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中国经济怎么走?10位北大光华学者重磅分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4-03-15 11:51 浏览量: 1800

3月14日,2024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10位北大光华学者现场分享两会学习感悟,并深度分析经济形势,探讨展望政策未来。会议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

如何解读两会释放出的关键信号?如何破题新质生产力?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如何?怎样求解乡村振兴、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强国建设与风险防范的关键点在哪里?从“宏观经济分析与增长关键问题”,到“破题新质生产力”,以及“金融强国建设与风险防控”,10位北大光华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答。

刘俏:以积极财政政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刘俏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而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驱动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义,我们正经历从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向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型。

在他看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因此要聚焦节点行业和节点领域的投融资。当前我国的宏观政策以GDP为锚,这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者在需要大量投资时采取过度谨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考虑以整体价值作为宏观政策的锚,这对理解宏观政策的空间和力度会带来一些启发。

刘俏建议,可以更大力度地发行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将大规模的现金和消费券发放作为财政政策重要选项,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租赁住房改革和REITs建设”三位一体的新一轮改革,在一定范围内以国债置换地方政府债务。

陈玉宇:推动小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分析称,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既有短期冲击的因素,也有长期累积的效应,表现在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市场困难等不同方面,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认为,过去二十多年以基础设施建设、地产市场发展、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为代表的支持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许多根本性力量发生变化了,需要寻找新的动能。应对这些挑战的最有效政策,在于出台一揽子政策以激活小企业的创立和成长。

就具体怎样发展小企业,陈玉宇分享了自己的思路:短期内,摸清小企业家底,根据宏观政策需求对小企业给予全面的大力度支持;对小企业的创立发展,进行新的政策实验和探索,打造好小企业创立发展的制度环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例如地方政府考核中增加与小企业有关的指标;鼓励小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下参与竞争,加大中外的交流借鉴学习。

颜色:2024年经济研判与政策建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全年实际GDP增长超过预期目标,但也需关注到经济中存在的消费不足、投资不足问题。

结合2024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和政策定调,颜色认为,2024年全年消费、基建投资、出口有望逐步回升,但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能否扭转仍有待观察,预计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着内需不足、房地产行业下行、外部环境不稳定等多方面风险,达到目标GDP增速仍需政策发力。

对此,颜色建议,提振居民消费要以提升居民收入和稳定居民财富为抓手;提振房地产市场要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提振股票市场方面,如遇市场剧烈波动,建议加大资金入市,保持市场稳定;稳外资方面,要建立稳定的政策环境,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激励外资做出长期的规划和投资决策。

周黎安:大力培育乡村CEO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指出,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基层政府积极探索聘请“乡村CEO”的计划,引入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经营和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在他看来,这一创新实践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招聘“乡村CEO”突破了聚焦本土性人才返乡的传统思路;二是乡村CEO制度有助于实现村集体组织的经济管理与非经济管理功能的适度分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广泛实行之后有望在全国形成一个跨地区的专门服务乡村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过,目前这一制度仍面临人才供给不足、村“两委”与“乡村CEO”权责关系难界定等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推广“乡村CEO”聘用制度,周黎安提出了四点建议:系统研究总结当前成功经验,设立国家层面的培育“乡村CEO”先进示范区;鼓励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联合,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培训计划;改革村集体经济治理结构,厘清村“两委”与“乡村CEO”的职责分工与协作关系;鼓励在县级政府层面上聘用“乡村CEO”,优先派往村集体经济薄弱地区,支付市场化薪酬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才扶持政策。

唐遥:高质量对外开放:以两进促两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表示,具体到对外开放方面,要主动推进中间品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向的“进”,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两个“稳”,即稳出口总量、稳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地位。

唐遥分析称,中间品贸易在稳出口方面有特殊作用,一方面中国和外国从上下游的分工中获利,有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另一方面,部分生产环节由于要素价格外迁,中国企业向价值链上游发展,中间品贸易有助于稳定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此外,中间品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关系。

唐遥建议,在国内,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融资环境,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中间品,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在走出去过程中,应支持中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出海策略,从丰富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推广;针对重要的投资对象国,建议政府在投资协议、安全保障、物流成本等方面给予系统性支持。

翁翕: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从“互联网+”到如今的“数据要素×”,如何看这一主体的转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认为,数字经济已形成了一个数实融合、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的“铁三角”,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他看来,数据要素市场未来三年将迎来爆发性增长,而且现在地方政府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热情高涨,有“数据将成为未来的一大风口”“未来将以数据财政代替土地财政”等各种说法,但数据市场同时面临着要素化、市场化、价值化的多种挑战。

翁翕表示,未来应坚持市场导向、应用牵引,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同时坚守数据安全底线,严禁简单封杀或放任不管。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方面提供更多学术支持,如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联动机制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构建数据要素生产、流通、分配等基础性经济理论等,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的案例总结与推广等。

仲为国:颠覆式技术与未来产业演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仲为国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兴产业作为支撑载体,2024年的重点任务是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他看来,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认识尚未统一、基础仍然较为薄弱、结构亟需优化、缺乏人才基础、国际竞争与封锁加剧等突出问题。

对此,仲为国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以“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算法(新型劳动工具)+ 算力(新型劳动主体)”推进未来产业认识和布局实现从预测到预见、科学决策;二是要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三是建议组建国家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并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性作用。

张影:用市场推动人工智能+ 的发展

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引爆全球,未来AI技术还将如何演进,需要突破哪些难关?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张影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中国AI市场已经从“技术导向”迈向“价值导向”阶段。

“人工智能+”行动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张影认为,一是要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应用的影响因素;二要有序实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重点领域;三要把握技术突破与应用发展的平衡;四要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商业环境。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和产业结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耐心。技术方面,需尊重AI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拓展应用场景,避免对技术抱有过高预期,防止“一窝蜂”“炒概念” 等乱象分散发展合力;应用方面,科研人员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确保技术成果能够快速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市场方面,政府采购可以作为初期支持,但真正的测试是在广阔的市场中,这要求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技术先进,还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价格合理。

刘晓蕾: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创新的作用。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晓蕾认为,从金融视角来看,金融支持创新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还是基于金融理论分析,股权融资被公认为支持创新的最佳方式。私募股权投资尤其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

她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资金在私募股权(VC/PE)出资人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政府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支持创新的关键力量。就退出机制而言,IPO一直是我国私募股权资金的主要退出途径。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基金在引导投资方面的作用、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为VC/PE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成为金融支持创新的两个关键环节。

刘晓蕾表示,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到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稳定的政策预期,如维持IPO审核标准的连续性、保持IPO上市通道畅通;保持顺畅的退市机制,而非简单禁止入市。二是稳定的价格,具体措施如区分造假违规行为与正常的研发经营风险,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同时容忍正常的研发和经营风险,让市场真正发挥其价格发现的功能。

张峥: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建设高度适配的资本市场估值体系

建设金融强国任重道远,哪些重点工作需加快推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峥表示,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需要建立与中国经济增长特征高度适配的资本市场估值体系。

他介绍,在研究中引入企业的社会价值这一变量,作为市场估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价值部分的充分统计量,具体反映为企业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所创造的价值乘以企业通过生产网络传递及放大所形成的对总体经济的乘数效应。

张峥表示,对经典市场估值体系进行重构,注入中国特色并挖掘中国价值,是一个漫长的持续过程,需要多措并举:应进一步规范、加强企业和社会价值相关的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教育,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桥梁作用;估值体系重塑需要大力培育愿意给予社会价值高溢价的长期资金;应鼓励中国企业围绕着创造社会价值主动进行企业战略和运营管理“升维”;加强对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的系统和持续研究。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近50家媒体参会报道。

自2014年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就开始在两会前后举办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分析会,延续至今已经十年。回首第一期,就对分析会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凭借北大光华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深度理解,用可靠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对中国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及专业化。围绕这一目标,每一年的分析会,都在分享北大光华最新的研究与洞察。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