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商学院教育必须向商业化发展

MBAChina
2012-07-10 17:24 浏览量: 1489

 

    2012年7月8日,由京津地区多家商学院院长提议,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与倡导和发起,并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蓝朗集团承办的“2012 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FBSFBTR )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5所著名院校的商学院院长共同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商学院教育发展及变革,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如何做好MBA、EMBA项目等议题。MBAChina网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媒体支持,对与会院校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文彬访谈实录:


 


 
 

    MBAChina网:王院长您好,商学院教育逐步趋于市场化,您认为国内商学院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王文彬:商学院教育确实是逐步走向市场化,而且这是趋势,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随着咱们中国对外经济的逐步开放,竞争一方面是来自国内各个学院的竞争,另外一个来自国际,国际上好的商学院在中国都有据点,这个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必须要走向商业化。


    但是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大学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就是跟国外的大学比较起来,这距离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比较老的,行业特点的学院,特别是我们高端教育还是围绕我们原来的行业市场,比如说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那就是围绕钢铁行业打开的,我觉得这个确实是可以,现在靠我们校的优势还能搞出一部分生源来,但是这不是可持续的,我们必须要走商业化的发展。


    但是我发现商业化的发展问题很大,第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自己的感觉,确实是我们人才的问题,就是师资的问题,特别是国内的商学院,可能这也是其他学院都有的特点,我们的商学院一多半都是自己学,就是近亲培养起来,就是他的博士生跟着导师读完,觉得挺好,导师把他留下来了,就是原来我们的院长,因为我到北师大的时间不长,大概是去年刚过去的,他们手下都有那么一小帮,若干个博士生导师,现在他的学生都已经是教授了,教授下面又有导师了,就是这么下来的,这么下来可能是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我觉得坏处特别大,它基本上还是就是他原来的那么一条思路下来的,你别谈国际化,就是国内化都难打开,就是跟其他学院去竞争去。国外的大学基本上自己留校的学生很少,全是公开招聘。


    我们也是,从名义上也都是公开招聘,打广告,但是还都用一些自己的学生。但国内一些其他的大学,像人大、像外经贸,他们有的走的步子太大了,一律就是海归,国内的都不要,我觉得这个走的有点极端了。咱们国内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也确实有好的,我的想法就是应该尽可能扩大从外校或者从国外回来的学生的比例,老师的比例,使我们老师的层次多样化,这也为我们以后走国际化,还是走国内化都能打开一个出路,别都是我们近亲培养的,结果思路都是完全一样,我觉得这是它的一个弊端。


    再一个就是我自己感觉,根据商学院的办学思路,这个办学思路到底应该从哪方面办?商学院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现在来讲,觉得我们培养的确定应该带有国际化,国际视野的人才,我们现在也是在搞商学院的认证,商学院认证里面第一条我记得写的是学员的使命,我们就加了一句就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现在的市场绝对不是封闭的中国市场,咱们企业要走出去,国外企业的要走进来,你培养的人才要真从高端人才来讲,真的培养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我们北京科技大学更名为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所以我们的赞助方广东的东凌集团就是一个民营集团,但它现在干的特别好,它的国际化也干的特别好,它做的是大豆的深加工,材料都是从国外进来的,然后它做的汽车轮毂生产,主要是为欧美市场提供的,就是说它已经完全国际化,咱们企业在某一部分已经走到我们商学院的前面了。所以我们必须沿着这个路子开拓下去,当时我说了我们从人才上,从观念上,从做法上全方面采取工作。所以国际认证是现在我们目前做的一个方面,走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MBAChina网:谢谢王院长。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