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先生与国科大MBA

国科大MBA
2022-10-15 20:12 浏览量: 3243

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成思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他所构建的虚拟经济、虚拟商务等研究方向也已经成为经济管理领域具有原创性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成思危先生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2001-2015年期间担任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成先生一直高度重视MBA教育,为国科大经管学院MBA项目的发展做出了诸多重要的贡献。

成思危先生是我国最早一批MBA学位获得者

成思危先生在接受访谈时曾经多次提及一生的三次转折,其中的一次发生在1981年。当时成思危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成先生那时在化工界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专家,但基于对需要更多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人才才能把国家建设好的想法,基于中国更多的是需要管理人才的认识,毅然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去学管理,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他不仅发表了十几篇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而且获取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成为我国第一批MBA学位获得者,也由此开启了成先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成思危先生对国科大MBA项目的开创性贡献

由于成思危先生对管理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在成先生2001年担任国科大经管学院(当时名称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后,即大力推进MBA项目的申请工作。中科院研究生院在20世纪90年代与中科大联合举办过MBA项目,但当时并没有独立的MBA培养资格。在成先生和当时学院领导的努力下,突破了重重困难,在2003年,中科院研究生院获批为我国第五批MBA培养院校,是第一所以研究生院身份获得MBA招生资格的学校,这背后成思危先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成思危先生对中国的MBA教育有非常深入的思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MBA教育还是取得了不少了进展,现在也有一些比较好的MBA项目,有些管理学院在世界排名里面也是有一定的地位,我们也是有进步,如果说差距,我刚才已经讲了,有一些管理学院的MBA没有特色,千篇一律,实际上肯定是办不好的。像美国哈佛是以案例管理,沃顿学院是以金融管理见长,其他管理学院也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不同的管理学院有不同的特点,像MIT的创新管理就很出名。而我们国内的管理学院你要是问它的特色是什么,很多学院都答不上来,所以这是第一个大问题”。因此,成先生积极推动了国科大MBA的特色办学之路,在成先生指导下,国科大MBA的两个特色方向:金融MBA和创业MBA先后在2009和2013年创设。

2013年3月6日,成思危先生亲自参加了创业MBA班开班仪式并做了题为“努力将创新者培育成创业者”的重要讲话(讲话后收录于《成思危论职业教育》一书)。在讲话中,成先生指出了举办创业MBA等特色方向的初衷:

“我认为当前还需要不断地呼吁,在我国风险投资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起码应该有一定的力量去支持创新者创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国外的研究,在GDP的增长中,至少有30%是由创业者贡献的。如果我们不支持创新者创业,总是依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外延型的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

创新者需要支持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者要会创业。创新者如果不会创业,即使取得了风险投资的支持,也难以成功创业。创新的人才往往能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但是真要去创业,办公司,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时需要创新者带领一个团队去创业,去克服各种困难,去打开市场,等等,所以说创新者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创新者有创新的成果,只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但是要成为好的创业者,这还不是充分的条件,还应当有管理的技能。我曾经讲过多次,现在国内往往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创新者必须要自己当CEO。我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者认为我只要有创新,我就会管理;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不够,创新者不放心请别人做CEO,怕大权旁落,甚至被扫地出门。创新者应当增强创业的能力,努力从一个创新者变成一个管理者。据美国的统计,在创新者中只有50%的人最后成为其所创办的大企业的CEO。其余50%的人中,有些人由于管理能力不行,把公司办垮了;有的人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管理能力不行,就另外找CEO,例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等。

我们设立这个创业MBA班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新者的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创业者。其中有些人可能本身并不是创新者,但他如果有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技能,和创新者相结合,也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我认为中科院的条件是很好的,有很多的研究所,有很多的创新人才,每年有很多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很好地将这些成果转化成为产品,企业、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能还不止30%,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真正能够做好。”

成思危先生对如何办好MBA教育的真知灼见

成思危先生担任院长期间,曾经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对MBA教育应该如何办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的精彩观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成先生的真知灼见:

1.“我觉得我们MBA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更多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创新的能力,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我在国外念MBA的时候,老师往往给你出一个问题,让你去思考,在课堂上去回答,而不是光给你讲,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讲,有时候会给你发讲义,但是更多的是课堂上讨论,跟老师都可以辩论,在我国这种教学方式可能现在在MBA教育中采用的还不是很多“。

2.“我觉得我们国内的MBA教材结合中国的实际还不够,这方面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教材里中国的案例,对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还没有从总结上升到理论,这种东西很少,最多只讲讲实际的案例,而真正的我们中国创造出来的管理理论现在还是很少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第二个,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我们的教学里还是不够的。我曾经提过,尽管现代管理到现在为止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这些东西我们还是很少去挖掘,很少放在我们的教材里。所以结合中国实际,应该是,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和结合中国古代的传统这两点需要加强”。

3.“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很可能是一种偏才,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一个创业MBA,就不能是偏才,创业者必须是一个通才,应当具有四维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专业的深度,没有深度就不会有创新,还要有学科的广度,光懂得一个专业,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难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因为产品的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牵涉到周边有关的一些知识,另外还要有哲学的高度,看问题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是鼠目寸光,也不是斤斤计较一时一事的成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几年前到杭州时听说,搞房地产最成功的是历史系而不是管理系的毕业生。我想这可能有些道理,因为历史系的毕业生往往是从大局观看问题,而管理系的毕业生有可能看得很细,从而忽略了大局,这就是不同的高度和远见。四维知识结构就是三个空间维再加上一个时间维,我希望你们努力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当然要做到并不容易,而且也不是在课堂上听听课就能掌握的,还需要在实践中去锻炼和体会”。

成思危先生在国科大经管学院担任院长期间,一直非常关注MBA项目的发展和MBA学生的成长,他经常参加开学与毕业典礼,为同学们开设讲座并与学生们深入沟通,为首届MBA毕业生逐一拨穗并颁发证书。他还曾经为MBA一词给出自己的解释:MBA原意为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成先生将其新解为模范(Model)、 勇敢(Brave)、和雄心(Ambition),希望MBA同学工作以后,一要成为模范、表率,用身教、言教影响周围的同事;二要勇敢,百折不挠,向着一个目标努力;三要不断进取,要有上进心、责任感、求知欲,做为不断学习的动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专业的深度、学科的广度、哲学的高度、管理者的远见”的四维知识结构的优秀人才,对国家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顾成思危先生对MBA教育、国科大MBA项目的卓越贡献和殷殷期待,令人感慨系之,国科大经管学院将沿着成先生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进,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努力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管理者,使国科大MBA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流MBA项目。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国科大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