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从胆小内敛到自信耀眼、拿“竺奖”,她经历了什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2-10-26 17:25 浏览量: 2910

“光芒背后”

有人天生自信开朗,能说会道,占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制高点”,一路光芒万丈。

同样也有人生来胆小内敛,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只能安然待在舒适圈做个“小透明”。正如眼前这位外表文静、带着些许古典气质的女孩——邵贻玥。

刚进入浙大时,她和大多数普通本科生一样,除了努力学习,鲜少涉足其他未知领域,因为她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不敢探索、只能“临渊羡鱼”。

直到进入管院学习后,她迎来了一次又一次华丽蜕变,不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深度参与多项科研课题,还以所学管理知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团队夺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等10余项竞赛奖项。

同时,从会计学1901团支书,到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再到校学生会主席团,她担起大量学生工作,乐此不疲地为师生服务;

她还积极参与志愿工作,为云南、贵州、广西、河北等地的孩子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投身公益,连续两年组织团队前往云南景东,为当地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就在前不久,她还荣获浙江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生竺可桢奖学金。

如今的她,乐观开朗、自信耀眼,心中满是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力量。那么在管院学习的这几年,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科研训练、商赛、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支教、公益、宣讲党史……在忙碌紧张的学习之余,她为何还能兼顾如此多的实践与工作?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她是如何应对困难的?

【光芒背后】系列专题第14期,我们一起来听浙江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生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浙大管院会计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邵贻玥的故事与经验分享。

专访现场

Q&A

Q1.能否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

邵贻玥:大家好,我叫邵贻玥,是会计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分享我的故事。我目前担任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会计学1901团支书,曾任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等职务。学习、工作之余我会和朋友们一起逛逛博物馆、外出游玩等,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内容。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做热爱的事情,就是你的天赋所在”。我所理解的“热爱”,是想做的事情不会随随便便地做,在做的事情就认认真真地去做。

Q2.恭喜你拿到浙江大学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浙大一直以来都不乏勤奋的学生,能拿到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9项奖学金非常不易。能否谈谈你为学习付出了哪些努力或者你在学习上的经验?

邵贻玥: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感悟: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我看来,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味地去复制优秀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断试错,找到对自己来说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对于我而言,在寝室自习的效率远高于在图书馆或教室自习。

其次,要增加学习深度并应用于实践。具体而言,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而在建立了系统的认知体系后,就要通过实践去查漏补缺,这可能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Q3.如今“内卷”文化盛行,面对那些比你更厉害的学霸,你会产生学习焦虑吗?如果你学习成绩下降,而周围的学霸一个比一个厉害时,你在心态上会如何应对?

邵贻玥:会的,这应该是每位同学都会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和不擅长的方面,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在心态上我不会“自视甚高”,而是敢于接受其他同学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现状,并以此为驱动力,不断提升个人弱势;另一方面,我也不会“妄自菲薄”,只着眼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优点遮掩起来,而是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陷入焦虑时,我会静下心来反思自我的优缺点,以具体规划和实际行动解答所有迷茫困惑。当然,我也非常幸运遇到了有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经常在我情绪低落时鼓励我,潜移默化地增强我的自信心。

Q4.你课余时间作为浙江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智能财务项目组的一员,深度参与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课题、浙江省会计科研课题等项目,并完成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何想要参与这么多科研项目?在这些科研训练中,你收获了什么?

邵贻玥:科研是我大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在大二下学期加入项目组的,最初想要参与科研项目是出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未来希望继续深造的愿望。科研训练对我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帮助:科研有助于知识习得和知识转化,加深了我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让我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有助于人格完整,磨砺了我艰苦奋斗、探索创新的精神等等,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Q5.我了解到你参加了不少商赛,还获得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10余项竞赛奖项。为了参加这些商赛,你是怎样组团队的?你和团队为了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做了哪些准备?

邵贻玥:管院的学生在创赛、商赛组队中常常都是“热门选手”,所以通常是某项核心技术持有者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助力他们的学术科研成果实现商业落地转化。

我和团队在准备每一次比赛时,都会投入非常多的思考和想法、时间和精力。我们需要挖掘技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分析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设计项目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我们还会把项目材料打磨一遍又一遍,有时候甚至需要多次推翻之前的思路从零开始。

Q6.在参加这些商赛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管院哪些老师给你们带去了怎样的帮助?

邵贻玥:在各个项目中,我遇到最大的困难通常是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定整体方向。团队中的小伙伴们都有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但是运用这些想法搭建一个完整的、逻辑清晰的框架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项目在呈现的时候需要有侧重点,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会感觉思路很难突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和小伙伴们集中进行头脑风暴,也会去请教老师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最后我们会详细分析各个思路的优缺点以及实施可行性,确定一个适合的方向。我曾经参加了一个运筹学领域的项目,在我们团队对于项目方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院周伟华老师亲自来到了我们团队的“脑暴”会议上,分享如何将学术成果落地转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框架思路,同时也非常亲切地鼓励我们,让我们信心倍增。

Q7.大学三年期间,你的志愿服务时长达近500小时,花费大量时间去支教、做公益,是基于你怎样的初衷?

邵贻玥:我最开始是受到大一思修课程老师的影响,她会以身作则参与很多志愿服务,也会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并向我们推荐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后来在管院“健康力量”理念熏陶下,慢慢地,志愿服务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别人,对我而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热爱的事情。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认为志愿服务为我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让我把党员的责任、青年的担当、为人民服务的心化作实际行动服务于社会中。未来,我也会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Q8.在支教和做公益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邵贻玥:在线下支教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包括当地条件的艰苦和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与孩子们交流时存在一定的方言障碍等。但最让我为难的是,孩子们一开始并不愿意配合我们上课,而且还会翘课跑出去玩。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们与缺课的孩子进行单独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聊到课程学习、未来规划,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们。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他们逐渐对我们产生了信任,上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真正走近孩子们,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真需求,才有可能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有勇气去探索外面更大的世界。

邵贻玥在云南景东为孩子们授课在支教和做公益的过程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暑假在云南景东的夏令营中,我见到一个“眼里有光”的初中女孩。别的孩子大多向我们分享当地的美食、美景,她却一直追问我如何有效学习。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以前觉得我很不幸,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不好,我的父母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但是老师,今天我突然明白,原来我是幸运的,我可以在这里读书,可以遇见你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走出这里!”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了。短期支教可能影响力有限,但哪怕能为一个孩子带去希望,所有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Q9.除了学习、科研、商赛、支教、公益,你还一直在从事学生工作,且加入管院师生宣讲团传播党史知识,这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生活背后,每日可能都会有大量繁琐的事务向你袭来,那么你在时间和精力的安排上是怎样做的?为何能兼顾这么多,且每个方面都做得如此好?

邵贻玥:我的秘诀是保持专注、做好计划和利用碎片化时间。首先是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做任何事情都百分百地深度投入,并且立马能从上一件事直接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件事。因为在我看来有效的关键在于保持专注,而不是盲目追求时间长短。其次,要懂得科学规划时间。我每周及每天都会列好详细的计划表,每一项计划精确到完成时间。但要注意的是,计划表只是工具,与其说是计划表,不如说是记录表,目的是为了让每天的生活不迷茫。虽然要做计划,但也不能被计划牵着走,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此外,要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们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零碎时间来完成。例如,在侯车时,可以用手机软件背背单词或听听英文。

Q10.在收获众多奖项与成长的背后,除了自己的努力外,管院给你提供了哪些资源?对比刚进入管院学习的自己,你感觉如今的自己有何成长变化?

邵贻玥:管院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我相信只要能够珍惜和善用这些平台与机会,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管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在国际视野方面,管院不仅在课程上教授最前沿的国际管理学知识,还为我们每位本科生提供了优质的海外交流机会;在创新创业方面,管院有最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最多的校友资源、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只要有想法,创新的道路永远畅通;在社会工作方面,管院会支持每一位愿意参与学生服务的同学,让我们能够到更大平台上去发光发热、去实现自我价值……

对比刚进入管院学习的自己,我觉得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自信了。刚进大学时,我非常内向,缺乏自信,因为害怕失败而从不敢尝试未知的领域。

直到进入管院后,管院多元丰富的资源、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有勇气不断走出一个又一个“舒适圈”,不断探索自我的多方位发展,我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乐观开朗。在这里,我特别想要感谢在管院先后遇到的辅导员陈璞老师、王凯老师、王贞玉老师,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肯定,让我真正学会认可自己。

Q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对此,你有何感触?未来你想做个怎样的青年?

邵贻玥:奋斗正当时,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作为管院学子,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根中国环境、讨论中国问题、研究中国企业,将学业、科研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把学习研究成果应用在服务社会中。未来,我希望能够投身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提供管理赋能,为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邵贻玥同学稍显文静但充满韧性,她不是那种随时随刻都迸发事业热情的人,但是选定了要做的事情,会持续而坚韧地发力,彷佛一颗种子顶住砾石,充满认真生长的力量。”

这是浙大管院本科生辅导员王凯对邵贻玥的评价。或许正是邵贻玥的这种定力与韧性,以及在管院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与“健康力量”理念熏陶下,才让她可以在一次次勇敢尝试中厚积薄发,成功蜕变成今天自信闪耀的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走向优秀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光芒背后】系列专题关注每一位勇于突破自我、心怀“国之大者”的管院优秀学子,更多精彩故事,敬请持续期待!

采访编辑:段婷

审核:佟庆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