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师之灼见丨金江波:疫情时期的艺术与非艺术

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2020-04-24 09:13 浏览量: 3716

上大MBA精品栏目《师之灼见》已成功推出十三期,能人专家聚焦时事热点,下笔有神,灼见真知跃然纸上。期期见解独到,直击当下痛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热议好评如潮。

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着或深或浅的影响,《师之灼见》前十三期,大咖们分别从中小企业发展、商业创新与价值演进、德鲁克思想、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资产配置、创业与新经济、大数据、供应链、体育产业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形势与最新动态,预测了未来趋势与方向。

《师之灼见》第十四期,上大MBA《文创产业前沿》课程授课教师、上大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将带领大家一览“疫情时期的艺术与非艺术”。

全球疫情蔓延,战疫形势焦灼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艺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艺术”面临何种机遇与可能?

艺术家们如何“艺术抗疫”?

上大MBA《师之灼见》第十四期,金教授予你答案:

本文目录

一、艺术在特殊事件中的本体责任与功用表现

二、艺术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价值缺一不可

三、艺术的历史责任与时代精神

这场疫情的大爆发大流行已不仅仅是处于非常时期的重要社会事件,还是一场全球化下始料不及的特殊事件。从历史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中,全球性面临这样巨大挑战的时机并不多,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改变社会进程的几次重要事件联系起来看,如欧洲的黑死病;十八世纪的西班牙大流感;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等等,这无疑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及整个人类社会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艺术在特殊事件中的本体责任与功用表现

疫情的大爆发大流行,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健康观,同时可能还会改变我们对艺术的观念。艺术究竟是否对我们正在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恰如其分的参与和表达?我认为需要重点审视在这场重大灾难面前艺术家都做了些什么?

这次疫情爆发后,社会各界积极动员,艺术家们也纷纷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创作,贡献了大量的精品力作,用艺术的方式为这特殊时期做了视觉化的表述,同样也出现了一些能抚慰人心、见证人类积极抗疫行动的主题作品。但是,我们也应思考,与历史中人类面临灾难时期的艺术大作相比,如今的艺术家们除了贡献了他们以抗疫为题材的创作作品之外,是否诞生了所谓的时代艺术大作?或者说体现出了艺术的精神与力量,乃至引发艺术新变革与浪潮?

从中国现代美术的起源来看,艺术创作往往与救亡、启蒙运动相关,也可以说艺术创作与社会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从抗日救国的新兴版画运动,一直到延安时期的美术创作等,在救亡和启蒙当中无一不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功用。放眼世界,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艺术作品(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同样在特殊时期用鲜明、强烈的艺术主张与语言来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艺术作品提出的艺术主张代表着时代的精神,也代表着人文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把艺术功用和美学精神高度融合,并将艺术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社会运动。

回过头看,疫情从中国武汉蔓延到全球的三个月时间中,艺术家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1)艺术家是否能够提出特殊时期的艺术主张?(2)有否出现震撼人心的艺术力作?(3)是否留下了能被历史铭记的经典视觉记忆?

越战时期,不少视觉艺术家通过现实纪实等直观的影像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推动了美国国内反战浪潮的产生,也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战争退出。所以在特殊时期艺术承担着社会本体的文化责任,促使艺术家群体积极介入并发挥艺术特有的力量,为特殊时期赋予艺术抚慰心灵、振奋士气的社会功效。而不仅仅像现在这样,大多数艺术家并不是直接接触抗疫现场来进行主题性创作,只是依据社会传播的照片和图像,再加上一定艺术化的表达来生产。这是一种遗憾,这种情况会把艺术的力量弱化于当前艺术的表达中了。

当前可以看到网上有大量以各种主题、人物、现实题材创作的美术抗疫作品,大多数都是很少真正进入到现场、感悟体悟到现实的悲壮,很难提出艺术主张,更是无法赋予社会责任的艺术作品。艺术在事实面前,在惨烈的现实面前,显得脆弱无力。

二、艺术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价值缺一不可

疫情时期艺术的社会责任及功效产生了积极作用。大量艺术机构、艺术家、艺术爱心人士承担起社会责任,奉献爱心,艺术家把作品拿出来做慈善拍卖,把拍卖所得捐给抗疫前线,这一行为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及社会担当,另一方面也显示,在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中,艺术的社会责任没有缺席,它保持了应有的直面现实的积极社会功用功能。但是在体现社会责任之外,如何能够把真正好的作品和社会及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艺术品的社会价值需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使其放大,由经济价值产生的效应能使艺术品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流通与产生正向叠加效应。此次抗疫社会大行动中,不少企业家和商业机构也纷纷奉献爱心,承担其社会责任。同样我们也看到其贡献的经济指标是相当可观的。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虽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如果能够借助金融手段与更好的商业操作,可促使其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在特殊时期发挥更好的作用,让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更彰显其特殊的社会责任。

三、艺术的历史责任与时代精神

经典的艺术作品总是在特殊的历史时刻产生,不仅是艺术家直抒胸怀的创作感想,也必定有针对危难时刻刻骨铭心的情感表达,艺术是对生命卑微与崇高的思考,是对时代时弊的深刻反思与有力批判。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图像的社会生产,往往是直击人心,是穿越时空的。历史的责任与担当面前,艺术家要勇于革新与创造,而非图像的生产与时下的感怀。用艺术的思想与语言来承载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的希冀,表达同有的情感。所以我们应审视,在这样的历史时刻里,艺术家是否已经开始在行动?是否看到艺术面临的机遇与可能?是否在历史中为人类命运而艺术?是否为重塑人类信心而在艺术抗疫?艺术和非艺术是相对的,要用艺术的方式对非艺术的世界进行呐喊。同样,也要站在非艺术的领域中去审视艺术家的艺术行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非遗传播研究平台

金江波

上大MBA《文创产业前沿》课程授课教师;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艺术宫副馆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国家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委员;上海创意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

曾获“上海市十大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称号,“中国美术奖”提名奖;“上海设计展一等奖” ;第五届上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中国文创力量先锋人物大奖”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地方重塑与乡村复兴”策展人。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