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体制成本升得太快,是当前经济最要命的

MBAChina
2017-01-05 18:07 浏览量: 2109

MBAChina网】曹德旺去了美国,还对比了中美制造业的成本,将中国实体经济的现实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说,改革曾降低了体制成本,中国经济因此崛起,而不断上升的体制成本,现在却成为阻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GDP和劳动力价格远不如税收、社保缴纳和政府收入涨得快。体制成本是中国经济的决定性变量,体制成本降,经济增;反之亦是。


中国从1978年到2008年连续30年,平均GDP增长将近10个百分点,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日本;2010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


经济会发展起来,会高速增长,我们来分解它的因素,关键就三个东西:


改革降低了体制成本


这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


第一,长期贫穷形成数目巨大的廉价劳动力。


我过去研究农业,经常犯愁的是这么多剩余劳动力怎么办?谁来雇佣他们?有什么力量可以把他们拉到市场?怎么算也算不出好办法。


一改变开放,发现办法来了了,国外有资本有技术,可以和你这个又多又穷的最大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经济能够起来的一个要件。


第二、改革降低了中国的体制成本。


光成本低、人力便宜不行,不能自动变成产品,如果脑子里面有很多固化的东西,把手脚捆住,思想不解放,体制不改革,就会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所以中国经济能起来的第二条重要经验就是改革。所谓改革,就是用实践检查哪些做法、哪些政策、哪些法律、哪些红头文件是束缚了生产力的。


把这些束缚生产力的东西解开,所有经济组织运行的体制成本,也大幅下降。


我们过去学苏联模式,人便宜,但是体制贵。贵到很多东西我们看到市场上缺,但是我们也不能做反应,不建立国有体制,谁也别动。


这套东西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步一步地给解开的。国家就是这个国力,如果还要捆住自己的手脚,就永远不可能发展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解开手脚,动员大家一起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这是中国能起来的第二条关键因素。


第三条很重要,就是中国人善于学习。


体制成本低,加上劳动要素成本低,这个经济是不是就能发展起来呢?如果你的劳动力没有一定的质量,还是不行。


那这个质量靠什么来?靠学习。


这个不让干,那个不让干,所以啥也不会干。像我从小用到大的暖水壶,几十年不变的铁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创新、更迭。你不改进,东西怎么会越做越好呢?


我80年代跟着杜润生老先生一起工作,先生虽然是老干部,但是思想很开放,带头去广东去看,广东那个时候刚开放,离香港近,很多东西进来。


这么大的一个老干部,看见一款电风扇,回来以后眉飞色舞地和我们形容,这个电风扇可以在蚊帐里面吹,脚一踢就停,扶起来就转。


这背后是什么?人的好奇心和学习心。


中国人穷是穷,但是肯学习,来了好东西,就有很多人琢磨怎么回事,琢磨来琢磨去,刚开始就是仿制,国际上很多国家说我们不重视知识产权,但是每个国家都会经历一个模仿的阶段。


学习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后来居上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中国就是靠这三个要素起来的,曾经穷得不堪回首,只要一开放,有信息来,有技术来,有机会来,有市场来,经济迅速腾飞。


当年改革降下来的体制成本


重新涨上去了


那市场为什么来?很简单,物美价廉,成本竞争力。这就讲到中国经济的特点,到今天为止,我们主要靠成本优势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好也罢,坏也罢,这是特征。


如果你用30年为尺度来看,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美元,增长到今天的8000美元。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越靠越近。


但我们内部也有问题,在这30年,虽然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增长更快的是权力收入。我们目前这个体制,政府的权力就是比别的国家要大,且缺乏监督。


最要命的是,我们当年通过改革降下来的体制成本,重新涨上去了。


说起中国经济以及成本上升,都会说劳动力价格涨得太快了,然而看上面的表格,大家就知道,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工资,涨得跟名义GDP差不多。


涨得最快的是什么东西?税收,法定的社保缴纳,政府收入。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反腐以后,我们才看到,吃掉了多少钱。那些贿赂,全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成本。


经济增长快、收入增长快,成本优势就丢了,你原来就是靠成本优势吃饭的,最要命的是我们这个体制成本升得太快。


所以,国民经济从那么差的状况走到今天,只发生在一代人之间,我们引以为豪。现在经济下行,出路是什么?当你的独到性优势还不明显的时候,你还得往成本优势使劲下注,降低成本最重要的事,就是继续体制改革。


因为体制成本是中国经济的决定性变量,体制成本降,经济增;反之亦是。


本文作者:周其仁


版权声明:

图文来自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MBA China观点。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7277590。


更多商学院教授观点推荐:


【MBA教授观点】陈春花:重拾经营之本质


大学的意义:管理学教授可以贡献什么


精彩推荐:


*商学院MBA学费明年或停涨


专家预测2017MBA管理类联考分数线在165左右


34所自主划线院校MBA管理类联考复试分数线汇总


欲了解更多商学院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友情提示:2018管理类联考(MBA/MEM/EMBA)备考群459353097,2018MPAcc备考交流群214136678,欢迎各位备考生入群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MBAChina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