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崔宏桥院长 |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如何重塑商科人才培养新生态

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2025-05-06 10:40 播放次数: 2277

将工商管理学院深深植根于吉林的产业之中,建立在吉商企业里。

图片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崔宏桥


图片

《走进中国商学院》

新华网、专业学位网联合专访



图片











传承吉商精神 弘扬吉商文化 



图片


请您介绍一下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


 图片


崔宏桥: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始建于1958年,由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贸易系衍生而来。1998年,为响应教育部的专业调整要求,学校在商业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2010年,随着学校更名为大学,我们正式组建了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学院获得了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冠名支持,更名为亚泰工商管理学院。2023年,随着冠名期结束,学院再次恢复了原有的名称——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在办学特色方面,作为一所地方财经院校,我们一直在深思如何办好工商管理学院。在逐步发展中,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将工商管理学院深深植根于吉林的产业之中,建立在吉商企业里。这一定位主要基于学院的办学优势——作为地方财经院校,学院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因此,学院与国资委、工商联等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2年,工商管理学院着手筹建吉商博物馆。2023年,吉商博物馆正式落成,依托吉商博物馆,学院又创立了吉商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并且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国有经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基地。正是基于多年来与政府及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以及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我们提出了这一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特色。

在这一过程中,学院主要持续关注并重点推进了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强化了与政、行、企、校之间的高度协同合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院办学提供有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学院搭建了方才提及的各类平台,并聘请了众多行业内的企业家,特别是吉商企业家,进入学院担任企业导师。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和物流管理五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与地方政府,特别是与文旅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与文旅厅的合作中,学院承接了国家文旅部指定的项目——吉林省旅游资源、冰雪资源普查。鉴于近年来冰雪旅游的热门趋势,以及总书记提出的“冬奥之后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东北三省都在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和冰雪产业。作为地方高校,我们也要紧跟政策导向和趋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学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即更多地与当地重点支柱产业相关联,为产业及产业内的企业提供服务

其次,作为商科院校,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一领域,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基于吉商博物馆,广泛汇聚了省内外的优秀企业家,以“传承吉商精神、弘扬吉商文化”为理念,搭建了属于吉商的家园和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院邀请企业家们走进课堂,担任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创业故事和经历,向学生们展示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总结出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备实践性和落地性,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比赛,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企业家身上学到创业精神。吉商精神和吉商文化虽然不如浙商和晋商那样浓郁、广为人知,但它同样具有独特的内涵,即“重德重义、敢闯敢为、善融善创、思源思报”。这些理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创业意识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此外,学院高度重视数字赋能,这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AI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技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作为商科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上,学院强化了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2022年,学院建立了数字管理的综合实训室,对各专业进行了改造。例如,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引入了智能商务的概念;在人力资源专业中,注重数字化人力资源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则聚焦于智慧文旅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则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学院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强化数智的赋能作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深耕财经底蕴 强化产教融合

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图片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如何利用地理位置和教育资源,形成独特的课程设置和学科优势?


 图片


崔宏桥:学院首先强调的是彰显财经特色。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本科税务大学,学校的前身是长春税务学院,后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是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在全国税务系统中有着众多学生和校友。基于这一特色,学院非常重视利用自身资源,在MBA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除了核心课程外,还包含国际税收、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税收案例等税务方面的选修课程,从而突出学校在税务方面的特色,满足该领域学员的需求。这些财税课程的丰富性,在同类财经院校中较为少见,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税务系统的学员。例如,今年面试时,就有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学生表示,他选择吉林财经大学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是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在这一平台上能够结识更多税务系统的校友。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基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发展,深耕财经底蕴是学院课程设置方面的重要基础。

除了深耕财经底蕴,学院还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了产教融合。刚才提到过,学院与吉商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不断地走进吉商,将行业企业的实践融入课程体系中。学院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每年都会聘请省内知名企业家,如修正药业、欧亚集团等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到学校授课,将本土实践案例融入课程体系。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为地方产业服务至关重要。因此,学院一直积极践行和贯彻这一理念,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推动产教融合。


传承与创新 特色与通识 理论与实践



图片


学院有哪些特殊的培养计划来支持MBA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片

崔宏桥: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即“传承与创新”“特色与通识”以及“理论与实践”。

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学院致力于传承中国乃至东方的传统文化。为此,学院围绕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开设了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并举办“商坛”讲座等活动。同时,学院也在不断创新,积极拥抱数字时代的商业变革,开设了大数据营销、大数据与智慧文旅、大数据供应链应用等相关课程,持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特色与通识”方面,学院将继续强化税务系统、冰雪等领域的特色课程内容,而通识教育则主要体现在核心课程的教学上。对于MBA教育而言,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都是其核心课程,学院非常重视这些通识课程的教学。

在“理论与实践”方面,MBA学员的特点是在职,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可能并非管理科班出身。他们再次走进学校,是为了在理论体系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学院的培养不仅注重理论体系,还十分注重实践。除了结合行业实践,学院还注重案例教学和案例开发。目前,学院的课程基本上都采用了案例教学,部分课程甚至实行全案例教学。此外,学院还深耕于案例,目前已有多篇案例入选全国百优案例。在这条道路上,学院一直在努力和探索。


科技和管理双轮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


作为学院的领导者,您如何看待MBA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图片

崔宏桥:在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会议上,MBA教指委的领导们提到MBA教育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作为中国首个专业硕士教育项目,MBA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发展,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今,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MBA教指委的领导们已经为我们树立了信心。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上,我们不能仅仅重视理工农医等领域,管理也同样重要。

我一直认为,科技与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马车前进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吉林财经大学而言,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们有二十几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了省市领导的批示,并被运用到实践中。此外,我们还曾面向税务系统和烟草系统开设了行业班,为税务系统、烟草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等培养了1500余名MBA学员,这些学员现在大多已成为相应领域的中高层管理者,甚至包括一些厅局级领导。可以说,吉林财经大学MBA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化育品格 服务社会 造就精英



图片


学院在推动MBA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图片

崔宏桥:自办学之初,学院便重视品牌建设的工作,确立了MBA的核心理念——“弘德济世,立业兴邦”,明确了教育宗旨——“化育品格,服务社会,造就精英”。学院的愿景是成为培育吉林商业精英的沃土与精神家园。自2007年获得办学资格以来,学院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这段时间里,学院始终注重品牌塑造与宣传,目前拥有两个主要的宣传平台:学院官网与公众号。通过这些平台,学院会定期推送相关活动和新闻,让外界了解学院的最新动态。

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始终在扎扎实实地夯实MBA的品牌基础。学院的活动大致分为三大模块:“商坛”大讲堂、领袖移动课堂、智慧沙龙。为了让MBA学员实现全面发展,学院不仅会聘请企业家和政府领导来举办智慧大讲堂和领袖移动课堂,还会走进企业,将课程植入到企业实践中。此外,学院还会举办各种沙龙活动,如品酒沙龙、插花沙龙、戏剧沙龙等文化沙龙,每年大约举办30次,以此全面提升学员的素质、素养与发展潜力。

品牌的核心在于质量、品质、内涵的发展,因此学院非常注重品质打造和宣传。学院拥有广大的校友资源,校友会已成立17年,通过校友的影响力和校友活动的开展,学院在品牌宣传与提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