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们一生都在追寻的目标,到底跟什么有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2-03-21 09:00 浏览量: 2814

今日春分,也是国际幸福日。幸福是我们一生追寻的终极话题,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你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衡量人生幸福的标尺除了财富,还有什么?如果财富并不总能带来幸福,那投资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中欧创投营的课堂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李秀娟教授进行了《财富与幸福:从人生价值观到投资价值观》主题授课,探讨了人生幸福与亲密关系、财富积累、资源分配的关系,让我们来看看李教授是怎样解答“幸福”这个终极话题的。

1财富与幸福真的有关吗?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幸福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是否幸福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活成了自己理想的样子的标准。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很早以前将人类的幸福之谜归因于财富的增长,即随着财富增长,人类生活会更幸福。

然而理查德·伊斯特林后来在1974年时发表了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他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富人通常比穷人幸福些,但长期来看(通常指10年及以上),收入和幸福感无关。

收入增长是可以促进幸福感上升的,只不过收入对幸福感的积极效应被其他因素的消极效应抵消了,最终呈现出收入增长幸福感却停滞不前的表象。在不同的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国家的收入提高时,人们往往并不会随之感到更加幸福。这种现象被称为是“幸福悖论”。

人类都想追求财富,财富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幸福感,但随着财富的增加,幸福感却不一定以同样的正比递增,那么创造更多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另一个角度也探索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动力。他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或称为生理低层次需求,另一类则随着生物进化而显现的潜能或高层次需求。

人类需求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要(情感和归属),成就和自我实现。

人类在追求温饱和安全后,会更重视社会归属的需求(朋友圈子),希望赢得更多的成就和成功以获得社会大众的尊重和认可(名和利),在名成利就之后,人就开始思考精神层次的追求,即自我实现(意义感)。

每个人都潜藏着这5种需求,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一个人行动的主要动力。马斯洛认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人会产生“高峰体验”的情感,是人类存在最高的真善美的体验。

李秀娟在创投营三期第五模块课堂上

2投资是为了什么?

许多成熟的投资人早已超越了马斯洛金字塔中的低层次需求而转向高层次需求,开始思索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在创造财富过程中,是否能有“高峰体验”的情感。

从经济层面来看,投资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收益,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经济手段。投资人需要在错综复杂的商业世界中披荆斩棘,持续地创造财富。

但在五花八门的世界里,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人也容易迷失自己。投资人到最后往往都会问自己投资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创造的财富真的能带来幸福的人生、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如果财富并不总能带来幸福,那投资到底是为了什么?以下四本书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答案。

《价值》

作者:张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主张价值投资。在他写的《价值》一书中,他认为衡量“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在长期主义的范畴中,做公益和做价值投资殊途同归。任何财富都是时代所赐,因此要善用这些财富,其中的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平静,打通“任督二脉”,最终重剑无锋。

我们所做的投资,不见得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也不见得是赚钱最多的路径,但这是让我们获得心灵宁静的道路。获得心灵宁静以后,奇迹就会因此而生,我们就能不断创造价值,回馈社会。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初心,也是在开启知识与财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开端。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作者:[美]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 [澳] 詹姆斯·奥沃斯 / [美] 凯伦·迪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詹姆斯·奥沃斯和凯伦·迪伦共著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作者把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和研究中用到的缜密分析,运用于对个人成功和幸福的研究,总结出了可以解释我们的选择与个人成功和幸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

书中提出“人生三问”:

  • 如何发现工作生涯的成功和快乐?

探寻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是确认你的职业目标和使命,并且找到你的激励因素,否则你的追求会毫无方向。弗雷德里克·赫茨伯的幸福论认为,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不是金钱,而是那些学习的机会、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以及成就被认可的机会。职业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试验,得到有效的方法。

  • 如何确保我和我的配偶及家人的关系将成为一种持久的快乐源泉?

每一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时间、精力和才华等。是否能够对个人资源作合理分配,终将影响其幸福感。有些人往往不自觉地就把时间和精力过度投资于他们的事业上,而忽略家庭。实际上,与家人亲密和睦的关系,才是最强有力的也是最持久的快乐源泉。

  • 如何知道我这一生会坚守原则,以免除牢狱之灾?

这个话题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人在一生中,需要做出大大小小的决定。在各种各样的小决定中,原则容易被忽略。而对践踏原则的辩解往往都是“仅此一次”。但就是这“仅此一次”的陷阱,最终会让你为错误买单。

《第二座山》

作者:[美] 戴维·布鲁克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第二座山》的作者戴维•布鲁克斯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实际上是在攀登两座山。

攀登第一座山是在获取,这也对应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前四层,追求名誉和权力,这个过程是在构建自我、定义自我,为自己创造价值。

而当你征服了第一座山后,你会跃升到一个高的层次而希望攀登第二座山,这个过程你想摆脱自我,其意义在于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

如果第一座山是关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第二座山则是关于摆脱自我和舍弃自我;如果第一座山是关于获取,第二座山则是关于奉献;如果第一座山是精英式的独自攀登,那么第二座山是置身于有需要的人群中,与他们携手同行。

从第一座山到第二座山,我们往往会经历过山谷,甚至是跌入谷底。而能往第二座山攀登的人,需要有勇气和智慧,以及坚毅。

《坚毅》

作者:[美] 安杰拉·达克沃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坚毅是决定你能否抵达山峰的重要因素。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含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坚毅:释放激情和坚持的力量》的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用西点军校一万多名学员横跨十年的数据表明:坚毅更加能够预测取得其他成就的结果,包括完成入门培训和四年毕业。

同时,坚毅与幸福感存在相关性:坚毅的个体往往对生活满意度更高,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坚毅受意义感与参与感驱动,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则是激发坚毅的原动力。

作者一直在研究到底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她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永久的天才,我们常以为的那些天才和杰出人士之所以能获得卓越的成就,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运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坚毅的品格,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努力和长期坚持的结果。

由此,她总结出了“天赋×努力=技能”和“技能×努力=成就”的坚毅品格理论。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坚毅指数”的概念,用以衡量和预测一个人的成就表现。坚毅指数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激情和毅力的强度,它不一定是恒定不变的,也可以随着时间和对事物认知深浅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坚毅指数越高,他未来取得的成就也许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李秀娟博士是米其林领导与人力资源教席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副教务长(研究事务),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系前系主任,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李教授对华人企业管理及领导、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女性领导与企业家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其著述颇丰,在多种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广泛地发表,其中包括《人际关系》《家族企业评论》《管理发展杂志》等。她也曾担任《亚太管理学杂志》的副主编。国内外重要商业媒体也多次报道她的研究成果,比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等。

李教授曾获得多个优秀教学奖和杰出领袖服务奖,包括“中国杰出人力资源教育奖”、“杰出商业女性(卓越专业)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优秀教学奖。她也被英国《家族资本》评选为家族企业研究领域最优秀的25位学者之一。

本文根据中欧创投营三期第五模块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书籍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来源 |中欧创业营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