广东省江门市,并与当地官员进行交谈。通过与不同部门官员的交流,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江门市的发展情况和投资计划。何健宇说:“这是一个难得而宝贵的机会,可以在一次访问中与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代表会面。我们从江门之行中学到了很多。”

从世界到中国,从中国到世界

2023年3月,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第一次举行了线下的研究生毕业典礼。在2022年在线毕业典礼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授齐聚香港,庆祝这一特殊的时刻。

目前在柬埔寨驻北京大使馆工作的铁弓也是与会者之一,他笑称自己与中国有着“命中注定的联系”。MPA-EMBA项目激励他进一步学习中国的经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祖国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PPP合作中的普遍挑战。

张晓濛预计于2024年完成学业。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她坚信这个项目“非常适合那些不仅关心商业世界,而且关心社会责任和世界未来发展的人”。

随着下一届项目招生工作的持续推进,陈教授表示,该项目正在寻找愿意“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创造价值并具有公仆精神”的学生。

这些学生将参加的是一个内涵和影响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的项目。他说,“未来,MPA-EMBA项目将继续增进学生交流,完善课程设计,吸引更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项目概况: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深度融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知识理论和体系,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以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亚洲首个MPA-EMBA双学位项目,培养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洞悉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知识,并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