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善水讲坛】吉财善水讲坛开讲啦!(第三讲)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23-04-18 12:21 浏览量: 9413

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大力弘扬学术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吉林财经大学搭建了净月国际论坛、吉林财经大讲堂、吉财善水讲坛、隅山圆桌会等多个定位明确、层次分明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中吉财善水讲坛秉承“德、实、学、善”的精神内涵,邀请校内学者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

2023年4月12日下午,科研处联合会计学院在第一教学楼1102报告厅举办了“吉财善水讲坛”第三讲学术报告会,邀请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张兰副教授做了题为“绿色创新政策赋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会计学院王丽南副院长主持,会计学院师生共同与会聆听。

主讲教师

主要内容

研究的意义

张兰教授以自身论文撰写的经历为基础,首先向同学们分享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及案例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与思维

为什么要研究?

研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研究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二)案例研究的意义

研究思想主要是来源于期刊文献?

实证研究的适用性?

通过案例研究找到有趣的经济现象。

概念界定

其次,她就绿色创新政策、创新生态系统和赋能进行了概念界定。

绿色创新政策: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了“绿色新政”的概念,呼吁世界各国发展绿色经济,恢复自然生态。绿色创新政策是指推动绿色创新、促进绿色转型的政策、制度和规定等,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党内法规制度、行业规定以及团体规定。

创新生态系统:如同生物系统一样,从要素的随机选择不断演变到形成结构化的社群。从系统的角度来说,企业不再是单个产业的成员,而是横跨多个产业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企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提升能力:他们依赖合作与竞争进行产品生产,满足客户需求并最终不断创新。

赋能:指为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从政策赋能角度来说,政策制定之初主要通过命令性强制手段扶持企业绿色技术的形成,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逐渐演变为政策引领企业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再通过政策驱动市场需求走向,减少其他外部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冲击。

研究框架

随后,她用生动的图表和视频向大家介绍了该篇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接下来,张兰教授选择更具研究价值、更具指导意义、更具有代表性且切入点更明确的比亚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绿色创新政策如何赋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绿色创新政策赋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由政府、生态环境和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构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

比亚迪全产业链中的供应商、企业本身及同类型车企、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市场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

政府政策引导、影响着内部环境的每个环节;内部环境的每个环节同时影响着生态环境;内部环境整体与外部环境的新兴行业互助共赢。

结论与建议

最后,张兰教授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对政策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协调机制提出宝贵建议。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应从提升辅助扶持政策或限制传统消费等其他途径支持保护绿色创新车企,起好宏观作用,把握干预尺度,侧面解决实际问题,如协调各个城市、服务区解决充电桩不足问题、对传统车型的购买调整税点或限制个人购车数量等。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应配合政府,随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市场准入门槛,控制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开放营收空间,从垂直整合向开放共享模式转变。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对内部环境应协调上中下游联结关系,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产品领先,高效创新的同时拓延产品市场,在市场内部良性竞争,与同行业伙伴互利共赢;对外部环境应借助政策对行业间资源整合的驱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形成政企之间良性发展。

张兰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案例丰富,逻辑清晰,让与会师生对绿色创新政策赋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希望老师同学们以此次报告为始,继续深入研究国家绿色创新相关政策,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