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老师 No.4 | 杨焕胜:顶“天”立“地”,报国兴农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022-04-26 21:20 浏览量: 2800

杨焕胜,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大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湖湘青年英才”计划和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学术骨干)、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横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2020-2021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学术骨干)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各1项;论文32篇,其中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6篇、高被引论文1篇。

生猪养殖是一个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成高品质动物蛋白的过程,其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猪肉需求逐年增长,饲料用粮需求也日益增长。

据统计,饲料用粮占我国粮食消耗量的比重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上升到40%,预计到2030年我国饲料粮需求量将占粮食总需求量的56.5%。然而,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而日益减少,导致粮食供需平衡愈发脆弱,人畜争粮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对于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焕胜主要从事猪肠道上皮发育更新机制及营养调控研究,通过解析肠道上皮发育和更新机制研发调控肠道健康和功能的营养方案,进而提高猪饲料利用效率。当前提高饲料营养利用效率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加工方式来实现的,但就如何通过手段提高动物自身的饲料消化利用效率,一直以来是困扰动物营养学家的难题。一方面,动物肠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消化吸收功能受机体多个层面的调控和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前对动物肠道营养消化生理调控机制了解不够,缺乏靶向调控策略。杨焕胜以肠道上皮细胞这一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主要执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创新猪肠道上皮细胞发育和隐窝-绒毛轴更新的研究方法,结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揭示了猪肠道上皮发育更新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通过干预肠道上皮发育更新,提高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方案。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Animal》和《Animal Nutrition》等领域权威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7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多家大型生猪养殖或饲料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杨焕胜本科毕业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开展猪营养研究工作。2014年博士毕业后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直接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是进入企业从事技术应用和研发相关工作。2016年受印遇龙院士邀请加入我校动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实验室。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博士毕业后去企业工作?

为什么在企业工作好好的又回到了高校?当时去企业工作的原因是自己觉得从事应用性学科应该和企业紧密结合,我本科是学生物的,并不是动物科学科班出生,很想了解我国生猪养殖和饲料生产的具体情况,要不总感觉自己的研究不接地气、不踏实。至于后面从企业回到学校工作主要是基于对科研工作的热爱”,杨焕胜说。其实,动物营养研究领域很多学者都有企业工作经历,只有深入企业工作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知道实际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杨焕胜觉得在企业工作的两年对自己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自己清楚地了解了行业和企业需求,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因为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杨焕胜回到学校以后和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获得了多项横向课题资助。

“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经常教导我们,做科研最怕的就是既不能顶‘天’,又不能立‘地’,浮在半空中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杨焕胜说。动物营养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研究就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解决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在他看来,顶天立地具体到动物营养研究就是要利用前沿的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具体的动物生产问题,促进行业发展,惠及国计民生,这是他们团队当前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工作的努力方向。杨焕胜现在宁乡市挂职科技副市长,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用科技赋能宁乡花猪产业发展。他希望将来他们团队能有更多成果被应用于实际生产,更好地服务生猪养殖行业发展。

我眼中的杨老师

杨老师:

很荣幸能够成为您的学生,因为您的悉心指导,让我的研究生生活顺利又丰富多彩。在我眼中,您是位学识渊博的万能型老师,每次不管实验还是文章中的问题,您都能非常迅速地指导帮助我,困扰我多时的问题一瞬间就能解决;生活中,您更像是一位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在我毕业找工作时,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与指导,让我对未来不再迷茫。能成为您的学生,我很幸运。

宗恩艳

(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现任岳阳雅礼实验学校高中生物老师)

杨老师:

您是一个眼中有光的人,对科研充满了热情,带领课题组营造了一种特别好的学术氛围,不仅让我提高了科研技能,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我遇到学术问题跟您讨论时,您那种分析问题的精准、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宽阔的学术眼界更是让人敬佩。在我因SCI论文投稿被拒而沮丧时,您一直鼓励我,安慰我,帮助我分析问题所在,让我重拾信心。科研之余,您还会带我们进行团建活动,丰富我们的科研生活。

邓庆庆

(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科技学院讲师)

杨老师:

您生活中平易近人,关心每一位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是多届学生有目共睹的。对我影响更大的是您对科研的态度和作为一名导师的责任心,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是您一步步悉心指导,让我逐渐对科研有了一定的认知,了解和追求。您在我们每个学生的科研项目中倾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开展中,您愿意随时帮我们分析实验结果,及时讨论和思考;在文献理解和论文写作中遇到问题,我们可以随时和您沟通交流,您总是耐心回答和引导,这也很大地提高了我们学生在科研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您一直以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深深的影响着我,并身体力行地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王丽霞

(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

杨老师:

您于我而言不仅是导师,也是朋友和父亲一般的存在。在实验上遇到问题,您就是百科全书,总是第一时间指出问题关键所在,然后引导我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既为懵懂的我指明了方向,又极大地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每当感到忐忑不安时,您总是带着极大地耐心和包容心笑眯眯地鼓励我好好把握,做好自己的决定,这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走地更稳更自信。工作上,您从不施加强压,但您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以身作则的作风总会引导我们自觉地做好手里的工作。您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优秀的个人品质,在这些年如小雨一般细细地浇灌着我,促使我成长。

王雁灿

(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2018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 |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处 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 | 袁恬钰

设计|彭璐

校稿| 贺欣然

责编 | 董飞

审核 | 陈丽荣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