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圆满落幕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22-12-02 00:13 浏览量: 3836

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圆满落幕

11月27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圆满落幕。本届年会主题为“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深入研讨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与数字人文不断拓展并实现突破的远景蓝图。年会得到了学界同仁、业界人士和数字人文爱好者、学习者等的广泛关注,主论坛在线观看者达3000人次,11个分论坛参与者共3600余人次。本次大会也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70周年大型学术活动的收官之作。

26日上午9点,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斌教授主持。张斌教授指出,2022年3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人文作为人文与技术交叉融合的新领域,必将推动文化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构建具有中华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的国家数字文化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了欢迎和感谢。林校长指出,数字人文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新型技术支撑下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新兴跨学科领域,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数据战略资源布局和建设的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中国文化的前景式呈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与数字人文秉承的发展理念与技术路径高度一致,为数字人文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学科优势,2019年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数字人文研究和应用汲取、发展、贡献了人大的力量。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探讨、不吝赐教,在历史新征程上把握三个助力:扎根中国大地、拓展国际视野、赋能立德树人,为中国数字人文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数字自主自治体系的建构、中华文明全景呈现与永续传播凝聚更多的共识,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越男教授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历程与现状,阐释了数字人文研究学术学理,并展望数字人文研究广阔远景,表示相信此次大会将在远景和全景交织引向的数字人文新征程当中留下重要的脚印。

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主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从历史视角、社会治理视角与技术发展等各方面阐释数字人文发展历程,提出期待各界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用新学科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拆除学科和机构之间的阻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努力使数字人文展现颠覆性的影响和划时代的作用。

“北京记忆之冰嬉大典数字出版

及数字藏品发布仪式”发言嘉宾

大会接下来举行了“北京记忆之冰嬉大典数字出版及数字藏品发布仪式”。就此,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教授指出北京记忆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冰嬉大典专题具有特殊价值,并强调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是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记忆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并期待北京记忆项目团队产出更多更精彩的数字内容。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陈胜利指出,中数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人文北京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北京记忆冰嬉大典项目充分挖掘清代的文献档案、深入阐释冰嬉大典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国内数字出版领域尚属首次,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案例,并期待后续深化全面合作。

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晓光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三场主旨报告。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原一级巡视员高书生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目标与路径”;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冯惠玲以“数字人文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知识?”为题的报告总结了数字人文知识的四个特点;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的报告《以人工智能促推数字人文新发展》提出了相关现实可能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26日下午,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秘书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静副教授主持了另外两场主旨报告。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座教授康文林介绍了“社会科学方法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荣休讲席教授弗朗哥·莫莱蒂以《定量研究之前途和问题:我的个人回顾》为题的报告,强调了不能止步于统计分析,同时要有追求灵智的勇气。

主旨报告结束后,分论坛正式开始。本届大会设置了8个专题分论坛、2个青年学者论坛,并特别设置了数字人文教育分论坛。

“档案研究与数字记忆”分论坛由上海图书馆夏翠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胡恒副教授主持、点评;“人文计算与时空分析”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牛力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涛教授主持、点评;“文化遗产、艺术游戏与数字传播”分论坛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静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许鑫教授主持、点评;“古代科技与数字叙事”分论坛由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浏副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袁晓如研究员主持、点评;“数字人文实践模式与国际化”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郭春宁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涛副教授主持、点评;“数字文学与教育探索”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薇助理研究员、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潘威教授点评;“多模态特征下的数字人文”分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王贺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宇翔教授点评;“人文知识库与知识组织”分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斌副教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涛副教授点评。

两个青年学者论坛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蔡迎春副馆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永明,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华建光副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军教授主持、点评。

“数字人文教育”分论坛于27日早上召开,19位来自不同院校、机构的学者以数字人文教育在地化为主要论题展开了开放式讨论。美国肯特州大学信息学院曾蕾教授作了“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教育”主旨报告,冯惠玲教授作总结发言。

在以上所有分论坛结束后,27日下午,本届年会进入尾声。大会闭幕式由刘越男教授主持。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处理中心主任、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韩春磊作为颁奖嘉宾揭晓了获奖的优秀论文。本届年会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一等奖论文《事件驱动的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基于“数据叙事”的探索和实践》作者之一、上海图书馆夏翠娟研究员代表优秀论文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王晓光教授担任优秀项目单项奖颁奖嘉宾,揭晓了最佳/优秀题材奖、最佳/优秀设计奖、最佳/优秀创意奖、最佳/优秀技术奖、最佳/优秀互动奖、最佳/优秀青苗奖的得主,获得单项最佳的获奖项目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

最佳项目奖由刘炜主任担任颁奖嘉宾。本届年会有四个项目获得最佳项目奖,其中“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的项目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发表了获奖感言。

在年会开幕前举办的“数字人文周”活动中,组委会在“数字人文研究”公众号上为24个优秀项目进行了线上展示,并开展“最具人气项目”评选。27日中午12:00投票结束,根据项目推文的有效阅读量和点赞量评选,最终产生了三个“最具人气项目”,冯惠玲教授担任颁奖嘉宾揭晓了结果。最具人气项目奖第一名“献礼二十大-历届党代会的信息可视化”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张强作为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

颁奖仪式结束后,进入大会总结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三位副主任——国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华建光副教授,历史学院副院长、清史研究所副所长胡恒副教授以及文学院副院长陈涛副教授分别对大会主旨报告、入选论文及优秀项目进行了总结。

闭幕式最后一项内容是主办方交接仪式。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陆伟教授代表2023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主办方发表致辞,向各位与会者发出邀请,来年相聚珞珈山。

大会在惜别与期盼中落下帷幕。

2022年数字人文年会圆满结束。

撰稿:周梦琪

排版:刘子涵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