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读丨“切尾巴”战役:长征中的最后一仗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6-16 18:52 浏览量: 1821

八月七日,记者在吴起县吴起镇“切尾巴”战役前沿指挥所旧址采访。本报记者肖晓良摄

“打竹板,响连天,富裕吴起人称赞,党的政策领航船,城乡处处喜讯传……”8月7日,在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小讲解员们打着快板,讲述着如今的好生活。这些来自红军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在这里当小小讲解员,对长征的历史和吴起的发展了然于胸。

“‘切尾巴’战役就是在旁边的这座山上打的,那是长征中的最后一场战役,我们胜利了!当时那座山叫平台山,后来改叫了胜利山。”红军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旻锦口齿伶俐地给记者介绍。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国民党军队紧接着追了上来。此时的中央红军穿着夏衣、短裤,在没有衣服可换,甚至都没来得及吃一顿饱饭的情况下又要投入战斗。10月19日晚,毛泽东电令彭德怀前来,并找来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商量作战方案,作出了“决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来”的部署。随即,红军在吴起镇周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布下“口袋”,决定要把这条“尾巴”消灭在苏区以外。

10月21日4时多,毛泽东登上吴起镇西边的平台山,也就是如今的胜利山,在一棵杜梨树下召开战前动员会。他对警卫员说:“现在休息休息,枪声响得激烈时不要叫我,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我。”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红军消灭了国民党第三十五师一个骑兵团,击溃国民党第三十二师、三十六师两个骑兵团;缴获战马数百匹,山炮、迫击炮、重机枪数十门(挺)。至此,中央红军切断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阴谋破产。

1936年,吴起镇成为红军的重要补给基地,设有兵工厂、被服厂、制药厂等。在吴起镇的窑洞工厂里,生产出“吴起制造”字样的手榴弹、炮弹、手枪等。美国记者斯诺曾称这里是苏区的“工业中心”。

记者手记

在时代的激流中前行

人是要有精神的。红军能够完成长征,坚定的革命信仰起了决定性作用。长征路上,饥饿、疲劳都没有使队伍垮掉,他们革命意志最坚决,在物资缺乏的年代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中有一段对1936年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的详细描述。

简单的饮食、刻苦认真的训练、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年轻的战士们忙碌着,也蓬勃着。简陋的窑洞里他们挑灯夜读,眼里一定有着闪闪发光的星星。那一定是对知识的渴求、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助者天助之,革命最后的成功必将属于能扛到最后的人。

83年后的当下,我们作为在时代的激流中成长的青年一代,也正奔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灿烂征途中。回望历史的红色印记,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有志实现“中国梦”的人们,也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砥砺前行。(记者 齐卉 王婕妤)

(原文发布时间:2019年8月7日)

新媒体团队出品

指导老师:耿凯

朗 读:孔涛赵珊熠

剪 辑:孔涛

排 版:赵泽鹏

责任编辑:宁世伟 罗雨曼

来 源:学习强国

新浪微博:@河北地质大学

欢迎投稿至河小地微信:GEO_Media

加入我们&投稿 添加QQ群:540601379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