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论坛干货 | 分论坛:智能财务实践探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1-12-27 13:38 浏览量: 2873

12月12日,在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的“智能财务实践探索”分论坛上,通威股份信息部IT经理、财务线IT交付组长毛德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肖春华,新奥智能税务数字化总监赵里海,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院长许汉友教授进行了主题分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智能财务伦理法规与发展生态研究室(中心)主任屈伊春主持该分论坛。

毛德华:通威股份的智能财务实践2018年通威开始了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作,在数字化转型工作引领下,明确了信息部门新的目标以及使命,即实现公司各业务线的卓越运营、极致体验以及融通生态,支撑战略转型,引领公司业务变革,推动管理创新。近几年的实践中通威也做了许多系统的尝试,从传统的报表到管理驾驶舱,以及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有效地将业务系统由原来传统的PC端应用向移动端应用,提升到一线的管理经营。随着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公司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将现有业务拓展到系统中,同时随着双主业的加速发展,内部IT架构的瓶颈越来越凸显,实现全面的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内容。通威的第一个实践是AI应用。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传统的BI或者管理驾驶舱进行数据的展现,会带来一些痛点。首先在细分场景下的碎片化数据很难进行快速的检索和应用,对于领导需要的灵活数据无法快速响应。其次对于个性化的数据服务不能有效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些尝试和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智能的交互、智能的理解以及智能的可视化,并且做到了智能的推荐。以通威的营销和财务数据作为试点,从指标、时间、组织、产品以及条件和权限这六个维度做了尝试和探索,开发出“小通问答”的移动产品,解决了用户90%碎片化数据的应用。同时随着“小通问答”的上线,能够随时随地更加灵活地沉积和分享数据,解决原来传统BI的短板,拉动了一线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做到了智能交互、智能理解、智能可视和智能推荐。

第二个实践的新技术是RPA。许多企业都在引入RPA技术解决问题,包括原来传统依靠人工的简单重复性工作,依托RPA的能力去解放人力。通威的实践方式跟这些企业不一样,我们首先考虑如何用RPA解决业务问题,对单一功能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例如海外税票自动化业务、每日海外汇率的自动维护、内部业务调拨的检查、FSSC质量单据抽查、每日报工巡检以及EBS日常事务的接口检查。基于RPA单应用的实践,搭建了复杂应用场景的RPA月结平台。2019年通威有30多家公司月结需要共享中心集中完成。2020年通威基于RPA的沉淀和论证,对整个公司的月结业务进行详细的梳理,细化了整个公司月结的动作,将所有的月结动作进行量化标准化。基于量化标准化确定自动判断和运行的动作,同时搭建统一调度的月结平台,RPA机器人进行所有业务的调度,完成了共享对接中各个环节的统一、自动处理,实现月结的可视、可控、自动化。通过EBS、RPA月结平台的搭建,可以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整个公司月结各个片区的进度情况,也可以看到各家公司报表上报的情况和关账的情况,包括时间轴趋势报表。基于此,EBS的功能也进行了相匹配的优化,对月结清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发布相应制度、标准,开发新的表单,使分子公司和总部在月末结账的时候更加可控和高效。

通过对于AI以及RPA的应用,通威今年也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基于新的技术和业务的结合,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梳理和搭建,通威整体IT架构的底层是已经搭建好的所有业务系统,包括饲料板块、食品板块、光伏板块、养殖板块等。另外对与财务相关联的所有系统,包括全面预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和合并报表、信用管理相关系统进行提炼,以贴合公司数字化转型节奏,对涉及到财务数字化的应用进行聚焦、治理以及提炼,向管理层以及其他业务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基于财务平台能力中心,通威抽象提炼出了对应的四个能力中心,分别是规则中心、监控中心、决策中心、指挥中心。

2022年通威智能财务最为核心的内容,一是以数据加强洞察力,提升决策力。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建立业务运营模型,实时监测经营指标,实现从战略到行动、从流程到执行的泛风险识别和管理,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萃取,提供实时洞察、归因分析、决策建议、业务数字诊断等数字化服务。二是利用数据优化业务流程。结合数字化技术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自动化改善,提升整体运行效率,降低整体运行成本。标准化业务按规则自动运行,决策到行动标准、统一、透明、可控。

肖春华:基于财务共享与智能应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践——保变电气案例研究保变电气财务规划以“两大保障”为支撑,围绕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共享财务,推动六大平台的建设,提升五大能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价值创造型的财务管理体系。保变电气的六大平台包括经营管控平台、管理会计平台、风险管控平台、财务共享平台、业财数据平台和资金管理平台,五大能力包括价值创造能力、服务战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数据治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保变电气的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于2017年7月,围绕价值创造型财务规划旨在构建业财共享支撑平台和企业的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期间也获得了多项荣誉。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推动了业财一体化,也推动了对数据应用的迫切需求,突出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性。智能财务的建设目标有四个方向,第一是促进业财的深度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第二是强化数据的治理能力,深化数据分析应用。第三是拓展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财务应用。第四是推动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财务对业务的赋能和价值的创造。

财务共享系统作为一个平台,以“财务管控”和“财务服务”为两个中心,向“业财融合”和“数据应用”两个方向延伸。2017年建立了基础的财务共享平台,通过保变特有的八步法,实现了财务共享在保变的落地,重点解决财务核算问题。2018年重点开始向财务管控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努力,建立银企直联、金税三期直联,与内部CRM客户管理系统和EC采购管理系统直联,利用外部大数据爬虫技术获取市场招投标数据重点解决信息系统集成问题。2019年逐步开始拓展数据源和细化数据的维度,重点解决业财数据采集问题。2020年进行数据挖掘与数据治理,重塑了数据标准和规则定义,实现了业务数据的结构化转换。2021年开始重点推进业财融合和数据化、注册化应用,重点解决智能化场景应用与管理会计工具信息化落地问题。在验证的过程中,保变财务共享系统形成了基础核算共享、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三大层面九大系统21个模块,基本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包括基础管理系统、会计核算与报表系统、基础财务共享系统、税务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和业务支持系统。

保变智能财务体系是借助智能化技术对财务共享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开发业务应用场景,深化智能财务的应用效率,主要包括智能资金、智能成本、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和智能决策。在资金业务预算场景下,采用ETL数据抽取技术,实现基于合同管理的资金预算自动生成与滚动编制,对关键要素进行动态监控与过程控制,形成分析、评价、预警的闭环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场景下,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成本全价值链分析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全价值链成本管控体系,实现基于单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智能分析中挖掘财务对业务的“微服务”场景,应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产出数据分析报告,推进敏捷型财务。智能预警利用聚类、分类、分析、推荐等智能技术,实现了重点业务事项智能预警。从原数据的分析到建立预警模型到数据的治理到预警的应用,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预警数据的收集、模型的搭建和最终的应用输出。风险预警体系以内控制度体系为出发点,从中挑选重点监控的业务事项,设置控制点以及设置控制规则,实现过程控制,同时以个性化地推送到相关人员个人首页,相关人员根据业务的情况进行相应说明、制定改进方案、逐步优化,以达到全过程的风险预警、监控。智能决策在公司的经济运行监控场景下,通过运用AI智能引擎和大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建立管理驾驶舱。管理驾驶舱集成经营概览、资金管理、风险预警、客商分析、共享运营、成本分析六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和智能决策监控。

通过智能财务体系的建设,数据管理方面,数据采集由业财数据分离转变为互联互通的数据,数据的范围也由原来的大表小数据逐渐转变成了内部业财大数据和外部大数据的联合,采集的方式也逐渐向自动化采集转变。结账时间由原来的2-3天,逐渐缩短到2-4个小时,处理方式逐渐集中,数据标准更加体系化、标准化、精细化。数据分析由原来单一的财务层向业务多维度的分析体系转变。数据查询形成了平台化、电子化、共享化、实时化,包括管理会计的应用逐渐由原来基于财务核算数据转变成为基于业财融合数据的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财务内控控制方式由人为控制向流程与数据控制转变,控制内容由财务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财务服务的方向由原来单一的财务向业务层、决策层转变。实施智能财务之前,财务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费用报销、资金管理等业务。实施财务共享之后,管理会计功能凸显,财务工作转变为绩效评价、业财动因分析、招投标管理、价格管理、风险预警等内容。

智能财务的建设推进了财务的转型,第一是推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变,传统职能型财务向平台化架构转变,支撑前端业务需求与后端战略决策,体现高度的客户导向性。第二是推进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落地,财务从事后管控走向前端,综合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完成数据到价值的加工过程。第三是逐步建立起敏捷型财务,财务由控制、监督转为服务,成为业务伙伴,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分析业务动因,创新业务发展。第四是助力经营决策,通过业务场景化应用,增强数据应用能力,帮助企业预测决策,实现价值创造。

赵里海:业财税一体化融合——新奥集团智慧税务建设实践新奥集团智慧税务平台建设到现在已经将近4年的时间。建设背景一是税收监管环境大变革,征管数字化持续深入。二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税务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从征管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金税三期是被大家所熟知并且如雷贯耳的,金税三期之前,金税一期和二期以增值税防伪税控建设为主,到了金税三期时代,对于数据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通过数据排查企业风险已经形成常态,从今年开始,金税四期建设已经正式启动,进一步增加了非税业务、实现多部门联网核查等,核心理念就是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进行转变,通过征管大数据建立起多维度的风险监控体系。局端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卓有成效,但企业端却非常不尽如人意,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大量的手工作业,开票、验真验重、认证抵扣、申报,等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第二个是计税规则与标准的不统一,这一点儿对于集团性企业尤其关键,各地的税务会计专业不一样,对于政策的理解也不一样,如何确保涉税处理准确规范是一个难题;第三个是税务风险方面,局端已经掌握了企业的大量数据,包括申报数据、财务数据、发票数据等等,而企业端由于信息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反而无法掌握,这就造成企业对于税务风险只能是以事后应对为主;最后是关于税务筹划,传统的税务筹划是点状的,临时性的,由于缺少数据支撑,很难成体系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结合新奥的自身实际情况,业态多、公司数量多、分布地域广,集团业务在快速扩张,新的业务形态也在不断涌现,而各地分子公司对于税务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不一,集团层面缺少有效的手段掌控全局,往往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集团整体的税务风险防范压力极大。

传统税务管控模式的潜力已经很难再挖掘,税务数字化是集团性企业税务转型的必由之路。集团在2017年底启动了智慧税务平台的建设。整个建设历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实现了重点功能的上线,以电子发票和纳税申报为主。这两部分功能稳定运行后,对于税务风险、税务分析、税务筹划的思考也逐渐成熟,开始推进整体税务平台的规划落地。基于苍穹架构的一体化的智慧税务平台于2020年5月份正式上线,覆盖了全集团千余家企业。目前已经由建设阶段转入应用与运营阶段,后续将对平台进行持续优化迭代。集团智慧税务平台的整体架构,以发票开具、发票收取为基础,形成进销项发票池,并结合财务核算数据、资产数据、合同数据等,形成纳税申报表的数据源,实现各税种的自动计税并完成一键申报。同时还建设了税务档案库和税务法规库,通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结合,形成了完整的财税数据仓,基于财税数据仓搭建了税务风控引擎和税务分析中心,开展风险监控与分析筹划等工作。从产品应用形态上,除PC端的智慧税务平台,还开发了APP端的智税通,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纳税数据、处理税务风险、查阅税务法规等。

纳税申报是目前税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规则多变、业务复杂,导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纳税申报还是在手工进行,但实际上财务报表的自动化早已实现,在目前这种编制方式下,申报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即便是集团有几百家燃气公司,业务高度同质化,但税务共享也无从谈起。部分成员企业按当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金额填报增值税销项税额,未考虑当期确认的会计收入。部分成员企业按实际收款金额填报增值税销项税额,收款金额与开具发票金额差异通过“未开具发票”销售额调整。通过几年的努力,集团搭建了完整的纳税申报系统,与业务、财务系统进行集成,自动采集涉税数据,并通过计税引擎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并完成申报。其中有两个难点,一是计税引擎的配置能力,能否快速适配不同行业,并且快速应对局端的政策变化。二是一键申报,全国有36个税区,新奥的企业涉及了31个,目前总局也并没有统一的申报接口,而各省又都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打通全国税区的申报难度非常大。

税务风控方面,集团将风险分为3个类型,数值类的指标,比如税负率、变动率等,可以设定阈值,通过偏差幅度确定风险级别,数据比对类指标,比如所得税申报收入与增值税申报收入不符,这种相对数值类指标要更加精准,另外还有不合规数据筛查,可以通过关键字、会计科目等对凭证进行筛查。从指标分类上,除了传统的按照税种进行分类,我们还扩展了核算口径、经济业务口径等分类,实现多维度的风险筛查。另外还设计了风险指数的功能,系统自动计算每个指标、每个组织的风险指数,对于整体风险等级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

对于企业税务信息化的一些思考,在大财务领域,总账、资金、预算等模块已经非常成熟,产品多,企业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在税务领域,目前来看成熟产品还是比较少,而且企业上线的比例也比较低。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还是有一些难点,从外部来讲,比如政策变更频繁、地区政策性差异、申报接口不统一等,从内部来讲,源头数据颗粒度比较粗、业财税之间存在比较多的断点、还有税会差异等,这些都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但也要看到现在也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局端的变革,未来将搭建统一发票云平台,统一申报服务平台等,在不断消除一些差异。另外还有企业税务产品的成熟度也在不断提升,还有先行者的经验积累也不断丰富。对于建设策略,可以遵循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方法,可以优先建设发票、申报模块,然后是分析、风控,最后是税筹,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建设策略。

许汉友:认知智能在财务共享服务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迭代速度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开启,数字化应用场景对会计信息化实务和理论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鼓励社会各方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展各种会计信息化应用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包容与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总书记所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背后,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是重要方向、也是引导目标,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也在成为热点。2020年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企业普遍有了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并开始进行探索,但仅有7%的企业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到2020年,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领先企业的比例提升至11%。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在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众多传统企业都选择寻找新的创业机遇,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如何有效寻找数字创业机会是这些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智能技术演进也正推动着财务发生变革,数字化经济为智能财务内添动力。企业如何实现IT+DT双轮驱动,全面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智能+”也在财务领域逐渐展开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基础,为智能财务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应用场景,特别是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向企业数据中台转变的过程中,其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随着智能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以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逐步向智能财务共享服务转变。计算智能与感知智能在财务共享服务实践中已得到诸多运用,让财务共享平台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智能,其主要借助一些明确的符号模型、规则模型。第二是感知智能,主要运用大数据驱动的统计学习方法,初步实现针对文本、图像、语音等的感知。第三是认知智能,它的核心思路是推进统计与知识推理融合的计算。目前认知智能急需的是高质量超大规模的知识图谱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人类独特的脑补效应本质上是认知对于感知的有益引导与补充,机器感知智能的瓶颈突破需要由认知智能进行牵引。在某种意义上,感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认知智能来补充,认知智能是指帮助机器构建人类水平的心灵能力,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认知和感知是紧密相联系的,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提供信号,同时,认知智能对感知智能也有着巨大、重要的牵引作用。认知智能的实现需要AI三大流派合流所形成的合力。第一个是进化主义,第二个是联结主义,第三个是符号主义。进化主义是实现人类的物理交互、运动;联结主义是实现人类的“快思考”,符号主义是实现人类的“慢思考”。认知智能是在数据、算力、模型的背景下,由计算智能、感知智能集成融合创新的产物,其核心是“理解”和“解释”。未来的智能财务实践将向“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应用的高级阶段迈进,即强智能阶段。在该阶段中,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认知智能的运用,即模拟人类大脑的概念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形成概念、意识和观念。一是认知智能助力财务共享服务职能拓展,将认知智能应用于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业财融合的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和支持业务决策的智能管理会计共享。企业将 NLP、专家系统、RPA 等智能技术应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实现财务会计的自动化、智能化,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智能深度融合。二是认知智能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效率提升,将认知智能融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涉及到业务层、财务层、管理层等多方的联动。其中共享理念包括财务会计共享、管理会计共享、业务财务融合。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将是涵盖业务活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管理活动的全面共享,并将智能技术融入到全面共享中,极大程度提高了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三是认知智能强化财务共享服务风险防范,应对流程变革、信息对接以及人员管理的风险,提高整个企业数智化程度以及强化变革程度,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以后,从标准化走向数智化。关于优化认知智能助力财务共享应用的路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数字战略,打造文化认同。其次是要深化数据应用,合理选择智能工具。再次是强化人才培养,锻造专业队伍,最后要优化组织架构,规范数据治理。↓部分PPT下载↓↓

相关阅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四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刘勤:引导科技为会计所用,探索智能财务“人机协同”模式

李彤:2021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现状调查报告发布与解读

智能财务论坛干货 |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获奖单位经验分享

智能财务论坛干货 | 圆桌讨论:会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智能财务发展方向智能财务论坛干货 | 分论坛:智能财务理论、标准与人才培养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