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MBA讲师访谈 谭建伟:天道酬勤 功不唐捐

MBAChina
2017-08-10 09:32 浏览量: 2641

MBAChina网讯】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谭建伟以为自己大概这辈子都会吃技术这碗饭。作为一个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毕业生,他当时在轮渡公司下属的一家船舶修造厂工作,他以为自己这辈子的职业生涯应该是从一名工程技术员,一路打拼成为工程师、总工程师。然而20多年过去,他成为了重庆市生涯规划领域的带头人之一,显然和最初的设想相去十万八千里。


一次计划外的拜访 成为人生的岔路口




人生路上总有各种不期而遇,然而机会必为果断者所有。谭建伟从技术员到大学教师的转身,起源于一次计划外的拜访。


那一年,第一次从美国归国探亲的二哥想要到当时的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重庆理工大学拜访友人,谭建伟自然陪同前往。也就是在这次拜访的闲聊中,他捕捉到一个消息:当时的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正准备招聘一名机电产品学方面的老师。


虽然只是闲聊中的一句话,但是却在谭建伟的内心砸下一个坑,毕竟当老师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恰好自己专业条件也挺符合,加上对当下的职业前景并不太看好,于是他回去后积极准备,终于是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终于站上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我当时兴奋得好几个月都平静不下来,当时备课的热情至今都还记忆犹新。机电产品学这个课程,虽然是属于工科范畴,但当时是开在管理学类‘物质管理’专业下面的。这对于理工大学来说,是一个传统,因为本身重庆理工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一所‘工管结合’优势特别明显的大学,很多管理类专业下面都开设了各类工科课程,所以这也是我最初与管理结缘的开端吧!不过那个时候还算‘入戏不深’,真正接触管理,是在我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十年之后,我暂时脱离了教师岗位,调入了学校的人事处工作。”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角色”转变 推翻自己重建自我


从教师岗位,进入到学校的行政系统,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改变,谭建伟也设想过各种困难,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困难居然是来自于自己。


“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掣肘和不顺,这些都跟态度无关,从本心上来讲,是想把工作做好,但我发现最大的冲突来自于观念和思维。因为,作为教师,是比较个性化的,比较随性;但是作为管理者中的一员,比较强调的是管理、服从和大局观。所以如果还是用教师的思维去处理管理上的问题,就难免会有冲突,对一些决策,感觉到不能理解。刚开始甚至想过放弃,后来在责任心驱使之下,还是慢慢坚持下来了。后来在工作中我渐渐体会到,角色定位不同,需要以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来处理问题。当然我说的这个‘角色’,并不是指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一个群体。所以我觉得那几年的工作,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推翻、学习、重塑、融合的过程。”


在谭建伟看来,推翻自己不等于否定自己,只是从原来的固有思维中跳出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是他在人事处工作几年中的几个收获之一;另一个收获则是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积极的学习和执行过程中,他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教师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争取把教师工作做得更细腻一些,更人性化一些;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则是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他直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人力资源管理。


个人的价值和内心的丰富 犹如人生的磐石


2007年,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人员调整,谭建伟被推荐为该系的主任。又一个人生的岔路口,又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什么说是挑战呢?因为毕竟我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科班’出身,是学工科出身的,所以难免有人会对我的‘专业能力’有所质疑,我其实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我不能浮躁。同时我自己也发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一些前沿的课题,我的专业储备但是的确是稍有不足的。怎么办呢?我觉得只有充实自己,用实力为自己正名!”


谭建伟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一生不要偷懒,功不唐捐”,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永远不要停止思考。为了证明自己,他一边有条不紊的梳理院系的管理工作,一边积极的推动特色课程、项目打造,同时也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当时,国家大力推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他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确立了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刚开始接触这个课题,比较局限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毕竟这和我们学校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是息息相关的。但这其实是生涯规划中的一个小环节,生涯规划,其实应该从更早的时候开始,从小学、中学的阶段开始,一直延续到成人的职业规划问题,所以我在这个课题里面是越陷越深,现在我的研究领域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及企业员工职业发展、中学生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的乐趣和收获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无法自拔。”


为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生涯规划”这个课题,谭建伟几乎不放过任何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他积极的参与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峰会。由于高校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辅导和咨询工作的多为学生工作系统的辅导员和书记,作为专业教师的谭建伟成为了圈子里另类的“伟哥”。“别人都很奇怪,你已经是专业人士,一个大学教授,年龄也不小了,干嘛来跟我们一起参加培训。但是我觉得跟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带给我不同的感悟,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让我的研究更全面更接地气。”


由于具有较为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对职业生涯规划前沿实践的了解,谭建伟在生涯发展领域很快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创业背景下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理研究》、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课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政策研究》和国家民委科学研究项目《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源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出版教材《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涯DIY》和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在此期间,谭建伟还考取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 (BCC),并且因为专业见解独到,成为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理事,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长期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多次担任重庆市民“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和重庆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组织、策划和评委工作。“生涯规划”已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我认为不管外界怎么变化,或者我的人生还会遇到多少个岔路口,只要内心丰富,拥有个人的核心价值,不管多少条岔路,我都可以勇敢的走下去。”


人力资源管理之于MBA 每个研究方向都无可避免的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重庆理工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前身叫做“劳动经济学”,是于1986年同人民大学、首都经贸等高校同期创立的。劳动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关注的面很大,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属于管理学范畴,更加微观、具体化,对于专业学生来说,也有更加明确的对应岗位和职能。


作为重庆理工大学的“老牌”专业之一,在09年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成立起,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了MBA项目中重要的课程和研究方向之一。谭建伟也积极的参与到MBA的教学当中,并担任MBA导师。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资本,要使人力资源真正为企业战略服务,就必须建立起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在我们中国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理念,有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素质不够高,在人才管理开发方面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人员积压和人才匮乏的现象在企业内部经常出现,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管理者,首先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以MBA的学员,不管你学哪个方向,都势必要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


在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开设了部分公共课程,内容涵盖: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等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选拔、录用、任用、调配、培训、考核、奖励、晋升、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给学生上课的除了学校的专家教授,还有来自专业领域的社会专家以及名企高层,他们带来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精华,还有与时俱进的更多管理工具和管理经验。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谭建伟也还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从原来的‘劳动经济’到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实伴随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模式的需求转变,所以我认为没有永远不变的专业,当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永远都会为专业以及我们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我认为‘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数据来了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则变了


随着现在经济模式的转变,整个社会,众多领域都正在接受大数据的洗礼。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个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


谭建伟表示:“不管是从招聘技术、工作环境设计,还是薪酬绩效等的统筹,大数据技术和更多的商业智能工具介入到我们的管理流程中来,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前的单凭经验的模式,向依靠事实数据的模式转变。人力资源的选、育、用、留都可以纳入到量化范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高效、更加精准,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帮助企业建立人才的管理系统,同时也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所以我认为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游戏规则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是MBA学生需要认识到的,也是他们的机遇,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学习和深入研究。在我们的MBA教学中,也加入了很多‘大数据’相关的案例和相关模型,希望大家在其中有所收获。”


谭建伟:培养管理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同样重要


重庆理工大学MBA项目成立近10年,除了关注专业教学,谭建伟对MBA教育的发展和转变,也倾注了不少精力。


在他看来,重庆理工大学的MBA项目,在特色方向打造,和立体培养模式上,是一直创新和成功的,并且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实践。


“这几年重庆理工大学MBA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不但注重对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对‘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这和我们的学员成分的变化有关。除了一些企业管理层,这几年有更多企业的基层管理员工加入到MBA的学习队伍中来,他们很多都还比较年轻,而且在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认为MBA的培养,除了考虑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也应该重视现阶段的‘职业胜任力’,毕竟当下是未来的基石。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案例教学非常的实用,教会大家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同时,实践的部分尤其要重视,‘学着做,干中学’,实践出真知,我想着不仅仅对自己开拓眼界,为将来打下基础,在当下的工作中也能够发挥更多应用价值。”


同时谭建伟也提醒MBA学员,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对未来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并且行动起来,要努力使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品位’相匹配。


“我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在公共课程以外,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首先我会给他们一些书目,希望他们在业余和课余的时间,能够抽时间读一读,最好还能总结自己的所得,写一点读后感,我觉得会写的人才是会学的人;其次,我希望他们能够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我的一些研究项目,也欢迎他们来观摩学习,甚至参与到其中来;另外论文的写作,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多跟老师沟通。


其实MBA学生,在论文方面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他们有很多实践经验,哪怕你本身不是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但是你从旁观或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是有非常具象化的概念的。我通常建议我的学生,最好是以自己所在的企业或者所能接触到的企业的实际案例出发,来确立论文的选题。而且确立选题,包括后面的研究方向,调研方法,论文框架,论点等,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和你的导师进行沟通交流,甚至组织团队进行讨论,这样你不仅能够得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在过程当中你还可以收获更多的经验。”


这些年,谭建伟带过各种各样的研究生,他们中的很多都非常优秀,但也有个别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有的学生不能划分更多的时间精力到学习上,这一点上,他给出自己的建议,但从来不强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他看来,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有句话说的好,‘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MBA学生,要兼顾学业和工作,这确实是非常辛苦的,但读MBA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决定来学习,就应该忠于自己的承诺。工作压力大,就更应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我认为自己做好规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准备怎样划分自己的时间精力?怎样做好平衡?这些问题都需要非常清晰的认知。马上又要到开学季,新一届的学生即将入学,在暑假里已经有我的学生跟我联系过了,我们也好好的聊了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规划,我很期待和大家的见面,我相信我们将为互相带来惊喜。”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腾讯大渝网,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