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李江帆教授:在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19-08-20 17:33 浏览量: 2106

MPAcc中国网讯】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提升党员师生的党性修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我院组织38讲师生于7月13日至18日赴陕西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为期6天的“学习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在培训班学习结束后,我们采访了参加本次培训班的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李江帆教授,请他分享了活动感受和体会。以下为本次采访的详细记录。

记者:您报名参加本次延安红色主题培训班有什么期待?

李教授:

早在我的大学时代,延安就是我向往的革命圣地。1973-1976年,当时我在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历史系学习了中共党史,了解了延安的很多地方如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中共党史上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延安。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城;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写作《论持久战》、两论《矛盾论》与《实践论》、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及《反对党八股》;毛主席在窑洞前石凳上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笑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窑洞和白求恩大夫深谈数小时;还有南泥湾大生产、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共七大等,这些历史我都耳熟能详。抗战时期,全国很多进步青年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我在大学工作四十年来,天南海北走了不少地方,也去过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访问革命圣地延安。今年当我得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组织延安红色主题培训班,就很高兴地报名参加了。

报名参加本次延安红色主题培训班,我有三点期待:一是看看我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是怎样的,它与书上写的、人们口口相传的,以及大量影视节目所展现的有什么相同点和相异点;二是作为曾经的政史系大学生,想要考证革命先辈在延安开创革命事业的一些历史细节;三是从延安的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中学习、获取精神力量。

7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经长途跋涉到达延安城,当我望到窗外的延安的地标宝塔时,非常激动。在杨家岭安顿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去宝塔山参观,并在山脚下拍下了人生第一张和宝塔山的合影。宝塔山美丽的夜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拍摄的照片发到培训班群中,与大家分享我初到延安的喜悦。

李江帆教授拍摄的宝塔山夜景

记者:本次活动的哪个环节最触动您?

李教授:

我大学读政史系,系统学习过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硕士和博士阶段专攻政治经济学,在大学任教的40年里,先后讲授过哲学、党史、政治经济学课程,后长期从事第三产业研究,指导服务管理与第三产业经济研究方向硕士和博士。因此,培训班讲授的很多课程我都很熟悉,这次学习让我大有收获,特别是现场体验、学习的环节,让我获益良多,也实现了此行前的三点期待,感到不虚此行。

有一些环节深深地触动了我。一是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凤凰山、王家坪等革命旧址,令我大开眼界,通过现场体验和学习,更真切地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终于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是如何打败蒋介石的飞机加大炮。以前,我对延安的革命历史只有时间概念上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在空间概念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真切的理解。二是通过参观和考证,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革命先辈在延安开创革命事业的历史细节,增长了知识。

延安之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那里的窑洞。以前我们只知道中央领导人在延安住窑洞,一直以为窑洞就是在黄土中挖出的洞。直到我们来到杨家岭石窑宾馆,才了解到窑洞的真正原理,它简朴的外貌下,却有着极为深邃的内涵。窑洞分为三种:土窑、砖窑和石窑,王家坪毛泽东故居就是其中一种石窑。在我的理解中,窑洞因有厚土盖顶,墙体较厚,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保温性较好,因此有冬暖夏凉的特性,这也体现着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聪明智慧。

李江帆教授在延安杨家岭石窑宾馆

记者:我们看到您经常主动为其他学员拍照,有时候需要长时间半蹲,大家都觉得您很辛苦,不知道您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李教授:

对我来说,在培训班为大家拍照是件很平常的事,这不算什么,为人民服务嘛。有人说,喜欢摄影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用相机记录生活的精彩。对此我很认同,也一直坚持摄影。我读中学时,班主任教我“逢会必记”,因此我很喜欢记笔记,也留下了很多丰富的资料,现在我只是换了一种方法,用照片记录生活。我和我的学生们自2000年以来参加的各种活动,大都有数码照片记录。前几年我的学生为我庆祝从教40周年,我制作了一个“李江帆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PPT,在聚会时播放,里面有师生聚会、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同学们通过照片看到自己稚嫩的样子,想到这些年的成长进步,感慨万千。

这次来向往已久的延安学习,我开始只打算用手机来拍照,考虑再三觉得机会难得,于是决定带上摄影背囊,尽管有些重,但可以更好地留下图像记录。在参观点,尽管人头涌动,我还是设法拍摄了很多照片,包括革命旧址示意图、重要景点,还有大合照、课堂听课特写等。现在由于有手机摄影功能,全民都可以做摄影家,加上网络发达,照片可以传遍天南海北,很高兴可以将自己拍摄的照片与更多的人分享。

培训班一行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旧址合照

记者: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学习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您是如何理解延安精神的?延安精神对您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

李教授:

我理解的延安精神,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南泥湾大生产),三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如中共在延安纠正了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可以说,我是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成长的。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中宏网》转发了一篇通讯报道:《从知青到教授 岁月如歌曲曲新——记第三产业经济学创始人李江帆教授》,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的求学、科研与教学,介绍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的延安精神对我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对我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李江帆教授1973年在都斛公社园美大队劳作

在我人生道路上出现过数次难得的机遇:下乡插队时,我获得以知青身份读高中的机会,打下了日后考大学的知识基础;在大学工农兵学员的选拔恢复了全面统考的时机下,被推荐读大学,因而有资格在考试中展示自己的实力;恰好当时我被评为台山县先进知青的事迹在县展览馆开始展出,加上考场上的成功,使我得以顺利通过工农兵学员的选拔。如果没有这些机遇,我似乎无法跨越命运为我设下的种种阻碍。然而,在这些机遇背后,是我的努力。无论身处何方,我没有停下追求目标的步伐。当机遇来临之时,我早已做好了准备。回顾往事,是为人民服务、发愤图强、努力奋斗的延安精神指引着我成长。

记者: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延安精神对您从事教学和科研,以及获得令人瞩目的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的影响吗?

李教授:

回顾往事,我的第三产业研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进展,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这正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所以可以说,延安精神对我的科研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李江帆教授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

(右起:薛暮桥、马洪、陈岱孙、刘国光、孙尚清、张卓元、李江帆,1991.6北京)

回顾我研究第三产业经济学的过程,我体会到,想要成功进行科研,一是要选好方向,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不断创新,使研究不断上新台阶。二是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标准,绝不能跟“风”跑。三是要以辩证、发展的观点而不是僵化的态度对待前人提出的理论原则。四是要以优势兵力长期攻关,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对稳定的时间,才能攻克重大的科研难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没有希望的。只有像范文澜先生提倡的那样,“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才能以有限的精力攻下广袤科学园地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一领域。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前人提出的理论原则,坚持不懈地开拓创新,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

记者:您对本次活动有什么评价和建议?

李教授:

这次活动总的来说办得很好,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建议:

(1)配合现场教学,组织学员观看有代表性的红色影视节目,如与延安相关的红军长征、延安大生产等影视节目。

(2)参观地点的选择可以进一步优化,如南泥湾暂时没有可参观的革命旧址,建议可以精简参观流程。

来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红色主题培训班

撰稿:吴榕华 林丽珠

编审:李江帆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周晶

审核发布:谢曼华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