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实践教育之典范,教学改革之楷模——经管学院首届“四有”好老师蔓菁奖获得者、信息管理系丁晟春教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实践教育之典范,教学改革之楷模
——记首届“四有”好老师蔓菁奖获得者、
信息管理系丁晟春教授
丁晟春,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持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省社科、总装备部项目等1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著作7部,获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优秀国防科技信息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颁奖辞勤研以善教,指导以致远。
您是实践教育之典范,教学改革之楷模。丁晟春老师,人如其名。“晟”意为光明,因材施教,匠心育才,您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春”蕴含生机,砥志研思,笃行致远,您如细雨春风,荡涤浮躁喧嚣,温暖守护学生成长。
以学生为中心,勤研以善教
教,即为教学。在丁晟春老师看来,作为一线老师,面对面地为学生上课,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毕生学识教给学生。这么多年,丁老师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二十余年来始终是朝乾夕惕,不问功名利禄,不计个人得失。
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丁老师始终从学生出发,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丁老师发现课程内容过多过杂,学时不够。这时恰逢国家启动了慕课建设,丁老师便主动申报参与学校首批慕课课程建设。2015年到2016年整整两年,丁老师精心打磨慕课。教学改革推进初期,拍摄地与学校距离较远,丁老师无数次往返学校与拍摄地之间:在学校精心准备脚本,再赶往拍摄地,拍摄视频,再返回学校。最终,丁老师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由于丁老师将录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收获学生一致好评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随着像丁老师这样的老教师带动了教学改革,许多年轻老师也纷纷加入其中。在丁老师的带动下,年轻教师感受到了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丁老师认为,老教师经过多轮教学,经验丰富,应走在教学改革前列,潜移默化地引导新教师,再将新教师吸纳到教学改革的团队中,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实践,方出真知。丁老师非常注重实践环节与学生创新。在课堂上,丁老师不仅鼓励学生共同进行研讨,组内相互合作,更支持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去探求真知。学生眼中,丁老师每一次的课堂都不是简单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它更像是一场班级学术研讨会。丁老师的学生,2019级本科生邹桢博谈到,丁老师的课堂实验总是充满了趣味性,也让他获取到的知识不止来自于书本。除此之外,线下调研实践也给邹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邹同学和小组同学一起去当地网络设备零售商那里了解交易量、实际布线情况等,让他再次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丁老师的同事,戴建华老师也表示,丁老师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有很强的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此外,丁老师本人也非常注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她与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应用系统、展开各项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
丁老师还很注重因材施教,她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本科生初入大学,而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高中有很大区别,所以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教他们学习方法,适当加以引导,帮助本科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对于研究生,更多的则要讲究探究、合作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对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丁老师常常把一些实际课题、项目转变为具有研讨价值的情境问题,由研究生作为主导者,参与到实际项目中。除此之外,一个项目通常分成多个小环节,这些小环节相互之间还需要连接为一个整体,需要负责不同环节的同学相互沟通进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丁老师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念。她指出,在当今的社会,并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都是团队作战,只有以一个团队相互合作的方式,生命力才是持续的。
以育才为目标,指导以致远
学习和生活要“两手抓”是丁老师的育才方式。丁老师笑着说道:“每年毕业留言,贺卡上最多的几个词就是‘和蔼可亲、像我舅妈’,因为舅妈关心的不仅是你的学习,更多的还有你的生活”。有学生面对工作选择问题抉择不了时,便会向丁老师寻求建议。谈及职业建议,丁老师说到,“有时候同学在那个环境当中,他的看法和我作为一个局外人,而且是了解他的局外人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丁老师会就企业的性质、生活成本,以及和家人的联系程度等方面剖析给学生听,仔细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存在的利弊。更重要的是,丁老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给出学生更适合哪一份工作的建议。
有人说老师不需要去干预学生,丁老师则认为“事情的好坏如果都让学生去决策,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老师不要吝啬引导,不能害怕发生问题怎么办,担心学生将来后悔了怎么办。不能想那么多,你想太多的话,你就什么事都做不了”。几位受访的学生也谈到,丁老师说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她,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南京也是有长辈的。丁老师永远将学生放到第一位,敢于承担引导责任。
在丁老师眼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专业只是后天附加到个人身上的,不论哪个专业的哪一位学生,身上都必然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所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承担起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的责任。2004年,学校还没有开始科研训练,但那时,已经有老师自发地负责监督本科生的学习,丁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时有两位学生,宋大伟和肖昆(电子竞技协会首届会长,比较沉迷于游戏)邀请丁老师做协会的指导老师,丁老师当时并未态度强硬地反对电竞,而是欣然同意,想着加入他们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想所为。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丁老师想,或许能对他们加以引导,将他们的重心移回学习上。由于丁老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们也乐意接受她的提议,双方一拍即合。开展项目工作的那段时间,丁老师陪着同学们,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里面。丁老师回忆起那段时光,笑着说:“那时小孩才4岁多,我把她带到实验室,陪着他们一起做,我觉得不能只说是我成就了学生,应该说学生也成就了我,我们共同成长”。2005年,项目作品《基于WAP、短信、彩信技术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获得“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两位学生如今发展得很好,宋大伟现任深圳金蝶公司的高管,属于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肖昆现任美团互联网业务管理总经理和高级总监。
以专心为前提,做好每件事
丁老师认为安心、专心是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的特质。不能过于计较,只要是心中所想,觉得应该去做的,就一直做下去。“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是开心地去做任何一项工作,我告诉所有的学生,如果要做一件事情的话,既然已经投入精力时间,那你就去做好它,要认真、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
丁老师的积极元气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令叶子同学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丁老师和他们从白天忙到晚上,第二天一早,她见到的又是那个元气满满的丁老师。当时她内心十分触动,作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自己理应比老师更有活力、更努力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才是,但和老师比起来,自愧不如,老师的精力非常旺盛。刘嘉龙同学认为丁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老师让他去拥抱一切可能,鼓励他可以去参加任何比赛,任何会议,告诉他,只要他想做,也愿意沉下心去做,他就可以做到。丁老师的专心、积极生活的态度鼓舞着学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一直是丁老师这么多年的坚守。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她更是学生亲近信任的一位长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是丁老师对她的学生的要求,也是她自己的行为准则。
出品|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图文、初审|周丽 黄美琳
编辑、复审|蔺涵蕤 任玉 崔玉萌
终审|臧强 游鹏
经管院微信号|NUSTjingguanxueyuan
微信搜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2/01 报名|交大MTT专场笔试经验分享会,奖学金学长学姐一手经验大放送!
- 12/06 活动预告 | 金融EMBA项目主任见面会暨课程说明会(广州站)
- 12/06 活动报名丨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公开课暨招生说明会【北京站】
- 12/07 广州公开课 | AI时代的博弈论探秘
- 12/07 最后召集| 广州站在职MBA(大湾区模式)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2/08 @港澳台青年:MBA教授主题讲座暨招生说明会香港站报名中!
- 12/14 活动报名 | 香港大学 EMBA环球班香港公开课
- 12/14 下週六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年度最後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2/21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