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刊】华南理工大学胸怀“国之大者” 乃为经师人师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2023-02-21 19:40 浏览量: 4572

癸卯伊始,万象更新,不忘来路,勇拓新路。春季学期开始之际,新华社客户端、《瞭望》杂志客户端先后刊发了华工校庆专刊《百年恰风华》中的系列文章。学校官微将从即日起陆续转发,以激励全体华工人不忘初心,奋进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创更大荣光。今日转发第五篇——《胸怀“国之大者” 乃为经师人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如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抓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项基础工作,人才引育“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不断构建,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加速形成,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情怀

国之大者,播火传薪

1918年1月,甲工教师杨匏安作为“播火者”登上了历史舞台。

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杨匏安和李大钊并称“南杨北李”。他用马克思主义的明灯照亮了甲工学子的救国之心、前行之路。

在那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杨匏安和阮啸仙、刘尔崧、张善铭、周其鉴、周文雍等一众甲工学子一起,高擎思想的火炬,追寻信仰的光芒,以奋勇之姿投身于革命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公忠不可忘!”派赴南洋期间,他念兹在兹。

“相期一节全!”慷慨就义之际,他初心不忘。

华园先贤解“国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心怀理想,忠诚使命,以让红色基因的“大情怀”成为华园最深沉的底色,让兴国报国理想在华园一代代薪火相传。

“张进同志作为学校党委一把手,始终没脱离过原学校并且为师生员工所服膺,即令在去世多年后仍旧被人们所长久地称道与怀念。”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如是评价。

张进是华南工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在教育上具有远见卓识和超前的思想。他作为华工组建初期整个领导班子的主心骨,为华工的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与全部心血。他实事求是,敢于用人,重视科学研究和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鼓励年轻人敢于解放思想,建立起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使得学校在1960年就跻身于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列,实现了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谢谢!我是中国人。中国确实贫穷,可它是我的祖国。”1945年,在美国考察的罗明燏受到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招徕,但罗明燏毅然拒绝。无论是在积贫积弱的故国,还是繁华发达的他乡,他的拳拳赤子心都不曾改变。1952年,华南工学院组建,罗明燏担任首任院长,率领大批具有世界名校背景的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共同为这所年轻的学校注入蓬勃力量。

“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罗明燏非常喜欢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华南工学院组建初期张进等名师先贤的真实写照。他们像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辉煌了过往,照耀着前方。

当历史的时针拨到20世纪90年代,又一位重量级学者漂洋过海,从美国归来接下了前辈传递的火炬。他就是让中国光电材料研究领跑世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

为何选择华南理工?1997年,华南理工大学乘“211工程”建设之东风,重点发展新兴学科领域。时任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的曹镛,收到了华南理工的加盟邀请。起初他并没抱太大希望,因为他所从事的研究极度“烧钱”,但他依然仔细写了一张需要购置的器材设备清单。让曹镛出乎意料的是,他再次接到华南理工邀请时,学校已为他准备了600万元启动资金。

华南理工的务实与高效最终打动了曹镛。经过13年的努力,曹镛牵头建成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3项首席单位973项目以及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带领的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新时代,华南理工大学更是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筑巢引凤成为全校共识。学校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立足“学科+平台”实现精准引才,形成“人才+特区”实现高效用才,提供“待遇+服务”实现环境留才。同时,学校开辟高效决策“绿色通道”引进高端人才,近五年来已引进院士、海外知名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32人。2019年开始,学校实行教师聘用“一院一策”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预聘-长聘”制度,推动人才聘任、晋升、考核、薪酬体系等全链条改革,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与活力。“十二五”以来,学校引才成效显著,院士、国际知名学者、长江杰青等领军人才翻番,国字号青年人才成倍增长,高层次人才占比持续上升,人才队伍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已经从当初曹镛院士独挑大梁,发展到今天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还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合作者在内的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梦之队”。

大境界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愿意为青年的锦绣前程而操劳,我不能离开青年,如果让我离开青年,我会感到生命失去了意义。”这是华南工学院首任教务长冯秉铨教授为人师者的感言,更是他为国育才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为了培育团队,建立一个先进的理工科大学,冯秉铨在自己的学术黄金期,不惜投入大量精力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在华南工学院近30年里,冯秉铨除了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始终没有脱离教学一线。

1956年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带给华南工学院的是又一次系科变动,学校原电讯工程系的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调往成都。为了重建电讯工程系,冯秉铨不仅牵头重建工作,还开设12门专业课,高峰时期每周上课27学时。从前他上课只带一个轻便的讲义夹,后来则常带一个黑色提包,方便放一些必需药品和几块干面包。有一次,他在教学楼突然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学生们看见都很惊慌,他只是缓缓地摆摆手,含一片硝酸甘油,稍事休息又坚持上课去了。

就这样,他一天干几天的工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带领电讯工程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专业,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冯秉铨获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拓展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境界”,冯秉铨的授业老师周培源教授在追忆弟子时,赞其为“士子楷模”,这不啻为对冯秉铨最恰当的写照。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几乎与冯秉铨殚精竭虑重建电讯工程系同期,一位年轻的学生考入华园,在这里得到前辈的传道授业解惑,度过了他的求学生涯并留校任教。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海钱学森图书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广州海心桥、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如今,他已贡献出大批世人耳熟能详的设计作品。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最美奋斗者何镜堂。

“宁可无得,不可无德,学建筑先学做人,”何镜堂常说,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学问。如今虽年过八旬,他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坚持与学生和团队一起学习、工作,将多年积累的人生感悟、设计和科研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青年教师和学生。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何镜堂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及团队。2022年,他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师团队,同样被授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树标杆,立规矩,画底线,华南理工大学紧紧把牢师德师风建设“方向舵”。学校积极打造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12362”工作体系,出台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师生交往行为指南、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考察办法等制度,严把师德关,落实“凡引必审”,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同时,将关心和教育引导日常化,举行师德活动月、“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荣休仪式、“光荣在党50年”等活动,引导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020年,第二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国家教学名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朱长江获颁杰出教学奖,他用获得的奖金在学院设置了奖教金。“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数学教师队伍中来”是他真挚的愿望,在他的带领下,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科的名师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多年来,他以“教精其术做经师”“教明其道做能师”“教取其势做人师”的三重境界自勉,耕耘杏坛。他感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亲近和热爱数学,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和追求。”

从冯秉铨、何镜堂到朱长江,再到更多的青年教师,优秀师德师风在华南理工大学接力传承。在这样的氛围下,学校师德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多位优秀教师及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最美奋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大学问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作为新一代通信,5G的特点是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讯,这是以往3G、4G所没有的,毫米波有源天线技术研究是一个新且关键的技术方向。”广东省科技厅2018年启动揭榜制项目组织工作,京信通信集团研究院在提出需求时这样说。

“我们课题组已在此领域深耘多年。如与公司的系统设计能力相结合,有望产生一些领先的成果或者产品。”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章秀银教授自信揭榜,与京信通信达成合作协议。今年,其与京信通信合作的专利成果——高异频隔离宽带双频基站天线阵列获得中国专利银奖,他本人也因对滤波天线设计作出的贡献当选IEEE Fellow。

聚焦学术前沿,对接战略急需,着力产出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用心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在进入新时代,华南理工大学师者以“大学问”筑就大未来、开启新征程时所发出的号角宣言。

2015年9月,青年学者牛保庄通过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到工商管理学院任教。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心无旁骛,精研学术,聚焦中国制造业转型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高附加值化路径问题,取得系列原创成果,向政府提出大量政策建议,本人也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让有为者有位,让优秀者优先。在打造具有“大学问”“真本领”的人才队伍上,华南理工大学将其与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相结合。学校坚决破除“五唯”,教师评价淡化论文收录情况、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防止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一刀切”等倾向,重点评价教师科研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特点和职责进行评价指标分类,分类建立起相应的评审条件,探索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评价标准,等等。

由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大力推动全链条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华南理工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向高端提升的同时,还着力向青年倾斜。早在2012年,华南理工就实施“青年教师破格晋升”制度,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共有35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其中2人成长为国家中青年领军人才,16人成长为国家优秀青年人才。2022年,为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又出台新时代青年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加速建设一支涵养“大志气”、追求“大学问”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袁伟教授就曾先后两次获破格晋升,32岁就成为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立足机械制造学科,带领的课题组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对电池内部结构进行跨尺度优化设计和高效批量制造的研究团队之一。他将多年积累的新能源制造技术应用于氢能装备和产品中,目前已在燃料电池测试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向开发了系列化产品,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和“里程焦虑”贡献力量。

近年来,学校还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围绕“四个面向”,引进一大批来自世界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青年才俊,其中84人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既是国家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年人可以大展身手的机遇期。”2016年,谭明奎被作为海外归国青年人才引进到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学校人才计划的扶持下,他专注于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很快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机器人软件及复杂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广东省“珠江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建大振兴。将教师视作学校发展第一资源,主动把握新时代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历史机遇的华南理工大学,正坚定不移地在“人才强校”的道路上,跑出人才队伍建设的“加速度”。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