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出手!5天超万亿,什么信号?

MBAChina
2023-02-02 15:59 浏览量: 3980

央行2月1日进行1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47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920亿元。

据统计,央行节后已经连续五日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1月28日-2月1日分别投放逆回购2220、1280、1730、4710和1550亿元,共计释放11490亿元的流动性,但由于在此期间亦有15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仍然净回笼3710亿元。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14时45分,判断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2.0392%,较春节前出现明显回落,目前仅略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短期政策利率,央行通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使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等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并向其他市场利率传导。

“净投放与净回笼是一体两面。央行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做好做细流动性跨周期调节,实现了节前流动性不紧、节后流动性不松、保持市场预期稳定、促进货币市场利率以逆回购利率为中枢合理平稳运行的政策意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

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需要重点关注市场利率变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综合近两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整体实现资金净回笼,但央行实施可观规模逆回购操作,一方面是为了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避免利率大幅波动;另一方面是要释放央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清晰信号。从市场利率看,近期市场利率有波动,但整体围绕政策利率附近运行,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预期平稳。

“央行在节后资金大量回流银行体系,特别是2月1日银行月末考核时点已过的情形之下,仍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遏制短端资金利率上行势头,稳定市场信心,防范此前市场利率骤然走高导致理财产品大规模赎回等现象重演,给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不必要的扰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称。

他指出,受春节消费旺盛、1月PMI指数大幅回升至扩张区间影响,开年经济修复力度超出此前市场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期短端市场利率居高难下,甚至2月1日资金面也未现月初时点的例行缓和,其中隔夜利率高位上行,7天期利率有所下行,但仍略高于短期政策利率水平。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个、12.8个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标均回升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在王青看来,从宏观背景上看,一季度处于经济回稳向上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方式,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偏于充裕水平,引导市场利率中枢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这样能够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为推动经济回升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预计,若短期内资金面仍未有明显缓解态势,不排除接下来几个交易日央行继续实施大规模公开市场投放的可能。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节后上海、江苏等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好转的政策措施或行动方案出台并快速落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天气转暖与疫情进入尾声推升消费恢复预期,2月经济运行将可能处于逐步改善但仍需政策持续支持的状态。在此情况下,2月央行有望继续维持一定的货币净投放量,保持DR007等短期利率略低于逆回购利率,使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宽裕的状态;弥补政府发债、税收缴款等可能形成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各部门加快修复的资金需求;继续保持宽货币,加快信心修复,保持中长期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推动宽信用助力需求扩张。

庞溟预计,近期央行将持续保持一定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逐步回收节前投放的流动性,同时适时适度注入流动性,避免逆回购大规模到期对市场带来短期扰动,以保证资金面平稳和流动性合理充裕。虽然2月有可能在政府债缴款、缴税高峰等部分时点暂时出现资金面略紧的情况,但总体上看资金面松紧得宜、稳健中性的状况不会发生转变,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保持整体下行趋势。

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2月作为一季度里“承上启下”的月份,往往是政策观察窗口期,在此期间,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多种货币工具配合维稳流动性,维持宽而有度的格局。

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谭逸鸣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退出宽松转向的前提,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又考虑到各部门间政策需要配合及统筹兼顾,央行或继续“按兵不动”,2月降准降息的必要性也不强,当前总量政策的使用力度及节奏也趋于谨慎。

在他看来,当下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使用或是占优解,预计在总量宽而有度的格局下,结构性货币工具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降成本、宽信用。

2022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而上一年度的提法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精准解决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结构性难题。

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具体来看,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