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薛求知:中国企业向外走需要练内功

MBAChina
2012-08-09 09:25 浏览量: 937

  中国制造向何处去?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解决方案并不囿于中国本土。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全球市场,中国企业该如何“趋利避害”?中国经营报社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记者团队“全球行”的同时,“走进新兴市场”系列论坛也拉开帷幕。7月19日,主题为“金砖之国、蓄势前行”的第一场“走进新兴市场”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对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在竞争中夺得商机、企业高管如何进军新兴市场等问题进行探讨。“走进新兴市场”系列论坛还将在东莞、南海、广州、中山等城市举行。


  并购困境


  在国际并购市场上,近年较有影响的中国企业案例是联想购并IBM PC部门。IBM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各方面比较高,联想收购它本来是希望为自己的品牌增值,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尴尬处境:在完成收购后,消费者觉得IBM品质不如以前,使其在国内的销量有所下降;而国外的消费者觉得这是一家中国公司注资的品牌,购买意愿也有所下降。这就和联想的初衷大相径庭。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如此:最初吉利希望利用沃尔沃这个品牌打开国际市场,同时也能增加其自身的销量和国际竞争力,但最后却和联想一样陷入了两难境地。


  反过来看IBM,它当初出售这块业务,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有可能这一业务的未来走势不太明朗,附加值在不断降低。也有可能是IBM找到了更有附加价值的业务模块,它要把自己的资金、能力朝这个方面倾斜,剥离原有业务。这一改变对任何公司而言都是很正常的。联想原本也想借这一契机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同时在海外市场上拓展其销售渠道。当时交易协议里面写得很清楚,Thinkpad品牌只能用5年,5年后就都要用Lenove。所以现在我们买的笔记本电脑上都见不到Thinkpad的标识了。从总体来看,联想在过渡时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其投资动机就是在国际上寻求战略资产。


  相比联想,TCL的跨国并购则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并没有真正获得他们想要的资源和能力。TCL在国内做得不错,但在拓展国外市场时,始终无法完全打开局面。于是它选择买下Thomson公司的彩电业务,成立合资企业,想借此机会大举进军欧洲市场。但对于核心问题TCL没有判断准确:Thomson的主打产品是模拟电视,而TCL判断模拟电视在欧洲市场上还能再持续发展若干年。未料欧洲市场的需求很快转到数字电视和平板电视。而Thomson公司前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很少,也就是说TCL买的资产已经过时的,而且需要投入比较多的资金来进行维持。TCL期盼的目标没有达成,只能把这方面业务中断,只做贴牌生产的OEM,度过了一段拿中国大陆的盈利来贴补亏损的难熬日子。


  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薛求知


  就这一点而言,联想的情况要比TCL略好,但与它原来设想的还是有距离。联想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苹果模式的兴起,消费者在选择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时偏好也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复杂情形不止涉及到经营决策的问题,还包括对技术走势、消费市场变化趋势的精准分析。所以,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即使企业历史悠久、管理成熟,又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但它们也未必能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根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Vale-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国际投资中心(VCC)共同进行的调查:从2004年起,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出现飞跃,从之前的55亿美元一跃而达到2008年的520亿美元和2009 年的480亿美元,使中国内地成为仅次于中国香港的2009年新兴市场第二大对外投资流量主体。截至2009 年末,已经有将近12000个中国投资实体建立了13000个海外企业,遍布177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来自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已经在世界经济中担当主角?


  我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成立,主要还是要看这些企业能否改变其内部结构中的缺陷,梳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而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


  速度制胜


  当然,中国公司在国际化方面也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华为。这家中国本土的通信企业参与了多次国际招标,还“逼退”了很多国际大公司。因为华为在技术上不输给他们,而且在反应速度方面比他们更快,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华为还拥有30%的优势。


  反应速度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运营商在做新业务的时候,往往希望设备马上就能到位,新的服务品种马上能够推出。对于阿尔卡特这样的国际企业而言,要从技术上实现运营商的要求自然没有问题,但所需过程却比较长,需要动员全球的研发力量。这一过程中还涉及到各种沟通与联系的时间成本,而法国的技术人员上下班又是准点的,导致研发可能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若换了华为,加班加点一个半月就能完成,反应速度很快,这就是华为的重要优势。


  华为冲击国际市场成效初显,但它现在碰到的障碍就是治理结构的透明度不够。华为总是被怀疑有军方背景或政治背景,实际上它是民营的;但由于企业文化非常低调,不接受任何的调查和访问,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治理结构不透明。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更稳健,这一点是华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相对于它的内流直接投资保持更高的速度。我认为以下几大因素构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快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第一,中国政府会继续推进“走出去”政策,以加速各种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二,由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的对自然资源增加的需求刺激了相关企业寻求海外的自然资源;


  第三,为了增加公司特有优势,许多制造业企业有很强的购买海外战略资产的动机,比如著名的品牌、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分销渠道等;


  第四,为了更合理的使用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政府放松了外汇管制,使得企业利用外汇去海外投资更便捷;


  第五,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也给中国的跨国企业赴海外购买核心资产提供了黄金机遇。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运作能力和整合能力仍不够成熟。如前所述,这些进军海外的中国跨国公司如果要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还必须在结构调整、战略制定等方面下工夫,还有漫长的探索道路要走。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