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MBA唐怀坤成为IEC注册会员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编制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2022-06-16 09:08 浏览量: 2873

IEC SyC Smart Cities/WG1全称为Working group on terminology definitions of smart city system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该工作组致力于智慧城市的本体研究、国际标准制定与宣贯,智慧城市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互动。目前该工作组成员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墨西哥、印度、韩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等13个国家共50余位。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SyC Smart Cities/WG1工作组召集人邀请,IEC中国秘书处核准以及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9级MBA、智慧城市领域标准化专家唐怀坤正式加入IEC成为 SyC Smart Cities/WG1中国籍成员,参与智慧城市本体领域国际标准推动工作,积极为智慧城市本体国际标准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全球智慧城市在理论层面的术语定义面临着多达29种解释,ISO、IEC和ITU-T之间也需要在智慧城市本体上融合;在实践层面,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和视角不尽相同,大家都在技术、战略、可持续等领域做出了很多宝贵的尝试。按照IEC Systematic system(系统的系统)理念,如何整合现有的理论、技术、方案、战略,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产业和城市的结合是国际社会面对的共同挑战。智慧城市的标准制定要考虑避免信息系统烟囱现象,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方围绕需求合作共赢、体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需要智慧城市标准组织不断完善智慧城市本体标准领域,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IEC SyC智慧城市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和一个任务组,分别在智慧城市术语定义、市场管理、参考架构以及城市服务可持续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IEC SyC Smart Cities/WG1是其中一个工作组,致力于在智慧城市本体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标准推动工作。

对于智慧城市本体领域,唐怀坤提出了以下四项观点:

1. 智慧城市的本体论建设是智慧城市认识论、方法论开展的前提,因此建议当前国际标准组织要重视本体论建设,形成更包容的、可共识、可操作、可机器识别的术语定义;

2. 当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所遇到的难题和问题源于不同利益相关方理解差异和深度不同,即归根结底是本体标准可视化、操作性问题;

3. 提出了智慧城市本体“P-D-S模型”:智慧城市本体可以从城市物理空间、城市数字空间、城市社会需求三个维度进行融合演进,是协同推进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全球各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演进阶段也不同,但是总体演进的路径基本是相通的,这是标准化的前提共识;

4.“P-D-S模型”与现有IEC国际标准指导意见EC63235: 2021 Smart city system Methodology for concepts building(《智慧城市系统-概念构建方法论》)保持趋同,并细化了其发展阶段,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促进共识的产生。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