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张玉臣:发展未来产业集群 浦东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10-27 09:30 浏览量: 3126

10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上海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会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打造五个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其中未来健康产业涵盖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领域。方案也提出在浦东等区域提升张江研发加上海制造承载能力,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

近日,我院创新与战略系(筹)教授张玉臣与上海司羿智能创始人、总经理尹刚刚共同接受东方财经·浦东《632观察》栏目访谈,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围绕浦东新区如何依靠自身优势发展引领作用,立法促进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等发表观点。以下为访谈视频及内容节选。

视频来源:东方财经·浦东《632观察》栏目 2022-10-18

Q1

什么叫做未来产业呢?

张玉臣:未来产业是指,未来20年能够推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关键产业。共性特征共有如下四个:第一,是对科技,特别是对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高依赖性;第二,能够创造或激发新的需求;第三,会拓展人们的认知以及生存空间;第四,会激发人们不断地持续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Q2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在哪些应用领域值得大家期待?

张玉臣:我认为在医疗领域值得期待,我们对它的分类产业是未来健康。脑机接口实际上是把人脑和机器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体现在多装置的共同连接,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先提取脑的信息,然后用脑的信息去指挥机器。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去辅助康复、制作假肢,例如对于盲人而言,我们通过捕捉外在的光信息,利用盲人脑中的视觉信息通路, 可以给盲人创造出见光看物的感觉。所以我觉得第一领域是医疗。

Q3

这次行动方案中,几大未来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都有浦东,在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方面,更是直接就提到了要提升张江研发加上上海制造的承载能力,那您觉得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浦东在这个方案当中又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张玉臣:刚才谈到,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原始创新,而这种复杂的未来产业的原始创新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高度的人才密集。原创的科学走到今天,要想能做原创向新,一定是非常丰富密集的高水平人才的集合体才能完成,不可能依靠个人。而这样的集合体,就全世界而言,也不可能有很多,必须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我认为浦东是具备这样的条件的,而我们要想让它真正完成创新,必须强调浦东的作用。因为只有创新出来了,后边的产业才靠谱。

第二个就是综合生态。浦东是全国重要的科学中心,不仅仅是我们赋予它的一个称谓,也不仅仅是聚集了一些科学家队伍,我们围绕着浦东科学中心建立起来了优质且庞大的生态系统,所以我觉得是因为浦东这样的条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比较难具备的,是少有具有核心作用的这样的区域。我们必须强调它,而且它必须发挥引领作用。

Q4

这次方案当中特别提到”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涉及的面非常广,您觉得我们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的话,各自的主体要发挥什么样各自的作用?

张玉臣:我们一般谈集群,理论上有一个模型叫钻石模型,一个产业要想形成好的模型,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都要具备,这里边就涉及几个主体:第一个是有竞争力的企业;第二是有需求主体,比如需要有愿意使用脑机接口的医院;第三是要有富集的生产要素供给,比如人才要素;第四个是具备基础设施和产业链。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政府,政府起到推动作用,给创业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基础设施,给生产要素的富集创造条件;第二个因素是机会,主要指某些区域因势利导,如通过政府推动或引导产业布局,使各种资源或要素向特定优势区域集聚,使其中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进而形成产业聚集带,并努力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标准迈进。企业冲锋陷阵,政府保驾护航,”产业集群“就发展起来了。

Q5

浦东肩负了引领区的重任,同时也被赋予了浦东新区的立法权,浦东新区法规可以提供哪些助力呢?您又有哪些期待?

张玉臣:第一个是要鼓励创设条件。因为未来产业这些颠覆性技术很多是涉及两方面:第一是涉及认知,人们能不能接受;第二是涉及伦理,涉及社会的这样的长期的习惯。例如脑机接口,使用中是需要立法保护,如果不保护的话,第一是容易乱用出现问题;第二是对于过于保守的人可能会担心违法不敢用,所以一定要立法规范,告诉大家在适度的范围内使用,只要是非恶意的、探索性的,我们要进行鼓励。

第二个是约束管理。因为只要放开口子、打开闸门,一定会有一大批好的创新企业、创业企业与创业者愿意做,也一定有人混杂在其中。我们一定要有识别,要给予约束。当走到一定的程度,当成为共性问题时,我们就要把它上升为法律。

所以呢,新产业容易出现新问题,既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也需要相应地约束生长。

教 授 简 介

张 玉 臣

同济经管创新与战略系(筹)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科技创新及创业管理、企业组织创新与变革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