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10-01 10:24 浏览量: 2508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助推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圆桌论坛

编者按

2022浦江创新论坛之第三届世界技术经理人峰会(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专场)于2022年8月2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专家们围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和方法路径展开了热烈探讨,经主办方汇总整理,本刊撷取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主持人

杨文硕,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副主任

嘉宾

徐勤,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主任兼MBA/EMBA中心主任

王正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副院长

孟添,上海大学管理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MBA中心主任

邹叔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

杨文硕: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国特别是上海都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催生了对技术转移人才的更大需求。受国家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的拉动,高校自主创新的驱动,新一代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构在上海应运而生了,在教育界和产业界赢得初步影响力。首先请徐勤主任介绍同济大学首届技术转移方向MBA/MPA项目的建设思路和方法、举措

徐勤:

同济大学MBA/MPA技术转移方向项目源于2020年11月上海市科委和同济大学签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属于全国首批、上海首家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项目,由学院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实施。项目培养理念遵循了学院“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学期以技术转移模块的四门课程为主,配以各种专业讲座、活动和论坛等。第二学期主要推进实训环节,培养实操能力。我们将首届15位学员分成三个小组,在实训导师的带教下,分别进入到技术的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三家不同类型的实训单位,为案主做了为期半年的诊断和服务。在实训总结汇报中,各组同学不仅拿出了非常接地气的商业计划书,还对瓶颈问题提出了独到解决方案,促成了多项真实交易落地的技术合同,得到案主充分肯定。记得在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进行实训小结的时候,实验室主任蔡教授邀请同学实训后开展长期合作,并表示以前他认为管理不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只有掌握硬技术才是实打实的,但是经过半年来与同学们的深度合作,他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产品及企业自身如何加快赢得市场主动权,经营管理人才团队的深度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首届联合培养模式是卓有成效的。

杨文硕:

在技术成果研发任务完成以后,“人与自然”的矛盾告一段落,但人与经济的矛盾、人与产业的矛盾可能才刚刚开始,技术创新至少还有一半路程在市场经济领域,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加盟。请王正寰院长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的首席技术官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做法和进展

王正寰:

与同济大学相比,华东师范大学应该是后来者,我们正在努力赶上大部队的步伐。我们的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比较年轻,在校长的大力推动下,整合全校力量在2020年组建完成了开展科研和教学的实体学院。学院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人和技术的协同转化,实现科技的经济社会价值。我们强调的不仅仅是科技的商业价值,而且更加关注社会价值。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把技术成果做得非常好,可是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经常出问题,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不足是根本性问题。我们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在于,如何让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相融合,如何使科技和商业相整合,这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首席技术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以及未来的科技型企业家。我院在已有工商管理各个学位项目基础上,新设置的工程管理硕士新方向,首席技术官CTO方向。我们提出了“4+X”人才培养模式。“4”是必须具备的商业和技术基础,“X”是需要追踪的特定行业前沿。我们实行三导师制,即产业导师、责任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学院第一届招生从今年9月份开始,压力有,动力也有,同济大学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们首席技术官学院将努力迎头赶上。

杨文硕:

首席技术官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有深度、有活力,市场上也存在人才缺口,值得看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上海大学MBA中心形成了全融教育培养模式,请孟主任介绍全融型人才培养与理工类科研团队如何互动,与科技产业界是如何互动的

孟添:

上海大学MBA的全融教育理念分两大板块。一是“全人”教育,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钱伟长老校长的教育思想之一,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二是“融合”教育,“融”是国际与本土的融合,是知识与智慧的融合,还包括产教融合。我们设立了五个产业方向,文创、金融、区块链、智能制造和技术转移,全面积极推进,得到MBA教指委、产业界的高度肯定。产教融合,听上去是产业和教育不断深度融合,其实你要去做的话,落地还是有很多痛点和难点的,不仅是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的问题,在高校整体圈层里面,也要打破专业和专业之间的隔阂,推倒商科与工科之间的“墙”也很重要。我们MBA中心实施全融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输出,我们的定位是“MBA+”的生态平台,我们要运用上海大学综合性优势,特别是工科方面的优势,去整合上海市及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资源,围绕需求协同完成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使命。在技术转移方向,我们就是通过“MBA+”的生态平台来实施。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方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

杨文硕: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样化,既有基于经管学科、商科人才培养路径,也有基于工程学科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路径。今天活动的承办单位是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虽然东部中心并不是一家大学,但是也常年参与技术转移学历和非学历人才的培养,请邹总介绍东部中心参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

邹叔君: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上海市科委领导下开展技术转移生态体系的建设,十多年来积累一些经验。十年来,上海市培养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短期培训为主,包括授证培训和海外课程培训等,培训规模人数不少,留在行业里实际从业的人数却较少。第二个阶段,与同济大学研究探讨,如何把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整合到一起,筹备学历教育项目。第三个阶段是2020年以后,我们与同济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培养MBA/MPA技术转移方向学历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有惊喜发生。过去有人讲,技术经理人必须是“万能人”,除了懂技术和经营,还要懂法律、懂财务、懂谈判,还要有很强的人脉资源。我们想通过更加科学的培养模式,降低技术转移的从业门槛,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经理人。我们培养同济首届15名学生特别注重实践环节,模块设计、项目遴选、导师选聘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让学生习得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实训单位和导师团队引导同学们动手操作真实项目。首届实训成果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效,各组同学利用东部中心平台工具,在实训单位都做成了真实的技术交易案例。我们的探索证明,实践导向型的技术经理人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培训的路径来实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能够开展工作,能够做成项目,能够获得收益,这才是一个新兴职业应有的发展态势。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喜欢上技术转移,让科技服务行业生态越来越好。

杨文硕:

技术经理人的人才模型究竟是什么?徐主任讲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王院长讲是培养T型人才,孟主任讲是全人教育,邹总讲培养实践专才组成通才型团队。经过交流,第一个话题我们达成的共识是技术转移人才离不开在实践中培养,解决技术转移实际问题。虽然我们的培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各家高校和企业的培训都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第二个话题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就业创业前景。请问徐主任,当前同济大学技术转移方向已招生两届,学院引导他们就业创业方面,有什么样的安排或者考虑?

徐勤: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诸多亮点,专业硕士学位项目涉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金融、会计六个专业,每年招生规模在1200人到1300人,体量较大。同学来自于各行各业,选拔生源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到学生第一个本科学历学位的技术背景,在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当中,我们并不只是靠同济经管一己之力,而是发挥同济大学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并延伸到学生的创业和就业。

同济大学是20所高校首批试点的技术转移机构之一,今年同济大学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所以我们和双创学院及同济技术转移中心密切合作,通过各种举措为同学打开专业的社交圈。同济大学具有很强的工科背景,我们的电信、人工智能、环境、新材料、新医学,以及土木和汽车等专业的科技成果亟待转型升级和加快产业化。我们在同济经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我们推动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过渡,通过技术转移实训,我们三个实训小组都促成了真实的技术转移合同,我们有的同学准备加入技术转移经理人从业赛道,事实上这是最好的就业创业成果展示。

杨文硕:

每个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需要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科技转化的多面手人才。王院长,华东师大的首席技术官人才培养是T字型的,您能否在师资、课程、实训、实践、实战的角度上介绍一下跟T字型培养有关的内容?

王正寰:

高校办好一个专业方向,绝对不是某个学院自己的事,要汇集全校的力量和资源,还需要汇集社会的力量。我们学院又被叫做“超级学院”,不是因为自己很超能,而是要突破传统学院的条条框框。我们的T型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一专多能,金字塔式的人才模型,最底层是技术,第二层是高度,最上层是思维。技术、高度和思维缺一不可。之前我提到4+X,4是传统科技型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技能,X是指技术前沿领域。我们正在尝试三导师制,导师所在企业不一定都是非常头部的企业,但一定是我们非常看中的科技企业,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我们和基地企业签约聘任一批产业导师。由于工程管理硕士是管理学科,还设有一个责任导师,责任导师一定是我们管理学科的教授。另外,因为是与高校的基础科研有关的培养,所以也设有一位学术导师,进行学术方面把控。我们的责任导师、学术导师、产业导师,称之为三导师制,这个尝试今年正式开始实施。

杨文硕:

孟主任好,您提出上海大学Global+Local人才培养范式,同学在助力企业创新方面有没有一些代表性案例,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

孟添:

Global and Local是我们MBA培养体系从初创到现在一直坚持的理念。MBA同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要通过进修完成职业转型。我们整个教育环境配备有职业发展中心、创业激励辅导中心以及由专业机构共建的几个中心为他们提供支撑。我举两个小例子,有一位女同学原本是计算机背景,毕业之后从事医美行业,进入到我们中心学习,她参与的企业诊断项目是服务一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实训完成后她的表现得到董事长认可,并被推荐进入一家德国工业4.0咨询公司,得以成功实现职业转型。我们有一位男同学,他之前从事的是广告行业工作,经过MBA阶段的培养,进入区块链溯源的数字农业技术创业,他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功来之不易,转型就业创业其实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教育机构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撑。

杨文硕: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表现突出,是历练技术转移人才难得的平台,每年培养培训的非学历、学历人才有1000名左右。邹总,我们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何种资源和机制来帮助这些学历和非学历同学在平台上成长?

邹叔君:

业内专家经常会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中一条是没有专业人才服务。只有人才多了,这个行业才能往前发展推进。至于我们平台支撑的人才培养,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前两天刚刚发布的“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很重要的理念是“人人都是技术经理人”,学员作为技术经理人,开展工作需要用到的各个环节、工具、资源和链接,这个平台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第二,我们大量服务机构是需要人才的,我们希望发起定向培养,学校与服务机构联手,毕业后到服务机构工作,这样的学以致用是很好的模式。第三,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必须是终身学习的过程,我们着力打造在线培养平台,我们希望和大学在不同方向和特色产业方面合作,比如说不断给广大技术经理人推出从业知识产品,成为支撑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的平台。东部中心这个平台,有高校合作伙伴,有各种实践基地和产业合作伙伴,可以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市场。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未来全国有几十万技术经理人专门从事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不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会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都会有较大提升。

杨文硕:

感谢高校各位嘉宾的分享。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是市场之需,国家之需和时代之需。虽然我们各培养单位的思路不同,但是大家总的发展战略一致,都是面向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将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学生来源和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去向。在明年,希望我们培养单位能够向社会和国家交出更优秀的答卷,诞生更多的明星项目、明星团队和明星学生,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

稿源: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

转载自:“上海管理科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