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七号成功升空!盘点“太空快递”背后的高校力量!

MBAChina
2024-01-22 09:49 浏览量: 1667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1月18日1时46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七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天舟七号是我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的第二艘货运飞船,装载了支持航天员3人280天的生活物资、平台设备、推进剂和科学载荷,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此次入轨对接完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度的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并为中国空间站的运营提供了更加稳定的保障。

从地到天3小时到货,宇宙最强“快递小哥”天舟七号背后,高校作为输送航天人才队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重要阵地,助力着中国筑梦苍穹的征程。一些高校的“科研包裹”也搭乘着飞船“一飞升空”,并将反过来促进国家航空事业发展。本文汇总了各高校发布的公开信息,一起来看看成功抵达太空的高校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技术成功助力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材料学院与航天院所合作攻关,突破耐磨动密封陶瓷涂层与关键制备装备、离子注入与沉积表面强化、铜钢电子束焊接技术、国产星载计算机核心器件复杂环境下的全生命周期寿命预测技术以及整体五通件等5项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于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和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助力飞船成功发射、对接以及在轨稳定运行。

机电学院姜洪源教授团队研制的金属橡胶阻尼环,助力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组合体成功发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机械系团队研发“机器工匠”助力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舱体制造。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舱体长度超过6m、最大直径超过3m,其高效高质量加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清华大学机械系刘辛军教授团队从自然界生命体作业方式寻找灵感,受长颈象鼻虫筑茧、啄木鸟啄木、手工艺师雕刻作品等“移动定位、局部精细化作业”的普遍现象受到启发,率先提出了“大范围定位+局部五轴精雕细刻”的生命体行为仿生作业模式,可实现工件保持不动、加工设备移动作业的原位加工。进一步,应用并联机构学原理,发明了一种兼具轻量化和高效高精性能的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而借鉴类似于人手的功能,把这个可实现五轴运动的并联机构作为机械手,创新性的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它由可大范围移动的AGV、并联结构的高刚度两自由度机械臂和五自由度并联机构模块三部分构成。由于这种移动式机器人的末端是一个可实现精细化作业的机械手,它能够完成像一名工匠一样作业的加工任务,因此这种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也被称为“机器工匠”。

“机器工匠”用于构件的精雕细刻

这种“机器工匠”的发明和研制,解决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舱体和舱段的原位高效高质量制造难题,在提升航天产品自主制造能力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可推广应用到盾构、燃气轮机、航空等领域。

浙江大学

在本次“送货”过程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路阳教授和同事王金福教授、吴梦瑞研究员带领的空间生物学项目组的干细胞实验单元,由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

余路阳教授表示,项目组将与航天员一起,研究空间微重力对人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此前,浙大团队在对搭载实践十号卫星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以及搭载天舟五号进入空间站相关实验样本的研究中发现,空间微重力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没有向正常的成骨细胞分化,而是向呈脂肪样的细胞分化。这个过程与骨质疏松相似,将对航天员太空生活和健康保障以及地面骨质疏松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而在本阶段新的样本进行在轨实验后,项目组期待对空间微重力下细胞基因谱和表观遗传特征的改变进一步开展系统性和探知性研究。通过针对分子靶点的小分子药物和中药组分筛选,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而实实在在解决人类在地球上的健康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

此次发射任务中,由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商澎教授团队承担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随本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随后将转移至中国载人空间站“问天舱”开展在轨实验研究。

近二十年,西北工业大学“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一直致力于空间失重环境下骨质流失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本次商澎教授负责的“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团队”将继续在空间站上围绕长期失重对航天员健康影响的基础与防护问题,开展失重环境下骨骼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商澎教授介绍:“本次承担的任务是开展空间微重力对骨组织细胞作用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通过实验在轨获取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数据,并对采样返回地面后的骨组织细胞功能进行检测分析,探索骨组织细胞对空间微重力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空间骨质流失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据悉,本次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将为空间失重性骨质流失的防护,以及地面广大人群的骨质疏松防治措施研究提供理论实验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张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研的科研项目研制载荷成功第三次进驻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开展空间微生物学研究,此次载荷共包括4块空间微生物检测芯片和2块高通量空间微生物培养芯片,计划1月19日起将在航天员协助下开展在轨实验。该科研项目将重点研究空间微生物在轨快速精准检测技术和空间微生物代谢腐蚀机制。此次科研任务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刘伟杰教授团队开展空间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科研成果有望为我国空间站微生物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张莹课题组长期从事空间微生物生态和生理代谢等空间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载人航天领域项目支持下,分析了中国空间站地面研制期间的总装测试环境、发射场环境、模拟实验环境等的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为构建空间站研制期间的地面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保障了空间站发射前舱内微生物满足医学指标要求。在空间站在轨飞行期间,全面分析了空间站早期在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演替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空间站微生物污染防控策略。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刘伟杰教授团队构建的生物被膜菌株,搭载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培养芯片载荷,进驻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开展空间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据了解,刘伟杰教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微生物形成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和防控策略研究。本次项目的科研成果有望为我国空间站微生物生物被膜的防控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并计划将于2024年1月20号起在航天员协助下开展在轨实验。待返回地面后,江苏师范大学将全力支持开展后续空间生物被膜科学研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江苏师范大学力量。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由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牵头研制的南京号暨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星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这是全国职业院校发射的第一颗科普卫星,是南机电师生叩问苍穹的第一步,也是南机电师生赓续航天精神的创新实践。

此前学校卫星团队到北京、长春、文昌等地学习卫星结构、热控、电子学、遥测、能源系统、载荷等方面的知识,累计59人次、2662课时。“南京号”采用6U立方星设计,装载“我们的声音上太空”音视频存储播发载荷、天文相机载荷、光通信载荷,具备主动变轨和离轨能力。这颗卫星既可以播放、上传和下载音频,也可以拍摄图片和视频,对地观测分辨率达到3.5米,还可以引导地面上的学生们开展光通信验证科学实验。

此次“天舟”顺利飞驰于茫茫太空,奔赴星河,标志着中国航天正迈向下一个新征程。相信在高校及高校科研人员们不断把国之重任扛鼎在肩、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不再遥远,中国也将坚定不移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本文信息搜集自目前各学校官方发布的公开信息,为不完全整理,你还知道哪些高校助力天舟七号升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编辑:朱晨赫

(本文转载自软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