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观点|乔锦忠:上个学为啥“拼娃又拼爹”

MBAChina
2017-05-09 10:22 浏览量: 1676

MBAChina网讯】近日,上海民办学校“家长面谈”的“问卷”题目截图引发广泛争议。据网友反映,阳浦小学的图形推理题堪比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简称行测题)。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则被曝出要求登记外祖父母的职务、学历等信息。5月6日、7日,上海集中举行171所民办初中、小学的学生面谈,以选择学生入学。


而后,杨浦教育局和青浦教育局先后叫停了两所学校的相关行为。5月7日,上海市教委做出处理意见,认为两校的相关行为有违义务教育法和本市招生政策中强调的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中小学生教育权益的基本原则,责成两区教育局将此事通报学校董事会并对相关负责人追责,还要求两校公开致歉并核减明年的招生计划,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京师实验小学校长乔锦忠介绍,“幼升小”过程中,优质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考察学生家庭情况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民办学校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源以及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是学校实力非常重要的体现,把好生源入口关,学校有利可图。”乔锦忠表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家校合作相对容易,学校布置各方面工作,也能得到来自家庭的更多支持,自然,对于学校办出成绩也更为有利。而且,学生毕业之后,相对较为优秀,也能给学校带来一定声誉。所以,“学校有冲动做这种事。”


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定位,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民办学校更倾向于“挑选”优质家庭以及生源。乔锦忠说,公立学校是由政府提供基本教育服务,首先要保证教育公平,让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而民办教育满足的是国民的选择性需求,属于公立教育系统的重要补充。


在这个意义上,乔锦忠认为民办学校出现选择家庭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多元的社会,不同经济条件或教育理念的家庭,对教育需求层次也不同,有的家庭不是停留在“能上学”,还会考虑教学理念、办学条件等,虽然费用可能要高一些,但师资管理水平或者特殊授课方式等,是家长更看重的。


不过,“民办学校在选择学生时,也要顾虑社会的感受。虽然从定位来看,学校可以选择,但是,不能说选择就可以毫无限制。”乔锦忠认同教育部门做出的决定。


乔锦忠分析,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民办优先,公办保底”背后,实际也蕴含了社会分层隐忧。“大家害怕社会出现玻璃天花板,落后地区或者工人农民的子女,失去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升迁的渠道,阶层固化,寒门不能再出贵子。民办学校客观上起到的就是社会分层的作用,甚至固化已有的社会分层。”


“当然,民办学校的存在不可避免,有社会和市场需求,但是,从社会的价值观和追求教育公平的理念看,不宜提倡以家庭社会资本作为选择学生的重要条件。即使没有办法直接禁止类似做法,类似做法也应该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以合适的方式,尤其要考虑到当前社会的情绪和价值倾向。”乔锦忠说。


在乔锦忠看来,这恰恰也是当前中国教育为何压力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日益高度分化,需求多元,很多人希望继续巩固自身在社会中的有利条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的升迁渠道愈发狭窄,教育甚至成为最后的通道,那么,保障教育公平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规范民办学校以家庭选择学生,并不能直接实现社会的教育公平。乔锦忠表示,市场竞争比拼,本身就存在马太效应,嫌贫爱富,谁有力量倾向谁,政府要保障教育公平,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在规范并保障民办教育发展的同时,公立教育必须及时跟进。


乔锦忠认为,以财力充分保障为前提,应该优先满足基本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优质的公立教育,尤其要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进入优质教育系统创造各种条件。


大城市的教育公平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外地户籍学生等。除了能不能上学的问题,“更多的还是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对教育需求的冲突问题,应尊重并保障多元化需求,家长可以选择能够承受或者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民办学校在教师待遇、班级人数等方面,与公立学校相比,有一定优势,而如何保障教育公平,则更主要依赖于公立学校在体制上的进一步改善。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财新网,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7277590。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