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咏流传第三期 ——忠诚、责任与奉献的刘胡兰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21-04-17 20:00 浏览量: 3100

2021年4月10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生代表有幸拜访到张恩庆教授,并邀请教授作为“党史咏流传”第三期活动嘉宾,为我们带来名篇《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的朗读。

本期朗读者:张恩庆教授

张恩庆,1932年生,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档案学基础理论。抗日时期四处求学加入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后加入档案专修班,学习外国档案学理论,后留校任教,著有《外国档案管理概论》等。

“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她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泽东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接触到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在陕北转战途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英雄浩气传千古,胡兰精神照后人。“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

结语

张教授眼睛已不大好,但听到我们的党史朗读的请求,仍欣然答应并为我们朗读了刘胡兰的故事。老师先是拿放大镜逐字逐句的阅读了一遍,随后便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起来。刘胡兰不畏敌人,视死如归,为党和革命奉献一切的形象在字与词间被重现,文章读到“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结束。

张教授有感于此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张教授出身农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处求学,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后,修读历史档案学专业,之后便于人大档案学院留教。张教授谈到他所修的档案思想课,细心叮嘱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要培养对档案学的热爱,积极奉献于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档案事业中去,我想,这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的最好展现吧。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RUC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