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国农业大学专访优秀毕业生李玉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07-08 13:52 浏览量: 2482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逢一年毕业季,曾经带着青涩懵懂进入校园的他们,用汗水和努力记录着在经管学院成长的足迹,用奋斗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书写出硕果累累的青春篇章。我院新闻中心专访了六位优秀毕业生,希望通过他们的经历与感受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优秀模范为榜样,追逐梦想,善于作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做知农爱农的时代新人。

李玉娇,中共党员,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辅修人文与发展学院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任经管181班长、经济203班级辅导员、本科经管党支部宣传委员。志愿北京时长累计624.5小时,为北京市三星志愿者。曾获夕阳再晨十佳志愿者、校级三好学生、知农爱农奖学金、崇德先锋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连续四年从事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最佳实践团队、北京市红色“1+1”一等奖等荣誉。毕业后将前往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中共党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一份责任:与农经卓越班一同前行

担任经管181的班长是李玉娇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社工经历。“我们班一起参加‘迎校庆、健康跑’,一起包饺子、打雪仗,我们是最温馨的经管181小家!”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她想到了自己目睹那份共享表格在五分钟内从无到有的瞬间。

那是一次元旦离校个人信息统计,在截止上交前十几分钟,她突然发现大家陆陆续续填写的内容不知怎的被误删的一干二净,在急忙通知班级同学后,那份表格迅速进入了多人共同编辑状态,单元格被一个一个的填充上,五分钟的时间从一片空白到满满当当,她的心也随之被感动填满。她说:“大家愿意配合我的工作,我一定要对得住大家的信任。”

在组织评选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时候,班级的凝聚力又一次给了她最强有力的支持。同学们有的提供PPT模板,有的拿出了评选优秀团支部的材料,有的帮忙统计数据,有的在帮忙整理班级合照,表格和PPT也是一起完成,一起核查。最终,班级成功获评2021年度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称号,后续也同样获评北京市先进团支部,不负“第四届农经卓越班”的名号。她最后说:“成为经管181的班长,我很幸运。和经管181的大家一起成长,我很荣幸。未来我们也一定会勇往直前,不辜负任何人的期待。

一腔热忱:怀揣对志愿之炽热,终获温暖

首先,李玉娇认为志愿活动与学业之间并不存在矛盾的关系,关键在于时间的管控力。“我们班里有很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学,他们在做学生工作或是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并未使学习受到影响,优秀的人在每一方面都会做的尽善尽美”,她笑着说。

于她而言,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志愿时长的获取,还有个人时间管控力、演讲力和领导力的锻炼。尤其是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贯穿了她的大学四年。她觉得志愿服务是一个相互治愈的过程,双方都能从其中获益,收获自我成长。

在奉献的同时,李玉娇也在被感动着,收获着温暖。10月下旬的一天,天气很阴沉,也很冷,而她则因为未完成的工作和刚结束的感情,觉得生活真是糟透了。正心烦意乱之际,转眼却看到一个苹果——那是一个去给北京市委老干部党校的叔叔阿姨们线下讲课,临走时负责的老师硬要给她的苹果。她突然想起那个老师硬要把苹果放在她手里的场景,突然想起那天授课时有个阿姨在结束之后激动地站起来给她比了个大拇指,突然想起那天授课结束后在用餐时还有叔叔跑过来说:“你讲得真好!”那一刻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苹果,它成了她生命的养料。而之所以她能享受这份及时的温暖,是因为她曾在那之前“创造温暖”——去线下授课的路程要三个半小时,她曾强烈地犹豫,但最终还是坚定“重阳节还是要给叔叔阿姨们做些什么”的信念。未曾设想的是最终她也从中收获了治愈的良药。“所以,去奉献吧,去温暖他人吧,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在不经意间被打动。”

一份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

尽管辅修英语双学位分散了李玉娇的时间和精力,但她仍然在英语竞赛、数学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论文发表上都小有收获。当问及是如何做到的,她说“如果我们把功夫用到平时,那么保研或许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从入学开始,李玉娇就把“保证绩点、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从三教124第一排的第九个座位到信电楼负一层的自习室,从旧图书馆的累累书架到新图书馆的崭新座椅,无不留下了她勤奋刻苦的痕迹,见证了她披星戴月的身影。

把假期的时间利用好,是她对全面发展的回答。大一的暑假参与社会实践和建国70周年的训练活动,大二的暑假参与本校社会实践和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工作,并且同步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案例征集,大三的寒假组织社会社会实践、完善自己的大创项目,并且参与美赛和挑战杯,大三的暑假组织调研、实践、参与政务实习、乡村振兴工作站和建党100周年的活动。正是这些假期里默默的付出,才让她收获了“明艳的花儿”。

灵活的知识迁移,则是她实现小有收获的诀窍。她将社会实践中撰写的调研报告作为自己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引子,并在不断的调研、课程论文和创新比赛中加以打磨,最终以一篇成型的文章获得了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的荣誉,也以此成绩打动了党校的面试老师。而与同学合作完成的美赛论文则是她论文发表的基础,在获得H奖之后,她和同学们对文章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投稿成功,让自己在学术上的探索也有所收获。

李玉娇说她很喜欢五月天的一句歌词“还好有些命运拦不住,否则何来光荣的顽固”,我们无从得知一项选择会将我们引向怎样的结局,但如果我们都是自主选择、不曾妥协的,那么即使拦不住命运,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决定骄傲。

一份热爱:行之愈笃,知之益明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市井长巷、弄堂胡同,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社会实践是李玉娇的热爱所在。她认为她的启蒙人是带领她第一次做社会实践的队长,当队长给他们讲述到自己通过所学知识帮助到北京怀柔的农民时,她看到了他的情怀和身为农大学子的担当。自此以后,大学四年间,她一直利用寒暑假,组织身边的同学开展社会实践。

四年时间,她的足迹遍布北京、山东、河南、河北、江西等地。谈及“本科生的实践是否有意义”,她认为,作为一名学生,也许我们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够如预想的那样真的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质性推动和改变,但是至少在这样的一个反复“接触-思考-再接触-再思考”的过程,其实能够促进大家有意识地思考一些具体的公共问题:比如农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该如何解决?虽然可能种种思考和尝试都还只是处于一个比较表象的层面,关注的领域也相当发散,但是正是这样或许不着边际的思考中,就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以她本人为例,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她发现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新颖而富有前景的模式。之后,又在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社会结构核心要素,是实现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领导主体。最终才形成她对党建研究的志趣所在,并抱有强烈的价值认同,从而影响了她的深造方向。她说:“如果不是脚踏实地的社会实践,我想我也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

李玉娇鼓励学弟学妹多去参加社会实践,不要一开始就关上那扇充满可能性的门。她说:“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你离开大学的象牙塔,步向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

一份期许: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开学时,李玉娇曾在心愿卡上写下两个心愿,第一是要入党,第二是要保研成功。她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作为一名党员,有幸在天安门参与了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的庆祝活动,保研时,也进入了心心念念的“实事求是”的中央党校。她时刻感谢在农大储存下来的一切。快乐、悲伤、焦虑和自我排解,差点倒下又站起来的挣扎,某些时刻的顿悟,对生活的疑惑和热爱、探寻和渴求……“它们让我成为我”,她回顾道。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适逢毕业季,李玉娇说:“希望十年后的自己能有22岁的纯真和青春状态和32岁的从容和成熟的姿态”。虽然“美好的事总是发生在夏天又结束在夏天”,但不必遗憾,因为夏天的阳光热烈,正为意气风发的青年将背上行囊,踏上新的征程而绚烂。

经管新闻中心新闻部

文字 |崔佳惠 李玉娇

编辑|颜帆

责任编辑 |陈紫玉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