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新契机!你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吗?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1-12 22:14 浏览量: 2528

编者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上,可以向国际社会证明,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系统,我们也能够有效地控制;对学校来说,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考框架;对学生来说,取得经认证合格的专业的毕业文凭就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入场券”。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从2016年开始着手准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任教师进行认证培训100多人次,先后到河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10多个学校考察学习,邀请夏文水、刘静波等知名专家进校培训,近年来多次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与各个环节进行修订与持续改进,2019年12月通过了认证申请。2020年8月提交了自评报告,2021年4月自评报告通过评审,2021年11月中旬即将迎来专家进校实地考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更是学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知识专题(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我国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2016年6月成为正式会员,是世界第18个。

1

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1)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2)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3)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

OBE和CBE的差别

3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4个关键词

4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体系构架

5

认证的效果——利益相关者

6

认证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

通过专业认证,密切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工业界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对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增强高等工程教育界为工业界提供合格工程师的功能。

通过专业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借鉴 EC—2000、华盛顿协议中提出的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要求,旨在评价学生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综合能力等等,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明确的导向。

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知识专题(二)

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原因

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特点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特点:一是由被认证专业所在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认证;二是由第三方非盈利、从事认证机构的组织实施;三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合格性评估、认证;四是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五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全体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在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以下基本理念: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岀为导向(outcome-based),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强调合格评价与质量持续改进。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价。专业认证还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

目前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领域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1993年土建类专业评估,2006年正式在多个专业领域实施,迄今已走过27年发展历程。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257所普通高等学校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涉及机械、仪器等22个工科专业类。22个专业领域分别是: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水利类、安全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环境工程类、交通运输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地矿类、地质类、材料类、仪器类、测绘工程类、土木类等。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认证会将逐步扩大认证专业领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知识专题(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人才培养定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于工程专业前身为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1989年开始本科招生,1999年更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每年招生规模为120人。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9名,高级职称占52.9%;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占79.4%;全体教师均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或长期与企业科研合作。师资力量总体符合工程认证要求。

学院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建设,根据教学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突出河南省食品产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体系,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院现拥有“河南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绘图设计实验室”、14个省部级与市厅级科研平台,实验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可为本科毕业生提供良好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条件。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程实习实训工作,本专业遴选了双汇食品、三全食品、郑州金苑、统一企业等1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学生每年均会在实习基地开展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2021年,学校与正大集团、好想你集团签署协议,共建产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近年来,本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开展教学,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与“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规范了课程评价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近几年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大部分学生在食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工程设计与产品研发等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支撑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人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专业、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之一,现拥有“河南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绘图设计实验室”;还拥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速冻面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大宗粮食加工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速冻面米及调制食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冷链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加工与流通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肉品加工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6个地市级科研平台(郑州市肉品重点实验室、郑州市小麦精深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郑州市豆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等)。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成为河南省食品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省内食品加工行业具有较高的生育。毕业生遍布省内乃至部分其他省份的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设计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坚强重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知识专题(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018年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能在食品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后从事食品行业相关工作,能够达到工程师或中层骨干及以上业务水平,从事其他工作的可以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并能达到如下预期目标:

1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

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技能,具有对食品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大局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4

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

5

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方式,利用现代工具获取新知识用以提升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6

具有服务社会、维护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以及较强创新与创业精神。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

本专业根据工程认证标准要求,结合专业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及本省食品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制定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来解决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识别、表达、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满足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所需要的操作单元、机械部件、工艺流程、整体方案,在设计环节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4

研究

能够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技术方法针对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包括设计与组织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信息综合、结果分析等环节,能够获得合理有效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

使用现代工具

在处理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设备、软件或网络技术等现代工具和资源进行预测、模拟或综合评估,并能够理解其优势与不足。

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应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能评价工程实践项目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施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具备较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8

职业规范

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

个人和团队

在解决工程实践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10

沟通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能够在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多层面、跨学科或文化的有效沟通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协调沟通。

11

项目管理

能在与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具有随着行业发展不断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知识专题(五)

Part.01 工程知识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来解决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恰当地表述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科学恰当地表述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3:能针对具体对象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指标点1.4: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推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指标点1.5:能应用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比较与综合。

Part.0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识别、表达、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指标点2.2: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指标点2.3:能够认识到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有多种可选择方案,并能研究文献寻找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4:能正确表达一个食品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以图纸等形式表达。

指标点2.5: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Part.0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满足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所需要的操作单元、机械部件、工艺流程、整体方案,在设计环节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指标点3.1:掌握食品加工中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与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3.2:能够针对特定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指标点3.3:能够进行食品加工中的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4:在设计中能够在充分考虑安全、健康、环境、法律、文化等制约因素。

Part.04 研究

能够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技术方法针对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包括设计与组织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信息综合、结果分析等环节,能够获得合理有效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食品加工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4.2:能够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根据研究对象特征设计研究路线,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指标点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科学的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指标点4.4: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Part.05 使用现代工具

在处理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设备、软件或网络技术等现代工具和资源进行预测、模拟或综合评估,并能够理解其优势与不足。

指标点5.1: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等的使用原理与方法,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达到预定要求。

Part.0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应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能评价工程实践项目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指标点6.1:具备在工程和社会实践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主动从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指标点6.2:熟悉国家对食品生产、设计、安全、研究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指标点6.3:能识别、量化、分析和评价食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Part.0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施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具备较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指标点7.1:熟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内涵。

指标点7.2:具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工程设计时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废水、废杂、废气的处理工程方案。

指标点7.3:能评价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其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隐患。

Part.08 职业规范

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指标点8.1: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文社会素养和科学精神。

指标点8.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公正诚实守信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指标点8.3:理解工程伦理的基本理念,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并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Part.09 个人和团队

在解决工程实践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指标点9.1: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与团队成员交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指标点9.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保证工程进度。

指标点9.3: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综合团队成员的意见进行合理决策,并能够组织协调团队开展工作。

Part.10 沟通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能够在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多层面、跨学科或文化的有效沟通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协调沟通。

指标点10.1: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就复杂食品工程问题与他人有效交流与沟通,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指标点10.2:具备撰写食品工程技术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和与专业人士或社会大众沟通交流的能力。

Part.11 项目管理

能在与食品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领域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指标点11.1:掌握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熟练地运用相关法规。

指标点11.2:具有组织人力和资源进行项目预算、成本核算、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和进行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Part.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具有随着行业发展不断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

指标点12.1:能在社会大背景下,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标点12.2:能够跟踪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和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知识和技术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指标点12.3:具备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在工作中能不断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学习的发展计划。

Part.13 在校生了解培养目标的渠道和措施

(1)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介绍培养目标。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由院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介绍本专业培养目标,并通过参观本专业实验室、召开新生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使学生和家长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

(2)通过选课宣传专业培养目标。每学期末,专业教师向本科生介绍下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注意宣讲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

(3)在课堂教学中宣传并执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贯穿大学期间的专业教学活动,通过任课教师结合所授课程解读培养目标等措施,使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4)通过日常培养方式宣传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生日常培养过程中的学术讲座、期中教学座谈会、名师面对面、班会、团会、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统筹 COORDINATOR

周红飞

监制SUPERVISOR

陈 玺 李洪振

责任编辑EXECUTIVEEDITOR

邢福祥

校对PROOFREADER

吉柯璇 王钰皓

编辑EDITOR

柳越青

来源 SOURCE

河南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转发+在看,为农大点赞!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