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教学与教材研讨会成功举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1-11-30 11:06 浏览量: 2638

2021年11月19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师与教学发展分中心主办的“比较政治学教学与教材研讨会”在光华楼如期举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王正绪教授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李辉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佟德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李路曲教授首先进行致辞。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世平教授以“发展的新三角——理解国运兴衰的新视角”为题做会议的主旨报告。唐世平教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理解经济发展制度基础的分析框架,强调从国家能力(State/State capacity)、包括了机构和规则的制度基础(Institutions/Rules)以及社会经济和产业政策(Socio-economic Policies & Industrial Policies)所构建的“新发展的三角”理解发展型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其中,国家能力是尤为基础的影响因素,国家能够制定产业制度和政策、分配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对象;它由四个方面来衡量,分别是强制能力(coercive power)、攫取能力(extractive power)、行政能力中的交付能力(delivering capacities)以及行政信息、领导能力(information and leadership)。进而,国家通过制度基础和政策分别对经济施加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唐教授进一步展示了国家能力的测量方法,区分了治理能力(Quality of governance)与国家能力的区别,呈现了“新发展的三角”的理论意义。

唐世平教授认为,这个分析框架背后关切了国家经济发展这一值得永恒探索的议题,为此,他的新作《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对这个议题有更详尽的分析和解释。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且需要关联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

会议第一单元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胡鹏副教授主持,参与由王正绪、耿曙、唐世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的《比较政治学》一书写作的叶成城、魏英杰、曾庆捷、包刚升四位老师分别根据比较政治学的不同研究议题进行报告。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叶成城副研究员以“历史比较分析与早期现代化的教学思考”为题,基于自己教授课程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历史比较分析与早期现代化教学的三条路径:从历史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从第一波现代化到第三波现代化的时空图景;从理论出发,介绍以国家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研究脉络和学术理论的地图;从方法出发,介绍因素和机制的方法思维差异,并循序渐进地引入对前沿方法的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魏英杰副教授围绕“内战与冲突的比较政治学教学”的主题,从内战的定义、内战爆发的原因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内战教学经验。首先,通过对概念要件的精确界定让学生把握住内战的概念;其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出发,全面剖析内战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有关内战的经典理论争议,激发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曾庆捷副教授的演讲主题为“政党理论的比较政治学教学”。曾老师以政党与政党体制为例,介绍了比较政治学的教学理念框架。首先,对政党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其次,向学生介绍政党的历史起源与演化。再次,从方法论视角出发,对政党制度进行国内与跨国的比较。基于前面的基础,介绍有关政党的前沿研究,并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与思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刚升教授以“新制度主义与比较政治学的教学”为主题,首先从政治学当下的发展现状出发,指出政治学面临空心化的风险。接下来,他以“新制度主义与比较政治的研究”为题,分析了近十几年来欧美政党体制的分化,将之归因于选举制度精细设计的差异,并提出比较财政、比较福利、比较司法等方向在未来具有较强的研究潜力。

第二单元

会议第二单元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魏英杰老师主持,李路曲、佟德志、那传林、杨友孙等四位老师分别围绕“比较政治学教学与教材研讨”的主题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李路曲教授围绕“关于比较政治学学科范畴的几点认识”,通过梳理学者们对比较政治的不同理解,指出以“方法”来界定“本体”或以“方法”和“本体”两个标准来界定一个学科,必然会产生混乱,进而提出了“比较无禁区,学科有界限”的解决之道。

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那传林教授以“比较政治学教材建设:俄罗斯的例子”为主题,为与会的师生详细介绍了俄罗斯高校主要使用的《比较政治学》教材,围绕每本书的结构安排梳理了其中涉及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内容,快速清晰地说明了目前俄罗斯高校在比较政治学教学上的特点。

上海政法学院管理学院杨友孙教授主要分析了加强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认为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中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其发展应该避免将“比较政治”等同于政治学理论或中外政治制度、避免“比较政治”过度偏重大国研究的弊端、避免脱离现实和社会将“比较政治”做成书斋学问的倾向等三方面。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佟德志教授就“比较政治学教学中的文化理论”提出了文化政治学的概念。在梳理了阿尔蒙德、韦伯、亨廷顿、英格尔哈特等文化政治学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他总结了公民文化模型、合法性模型、文明论模型、价值论模式等文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了政治文化研究对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下午,与会老师首先进行了以“主题:比较政治学导论课程设计”为主题的集中研讨。本场研讨首先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王正绪教授围绕比较政治学的课程设计做主报告。王正绪教授分别从比较政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和需要、上课形式、如何考察学生学习、课程结构、阅读材料几个方面展开介绍。王教授认为比较政治学的教学需要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在课程设计上以主题和区域来组织教学周,在两者之间还需要进行取舍和平衡。另外,他总结了比较政治学教学的几个难点问题,包括同学们的背景知识、参与讨论的程度、是否安排讲座以及期末论文的要求。最后,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经常对课程设计进行反思和查漏补缺,助益比较政治学这门课的教授更加系统和精进。

第三单元

会议第三单元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教授郑宇老师主持,会议继续邀请参与《比较政治学》写作的陈慧荣、左才、王凯、胡鹏四位老师进行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慧荣副教授以“革命理论教学中的机制和案例”为主题进行报告。陈老师以革命理论为例,介绍了他的教学理念:没有定论,全面介绍;大量阅读,课堂汇报;Active learning;讨论、辩论、竞争和角色扮演。他认为在理论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看电影、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同时,他倡导以机制为导向,将理论拆分为机制并通过讲解精细选择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机制。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左才副教授介绍了她主要从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范式、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的演进、实证主义指导下的研究设计等方面开展方法论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再讲解方法,包括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因果推断与理论化、概念与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案例研究与案例选择、历史分析与过程追踪、访谈与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实验方法、混合方法、前沿方法等。她强调方法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把方法用起来,如让学生自学软件做研究并课堂展示。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王凯老师围绕案例研究对因果关系的讨论、案例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思想),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案例选择方法和偏误、如何避免选择案例偏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比较案例方法教学。其中,他着重讲解了单案例研究中案例内的比较方法,和多案例比较中的案例选择和比较方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胡鹏副教授以政治文化教学为例,介绍了研究议题和分析视角的平衡之道。他讲解了作为研究议题的政治文化和作为分析视角的政治文化。前者需考察政治文化的议题有哪些,边界是什么,以及政治文化作为自变项的影响和自身的变迁;后者用文化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文化的议题不必划定,将其作为一种分析视角,扩展到各个政治学议题之中去。胡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并介绍了他准备给学生开设的政治文化研究生讨论课课程内容。

第四单元

会议第四单元由云南大学民族政治学院郭台辉教授主持,全体参会人员结合四位发言人的演讲,继续就“比较政治学教学与教材”为主题展开研讨。在本环节中,受数个引发共鸣的问题驱动,与会人员踊跃互动,热烈讨论,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王逸帅副教授首先发言,她就“比较政治学的课程设计”提出了自己创见,认为对国外政治实践的比较分析只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面向,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政治发展,我国的政治经验应该优先成为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知识。

随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黄飞老师讲述了 “以选举政治为中心的比较政治学教学”。他以美国2020年大选为例,将选课同学分组对九个关键摇摆州进行跟踪、分析和预测,深入到地方政治的层面进行比较政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完善了比较政治研究的案例库。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刚副教授,以“概念和类型在比较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题做了发言。他从概念的生成和界定、类型的建构和完善以及比较政治教学中突出概念和类型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列举了教学中的 “民主”、“政治责任”、“国家”等重要概念。

本场第四位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张振华教授。在其题为“将国家带回来与政治经济研究的转型”的报告中,张振华教授指出了国家既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也是政治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并从社会中心视角及国家中心视角讲解了比较政治经济研究。

最后,王正绪教授对全天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作了总结,并对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教学与教材工作的作了若干展望。会议圆满结束。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