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 MBAEMBAMEMMPAMTAMPACCMaudMLIS

经济类联考: MFMASMTMIBMI MV 等对口考生

专业硕士联考辅导教师,多年来致力于逻辑与写作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精于把握命题方向与考点本质,独创性的将管理知识、实战案例与课程相结合,在深度解析应试技巧的同时,注重考生思维的训练。独特破解题干阅读量大的逻辑解题思路等实效方法受众多老师、考生追捧。
>
  • 王诚老师专访
  • 联考需要强大情绪管理能力
  • 深究联考写作的意义
  • 如何去备考写作科目
  • 常见的备考误区
  • 关于写作备考的总结

一、联考需要强大情绪管理能力



大家好,我是王诚,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接到MBAchina 的邀请,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主要是负责联考的逻辑和写作这两个科目,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方面的备考经验和心得。

我们要理解考试,主要涉及那个方面和哪些问题。主要考察的是我们管理的素养和潜能,我们时间管理的能力,资源分配的能力,基本沟通能力,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很多同学在考场上,接触到难题不会做了,因为我们小时候都接触过一个理念,“每分必争”。但在考场上时间是有限的,就会产生 “为了一棵树木放弃了整个森立”“为了一场战役输掉了整个战争”,时间上是不够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如果你“每分必争”很有可能作文是写不完的,而作文写不完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他可能会导致你整个考试的全盘皆输。另外就会导致,我这道题不会做,下一道题又不会做,产生自己是不是对于考试没有准备好,产生情绪上的低落。这种情绪上的低落,会影响你后面昨天反馈,很多人输不是输在个人能力的不够上,而是对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够上,所以后面接下来的考试是发挥失常的。

这个问题也是这个考试的侧重点,也就是说,大家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对于逻辑我要学某个知识点,数学我要学某个知识点,而写作没有知识点,没有什么要背的,所以就会放到最后再说。

我们在这里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大家先要明白这个考试是针对什么来的,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情绪管理”的问题,所以关于大家的备考,当然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备考方式,要知道这个考试绝不仅仅限于知识点的问题,甚至说知识点的备考处于整个备考金字塔的最下一层,没有知识点是不行的,但只有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说十个备考的同学中,九个半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的考生可能在备考的后半阶段才意识到这一点,但绝大多数考生到考完了才会意识到这一点,数学逻辑,在备考的金字塔中我们要掌握什么东西?

当然从最底层,是应试的知识点,再往上一层是应试的策略,做题的方法,在网上一层是阅读的方法,我们说的信息摄入的方法,放到写作中就是一个审题的问题。再往上一层才是技巧的问题,在这几方面都具备了,就是情绪管理,时间分配,资源分配这些都具备了,你才能很好的走上考场。

对于很多还没有开始准备考试的考生来说,可能刚刚说的那些金字塔顶层的东西的都是很虚的,但知识点是实打实的,我背会一个就是一个。同学们在做题中就会发现,在做题中知识点都背会了,甚至可以代替老师去讲了,但是做题依然会做错。这是我们管理类联考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考的是我们的思维方法,比如我们刚才说的“条件思维”。我说的是我们自我介绍的问题。

二、深究联考写作的意义


我们理解了整个联考的写作方向与意义,涉及到了写作科目他又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在沟通的时候的一个信息输出能力,然后涉及到的是我们思维特点的呈现,说到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思维迁移,我们很多同学要考MBA,应该知道在面试过程中有一个“无领导小组面试”,那么请问“无领导面试”面试的是什么东西?

大家六个人,围坐在圆桌上,每人一份材料案例,阅读完监考老师说“开始”,大家开始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旁边会有监考老师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考生打分,但是老师不参与讨论,无论是大家争起来还是大家都没话说,都不会干预。

这个是“无领导小组面试”,这个面试是不是面试这个材料你没读懂?就无话可说了?不是这样的,“无领导小组面试”考察的就是一种领导形式,你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有你的领导能力,你在团队中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所以案例只是一个载体,案例所涉及的方向,只是一种表象,本质是考察能力的,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个呢?

因为写作的考试,与“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本质是一样的,考察的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分析问题有没有既定的思路和轨迹,注意,他不是一个模板,而是一些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但是你首先得有分析的味道。

在这里就要说一个误区,很多同学备考写作有点晚,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有“我高中就写这样的议论文,现在这无非就是高考的议论文,我本来就会。

写作与高考议论文的区别


我们在这里就要说明一下,写作与高考议论文的区别。在我们国家“高考指挥棒”之下的应试教育,高中阶段的议论文不要求你有多么深刻的分析议论能力,能体现出对问题的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就可以了,他考的是你基本的价值观,“三观”正不正的问题。

高考的议论文的主题设定很多时候与个人素养是有关系的,只要在审题中,方向是对的,三观端正,这样的得分就不会太差,我们现在考试的重点就不是这样了,他有几个区别:

一,现在的考试重的是分析,原先很多同学写的时候就是观点加例子,这种方式首先是间接论证的方式。



二,不论你举多少例子他都是一个“以偏盖全”的例子,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三,我们说的一个事物的发展,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的因果联系多种多样的,所以你用观点加例子的方法,在逻辑上很容易犯“不当归因”或是“单一归因”的错误。



比方说:爱迪生是因为勤奋,一声才会有两千多种发明,这是很多同学愿意去用的方式,爱迪生有这么的发明就是因为勤奋吗?因果关系就这么简单吗?我们说,十八岁时有这样的认知,OK,勤奋很重要,但是到二十岁,甚至有很多考生三十多岁还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这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体现出“培养潜能是不足的”,这就是“总纲”里考察的内容。我们说一个人的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的,马云为什么成为首富?虽然是曾经的,现在的首富王健林,原因是什么?所以现在很多同学喜欢准备很多例子到考场上,这些体现不出你的分析的水平和能力。

那需要怎么样的体现呢?这就需要在生活之中,经济学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思维工具,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怎么办”,这是我们授课的要教给大家的东西,不需要你是经济学专业,也不需要你是管理学专业,但你需要用这样的角度考虑问题,但高考作文不需要。

第一个我们说的就是如果按高考的“观点加例子”的方式,得分一定是偏低的,第二个就是高考的作文命题喜欢一些个人素质类的,所以引导考生写一些心灵鸡汤类的,而我们现在的命题不是这样的,更多的是社会现象分析和管理认知水平。

我们一个一个倒着数,2017年入学考试,“一个企业是继续扩大原有的市场,还是去研发新产品”。这涉及到企业的决策方向问题,创新是有风险的,这肯定不是一个心灵鸡汤的问题;2016年的入学考试,说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城邦都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每个城邦内部都有一定的一致性”,是一个社会思考;2015年,考的是孟子的一段话“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任然是一个社会思考问题;2014年考的是决策管理的问题;2013年考的竞争当中的合作问题,再往前数都是一样的。

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考试绝不是引导学生们去写一个心灵鸡汤,去考个人素质。我们刚看的管理类联考的问题,你再看经济类联考就更明显了,2017年“有人认为要给穷人一定的经济补贴,也有人认为,越补贴越穷”因为每个人都是机会主义者,既然有了补贴就会“越扶越贫”,说一下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典型的社会思考;2016年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思考类问题,所以我要说的是用高考的思路去准备这个考试。

首先在命题思路上是完全不同的,第二用高考作文的方式去写,写出来的一定是一种心灵鸡汤式的,自己也不愿意去看,然后想想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东西,阅卷老师为什么会给你一个你理想的分数呢?所以,在大家准备的时候千万别走这样的老路,这是我们这科考试的一个特点。

三、如何去备考写作科目




在备考当中,基于对考试的理解与认知,我们需要怎么样去准备?因为作文是分为两篇的,一篇是“论说文”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

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写作考察的是考生的分析能力,但很多同学可能不信,那么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综合里要考逻辑,逻辑要考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论证逻辑部分,我们同学需要去分析阅读,到了我们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这里,需要同学们的分析能力,难道到了“论说文”这段就不需要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而对于数学没有模板,逻辑没有模板,到了写作就有模板?这也是不现实的,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还是要从分析的角度去入手准备。

谈到写作的备考的特点,他的确是最难的一科,首先是审题,它信息的摄入,其次要构思,这是信息的加工,需要结合材料,结合自己的过往的积累,第三需要信息的输出,需要表达出来。

所以写作的备考是两部分的,第一是“写”本身,很多同学说自己在高中时候写作就没有文采。

不比拼文采



首先,写作它不需要文采,你能够去进行分析就可以了,不需要引经据典,以后同学们学逻辑就知道了这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逻辑错误。所以要用严谨的分析,用逻辑的理念演绎逻辑,用逻辑思维去构建你的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是不需要文采的,不需要你是一个文科生,恰恰相反的是我倒是担心一部分中文系的同学,他用文采代替了分析,与我们的考题方向完全相反的,得分就会特别低。考的是分析能力,与文采无关。

都是从无基础开始备考



其次在写作的备考上,我们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很多同学的逻辑都是从0开始的,但是很多同学的论说文都是从“负”开始的,原来的议论文的训练方向是反的。但是语言是需要的,写出来的话需要大家都能看懂,标点符号是正确的,这些是语文基本功的问题,在这些上是需要平常多写一些东西,反复修改的。

先不要着急,多写不是有时间就开始练笔这样,而是比方说可以多写写日记,可以在脑子里构评论某一事件,平常多做一些思考,再就是多做一些口头上的表达。特别是这样的表达推荐同学们上完我们的论说文这类的课程后再去写作练习,平常要多做一些思考,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比方说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说”腾讯的“今日话题”每天看一看,推荐给大家。

我们可以做一个极端的对比,一个人每天都看“跑男”“快乐大本营”这类的综艺节目,他的理性水平会有有效的提升,他语言中的分析能力会有有效的提升,你摄入什么,输出的基本上就是那些东西,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我们仅仅是加强我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我们都应该去关注一下这些方面的内容,这是语言的训练。

第二就是手写的问题,一个辅导老师的写作课,满打满算五六天的时间。中学六年的语文课,标点符号还用不好,经常写一个病句,一个写作老师上六天的可就指望着老师把这个问题纠正过来,这是不现实的。

这个就需要大家课下自己去练的,老师给你辅助的是思维方向的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考的是你逻辑分析的能力。尤其是论证逻辑,逻辑题的特点就是,题干是一组论证,下面有五个选项,既是提示也是干扰;“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干比较长,下面没有选项,即没提示也没干扰,那就需要自己去拿出来,识别其中的逻辑漏洞。

这里就需要的是训练,逻辑与写作不分家,需要良好的识别能力,第二需要很好的表达能力,能够简单的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

有很多同学在备考时看到第一篇要600字左右,第二篇需要700字左右,“我哪有那么多话可说?”其实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就会发现,不是“哪有那么多话可说”的问题,而是要抑制住自己的倾诉欲,一不小心就会写多的。字数超过是扣分的,答题纸上有限制的,能不能简洁有效的,准确的表达出你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这就是表达的要求。

所以说老师即会告诉你写作的结构也会告诉你写作的思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训练与逻辑是相辅相成的,就等于你在复习写作的同事也在复习逻辑,这是第一篇作文的学习,老师可以告诉你思路问题。

第二篇论说文,我们说第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是让你看出文章中的逻辑漏洞,是让你不带有逻辑漏洞的进行论证分析,第一篇是让你去“找茬”的,第二篇是让别人找不出你的“茬”。

背后的本质问题是逻辑问题,第二篇老师借用着每一年真题的思考角度,来给大家做归纳,每一篇作文的结构有没有通用的地方,我们历年真题的考查特点是什么,有没有通用的地方;第二在我们的审题方法里面,信息摄入上,怎么能快速直接有效的摄取信息,不会偏题不会跑题,这是需要我们同学们去训练的。

最难的是老师要交给大家的是分析思路的问题,这涉及到了管理学的角度,经济学的角度,有的甚至涉及到了博弈论的角度,通过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分析问题需要怎么样的理性思维视角。

用老师教给大家的这些方法,去看腾讯的“今日话题”这样一个王牌栏目,还有“人民日报评论”,去看这里的文章。但凡是让你觉得言之有物,说的很有道理的文章,结构是不是老师教的这样,他的分析思路与角度是不是老师教的这样,这样就与我们的课堂学习形成了一个相互的印证。同时又去学习了语言,这就是我们基本的一个备考方案。

所以对于我们写作的备考不能放到最后,要与逻辑数学这些是齐头并进的,要积累的一个是思路,一个是写作的具体方法,一个是思路一个是语言,二者不可偏废,这是我们写作的一些备考方法。

四、备考过程中常见的备考误区



在这里要谈一下我们同学常见的考试过程中个备考误区是怎么样的,有两点,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作的备考时间特别晚。

因为很多考生都觉得我写作很早备考没有用,因为大家的写作分都特别的低,所以放到十一月十二月份就可以了,这是第一个常见的误区,从逻辑的角度他犯了一个“因果倒置”的错误,到底是因为写作的得分低所以我备考的时间晚,还是因为大家备考的太晚才导致的写作的得分低?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

写作只备考两个月来不及



尤其是“论说文”的写作,大家刚才听了老师的解读,发现可能会和大家想象的是不一样的,包括我们一会要说的模板问题,这是第二个备考误区。你想象一下自己的逻辑,大家的逻辑,如果是从十一月份开始复习来不来得及?答:是来不及的。

对想考高分的同学来说是来不及的,就包括想考MBA的同学,想过国家线就够,这样是很难很难了。那么为什么你写作就可以呢?

再想想从分值上看,管理类联考的满分是两百分,数学75分你是从几月份开始备考的?你整个备考打算花多少个小时。逻辑60分,你打算从几月份开始备考,十一月十二月份来不来得及,你打算花多少个小时?写作两个65分,你打算十一月十二月份,花很少的时间去准备,他正常吗?他符合逻辑吗?这是备考时间太晚的问题。

模板只是模拟思维方式



第二个问题就是模板的问题,老师我备考晚一点,你给我一个模板不会就完事了吗,这可是应试辅导啊!我非常理解考生们的这样的心思,换做我是考生的话,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我们的MBA 考试,这样的专业硕士考试,侧重实践不重理论的,问问大家有没有给我一个模板把我这辈子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掉?请问谁有这个办法?没有这样的啊,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人生哪来的这些模板,不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归理出来的人生规划吗?

同样的写作考察的是大家的思维素养、管理潜能,而不是你的模板背诵能力,没有模板能够放置四海而皆准。事实上模板带来的是副作用,他会让你脱离材料所致的方向进入自说自话的状态,你脱离了材料想想自己会写成什么样,这是写作备考中的又一误区。

骗人的平均分



所以综合来看我们考生备考的作文分数是偏低的,可能有的同学说,老师作文成绩不用高我拿到平均分就可以了,这又是一个逻辑认知的一个误区,平均分是可以骗人的。

因为在一个样本之中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打比方说:东村一个“钱百万”,西村一群穷光蛋,两村一平均各个都是万元户,可是没有用的啊。如果一个样本不是正态分布,样本的离散程度比较高的话,平均分对你来说根本就没有价值。

所以有的同学说我拿到平均分就可以,其实你平均分都很难拿到,因为有一部分同学不是用模板的,平常注重积累的,展现了良好的分析能力,他的得分是偏高的,而绝大多数的考生,靠模板,观点加例子,根本不是靠分析而是应付考试,这会导致你的得分是偏低的,到最后的平均分根本不是你能考到的那个分数。

所以提醒同学们这个考试一定是一个“2、8分化”,最后能入取的人是所有考生中的少数,管理类之中有一个二八法则啊,你在考试中也是,20%是被入取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是准备不足的,如果模板有用那么大多数人都会是好分数,那么写作考他有什么用?就是考书法吗?如果模板有用,大多数人都是好分数,那么写作这个科目就可以砍掉了。

五、关于写作备考的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备考的误区,一个是不考虑分析,第二用模板来应对,这是方向性问题。我们来打个比方,好比赛跑,100米也好,400米也好,马拉松也好,发令枪一响,你转身就往观众席跑。这个时候作为教练向你喊调匀呼吸啊,注意跑步姿势,注意摆臂幅度,注意腿部节奏这些,再对你说是没有意义的,方向反了!

这是为什么我在这个视频里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不要只是注意低头拉车而不注意抬头看路,就写作备考来讲,重分析,重理性思考,没有模板,注意点滴的积累,才有了所谓的模板,所以备考不要留到最后,这是在写作上老师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那么整体来讲的话,考试是考的大家理性思考的能力,老师也希望通过写作课,获得的不仅仅是应试的问题,同学可能会说老师讲的很好但却不是应试的问题。恰恰反了,因为我们的考试考的本来就不是死记硬背,老师讲的才正是考试的东西。

而同学们说的:“老师我就是要应试,你给我一个考试的模板”,要知道我们考试考的不是模板,所以要是用传统的方式应对这个考试,那就是方向反了,发令枪一响,转身就往观众席跑,这个就叫做“南辕北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写作上为什么同学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呢?说白了写作有他的特殊性,第一,像是数学老师讲错了,做题就会发现,逻辑也一样,只有写作这门,老师讲错了你听不出来,没有客观答案,有的同学就是用观点加例子这样的模板应对考试,考完了自己的得分这么低?什么原因?可能是我平常积累的例子太少了,这就是还没明白这个道理。

归根结底想明白,数学考试我们的分析,考察大纲上的每一个科目的考察目标,有三个关键词是相通的,每一句话都有“具有”这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有“分析”这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有“能力”这一个词,这是一个典型的素质型考试,考的是分析能力。

大家可以去看考试大纲,在网上查也可以,在书店找也可以,考的是分析能力,千万别把备考方向搞错了,方向错了,教练再怎么指导也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所以同学们在准确的认识到这个应试考察目表的前提下,能够跟好老师的节奏和脚步,能很好的做好准备,以应对我们的这个考试提出来的挑战。

老师也希望通过我们课程的讲解,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和认知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去应试,实际上是“取其上,得其中”。

为什么要考研?考研本身不是目的,考研的目的本身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希望通过考前的备考让同学们真正的有一些收获,而不仅仅是一个应试。

如果让同学们能在老师的课程之中得到一些应试之外的东西,对同学们的生活是很有价值的,那么这就是应试,因为我们应的不仅仅是考研,我们要应的是生活的这场考试,希望对大家的未来有所启发与帮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