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卓越 | 刘东亮:对不耐心说"NO"!

中国民航大学
2022-11-24 17:53 浏览量: 2582

《后汉纪·灵帝纪上》中有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民航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东亮,远观如学生一般年轻赤诚又活力四射,但实际上他已身为人师近十载。

十年来,他一直以一颗谦虚的心去学习,尤其是在熟悉的领域、自己驾轻就熟的业务范畴,一定要“对不耐心说No!”,他用耐心求学、爱生、育人

“灌满水”的经师之学

所有的老师都曾经是一个学生,教书育人也要“学着教,学着育”。刘东亮初次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踏入中国民航大学的校门要追溯到2013年。作为一名民航系统的英语教师,民航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必修课。不过,民航英语和大学英语有所区别,对于专业背景知识的积累要求很高。他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了解行业、走进专业的不易。

他说:“民航英语的学习时间很长。在于丽君前院长的引荐下,外国语学院张艳玲教授成为了我的第一位师傅,跟随她以及甄陆副教授学习《飞机与飞行》《空中交通服务》等课程,紧接着跟学了中欧学院的十几门专业基础课程。”但他认为:“这只能算是入门了。”

2014至2015年,他攻读了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学位,成为了一名拥有英语和工商管理双学士、英语口译和空中交通管理双硕士学位的高校英语老师,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弄懂民航英语。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不敢说自己的壶里有水。但既然要往外倒,就只能夜以继日地往里灌。经过一次次地学习和讲授,感觉到自己越懂越多。

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任务艰巨,两业融合日益密切,时代背景和行业需求都对高校英语教学与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刘东亮给出的答案是: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他用慢功磨砺金课,用激情点燃教学,也为自己赢得了掌声。学生能深切感受到课堂上的他博闻专业,课下的他笃学拼搏。

“30分钟”的爱生之学

“爱生之心”他始终铭记于心。这还要从中欧学院新生校内选拔考试说起,按照惯例,每组学生参加英语口试的学生要用英语与主考教师交流30分钟。但有些学生来自教育体系并不完备的地区,没有经历过系统全面的英语输出训练,不少人只能讲上一两分钟,剩下的时间只能尴尬在座位上。

“学生半天蹦不出来半句话,坐着干着急,当时就觉得效率很低,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他提起一开始做面试官的时候,也有过急躁的情绪,本位地觉得每一位考生就应该做了充足的准备来面试,不然就是耽误时间、浪费资源。但是同样是面试官的外语学院丁爱云副教授在面试间隙,用很温柔的语气跟他说:“东亮啊,你要知道,有些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练习过听力与口语。他们很有可能是第一次离乡背井独自来求学,他们已经很棒了。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他们虽然可能只能说上一两分钟,但你要跟他放松下来,主动引导他们说下去,直到说满30分钟再打分。我们不要怕浪费时间,要让学生能充分将潜力展现出来。”

30分钟可能在人生长河中就是不足提起的片刻须臾,但是对于一个参加面试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关键点。

在前辈的教会和榜样的影响之下,他认识到那一瞬间的急躁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每时每刻都要谨记‘耐心’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他默默在心中几下这句话,并付诸于行动。

他不再急躁,他愿意用半天时间劝导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和国际语言测试;他可以与学生聊到半夜只为提供一个更好的推文写作灵感;他能够一篇作文改上6小时,也与刘成盼老师一起6年打磨一部全英文教材(《英语技术写作教程》)。他说要想让学生真的学到,就要真的花时间!

他就是这样一个较真又认真、专业且负责、严格又爱生的人。上过他课程的学生都知道,他的课程学一送三,学了知识,还送故事、时事和满满的正能量。没想到,这样一个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最后无心插柳,在2018年立项成为学校首批思政示范建设课程之一,去年又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虽然课程建设过程中耗费大量精力(数倍于从前),但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看到老师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学生们也会因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他设想的那样,学生们给了他很好的反馈,他自信地说:“我们课程组设计了很多语言任务,作业也不少,学生们不仅没有反感,反而更加投入的去完成。我们课程组成员在过去三年学生们的打分中一直名列前茅。”

放下姿态的育人之学

他不仅仅向前辈和同事们学习,也向他的学生们学习。他说:“学生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我遇到非常多求知上进的学生,他们好学拼搏、严谨认真。有的学生可以花上几天时间去完成我布置的一项15分钟的口头汇报,每一次让能补上我知识中的某块空白;有的学生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我推荐的竞赛和考试,每一次都刷新我院的历史成绩;有的人会花上数年时间坚持实践我说的每天15分钟学习法,每一个都让我激情满怀,充满干劲。正是学生的回馈,让我们不断燃烧对教育的追求和热爱。”

他与学生们是师生,是朋友,也是成长的伙伴。倘若于午休时间走进他的办公室,你会看到他不是在给学生听写、就是在与学生讨论小组作业或者跟学生社团的干部聊一聊活动和竞赛。他和学生们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成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谈及如何在高校本职工作中践行劳模精神时,他提出:“做教育的大先生,做教学的大工匠,做研究的大学者。”十载教学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他总是保持耐心:虚心求学、用心爱生、细心育人。学生、同事无不对他的热情阳光的态度“说Yes”,因为他一直“对不耐心说No!”

融媒体中心

学生通讯员| 王硕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耿邢芸

责编 | 刘洋

审校 | 栗鸿琨 李利滨 陈红叶

监制 | 朱瑞新

素材来源 | 融媒体中心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