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院长为我院研究生作“公共风险是一种思维方式”专题讲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09-14 16:35 浏览量: 3191

2020年9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新知大厦218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审计硕士研究生和财政学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经济专题研究》和《经济学专题》第一讲,主题为《公共风险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次讲座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杨远根主持。同学们积极踊跃,教室里座无虚席,部分会计、税务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来到现场聆听刘院长的讲座。

刘院长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讲授。

一是理解公共风险与个体风险的区别。

针对社会个体的风险是个体风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是市场风险,其造成的损失皆是由个体本身来承担。部分个体风险会发生演化成为需要整个群体共同承受的风险,即公共风险。当个体已经无法承受风险时,就需要政府去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因此,明确风险的相对主体是区分风险类型的逻辑基础。

二是培养不确定性的思维方式。

大部分人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仍停留在揭示确定的自然现象的本质,解读其过程规律阶段。按照此种逻辑推断,由于风险是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风险就不是一个科学概念。然而,这种理解是明显错误的。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愈发意识到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的。这意味着世界可呈现多种可能性状态,也存在着虚拟现实这一概念。人类对风险的研究是在对不确定性进行研究,是在对人类惯有的思维体系进行颠覆。所以,研究风险问题是在塑造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基本方法。

人类社会正处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断解构我们原有的秩序,打破原来构建确定性的规则,当法律、制度、政府的职能的更新速度低于数字技术对旧有确定性的破坏速度时,不确定性就显露出来。因此,现阶段的人类社会属于名副其实的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公共风险的表现有贸易摩擦、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污染等。

公共产品存在的意义是构建确定性,实际上它是对冲公共风险的产物,发挥着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要作用。最初,公共产品的定义是从实体思维出发,认为它仅仅是有形事物。随后,公共产品进一步包含了秩序、法律和环境等无形事物。公共产品的增多意味着公共风险的增大,所以公共产品并非越多越好。

财政政策总体目标是公共风险最小化。财政政策的评价标准是财政政策是否能缩小公共风险,增强确定性。财政风险本身就可以当成一个政策工具,财政风险可以转移一部分公共风险,即财政风险增大,公共风险缩小,这也体现了二者之间的权衡。但财政风险是有底线的,即财政的可持续性。如果财政出现不可持续,那么通过财政去化解公共风险,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刘院长希望同学们可以打破对于世界本质的传统认知,不要沿着原有的惯性继续走下去。对于公共风险的讨论从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同学们的思维方式,鼓励同学们敢于自我突破,选择一种创新的思维进行有意识地不确定性思考,进而锻炼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刘尚希院长的讲授观点鲜明、内容详实、引人入胜,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公共风险有了更真切和深层次的领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财政理论的学习热情,更坚定了那份科研报国的初心。

往期精彩回顾

刘尚希院长为我院研究生作“基于风险决策的财政政策新思维”专题讲座

审稿:程瑜 闫晓茗

供稿:舒亚琦 马金鑫

编辑:李雅煊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