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为管理者,痛苦竟大于快乐?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2-02-21 17:13 浏览量: 2162

ZJUSOM

浙派“管理”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撸起袖子、专心谋事业了

虎年伊始,你的岗位有变动吗?工作内容有变化吗?这似乎是一个极度戳心的问题,毕竟有很多人可能过完年到现在,还没找到一个像样的工作。但比起失业或降职,升职背后的“五味杂陈”也是难以言说,比如从一个业务能手升职为管理者。图片来源:©千库网没有丝毫“凡尔赛,很多曾是业务能手的新晋管理者在刚开始着手管理工作时都十分痛苦。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一个人工作思维、方式方法对于团队管理好像用处不大,以致于开始怀疑自己没有管理潜质。事实并非如此,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邢以群看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在日前的一次讲座分享中,这位曾因《管理学》课程而广受师生欢迎的资深教授,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将“如何从业务能手转换为优秀管理者的秘诀娓娓道来。

浙大管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教授、管理学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邢以群

演讲精要

(以下内容整理自邢以群教授现场分享,有删节)

当今社会人才辈出,许多优秀的业务人才,拥有卓越的业务能力或技术,甚至拥有管理的潜质,但这并不表明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日前,浙大管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邢以群教授在院内作了一场题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从专家到团队领导》的专题讲座。讲座中,邢以群教授分享了从业务能手转换为优秀管理者的“三大法宝”——思维转换、方法改变、能力提升。

邢以群教授现场分享

思维转换

从个人工作到团队工作的首要转变,是思维的转换。管理者需要具备四个意识。第一,团队意识。要意识到团队工作不同于个体工作,需要通过分工与协作,用人所长、发挥团队群体的力量去实现团队目标。

第二,领导意识。管理者要清楚自己作为领头人的管理职责,在给定条件下求解。要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员工在组织内协调工作,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克服因环境不确定和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同时,管理者要对分管团队或工作运作的效果负责;对下属工作行为负责;对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三,绩效意识。要认识到管理要讲究实效,学会有效的管理。而所谓有效的管理,是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管理,做好对的事。

第四,系统意识。优秀团队领导的系统思维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局观,切忌本位主义,要看到事物的全貌,这也是创造独特价值的前提;二是系统观,不要就事论事,要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全局观之上;三是创新意识,不要因循守旧,要永不满足,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图片来源:©千库网

方法改变

在团队管理中,一个典型的困惑就是:大家都很忙,也很努力,但团队的绩效评价却不高,管理者如何才能保证自己部门的绩效呢?

首先,要保证“做对的事”,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价值,取得高绩效的关键。而保障组织高绩效的管理措施则是明确定位及做事原则,遵循科学决策程序。

其中,部门定位取决于组织的发展战略要求、部门间分工协作和部门管理者的追求;岗位定位取决于组织的目标要求、岗位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上岗人员的追求。职能部门的价值定位是通过系统管理实现部门价值的最大化,即参谋、服务落实、监督反馈。管理者的职责定位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指导、协调等,要注意分享、释能与支持,推动年轻团队的发展。

其次,要“高效率”地做好对的事。管理者要学会先思考再行动,通过有效的计划、建立规范、善借他力和工具、勤于总结反思等科学的方法来将事情做好。

图片来源:©千库网

能力提升

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他人的力量来达成团队目标和创造团队绩效。因此,除了要学习提升管理能力,为组织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分工、跟进监控外,还需要提升领导能力、用人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人际技能。

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管理者的威信。如何树立?可以通过优良品格及深厚感情树立品德的影响力;通过杰出才能和渊博知识树立专长的影响力。

第二,学会用人。结合分享、释能、支持三个角度,管理者需要学会欣赏、用人之长;建立信任、充分授权;跟进了解,及时反馈;以优秀吸引优秀,以优秀训练优秀,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

第三,善于沟通。管理者要有效处理好与领导、团队同事以及部门平级间的沟通合作。换位思考、出于公心、真诚地关心他人,与人为善。

第四,增强创新力。管理者要通过对服务流程的反思、新技术的应用、部门间及组织内外的协同与合作,来不断创新,提升效率与效益。

图片来源:©千库网

简而言之,要从一位业务能手成功转变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做到明确定位、体现价值,要有主动性与责任心,通过转换思维、改变方法、提升能力,不断学习与创新,在变化中把握自己,进而带领组织走向卓越。

部分讲座素材来源:曹思源、廖瑜、邹佳、王益静

编辑排版:段婷

审核:佟庆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