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专栏|周周学党史,五大战役聊解放第四期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021-09-27 09:00 浏览量: 3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党史学习

是我们的思想必修课

一起走进本周的党史学习吧

周周学党史

9月27日

1955年9月27日 1955年军队授衔

1955年9月27日,根据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有功人员勋章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全军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有10名、上将军衔的有55名、中将军衔的有175名、少将军衔的有802名。

9月28日

1998年9月28日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大会。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同洪水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抗洪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继承和弘扬这些精神,激励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9月29日

1954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 赫鲁晓夫同周恩来进行会谈

1954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在参加我国建国五周年国庆活动并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就中苏关系和国际局势进行了会谈。10月12日,两国政府代表团发表了《关于中苏举行会谈的公报》,同时全文公布了两国政府联合宣言、关于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支配的联合公报。这次会谈还签订了关于苏联政府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5.2亿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15项中国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

9月30日

1981年9月30日 叶剑英就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提出九条方针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提出九条方针: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二)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

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天,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0月2日

1949年10月2日 苏联政府决定建立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并声明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自广州召回外交代表。5日,两国分别任命大使。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与我国建交。

10月3日

1971年10月3日 成立军委办公会议

1971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由叶剑英、谢富治、李先念、李德生、纪登奎、汪东兴、陈士榘、张才千、刘贤权等10人组成,负责军委日常工作。

五大战役聊解放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战争。

中国解放军(1947年7月)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接连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主力,随后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在这次解放战争中,五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是解放全中国的关键之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今天就让木木带你们去了解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吧。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

它于1948年11月29日始,1949年1月31日完,经6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终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3个兵团,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平津战役示意图

围困张家口

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华北军区第3兵团首先向张家口外围国民党军发起攻击,至12月2日,对张家口形成包围态势。傅作义急令其精锐第35军附第一百零四军的1个师乘车增援张家口,令驻怀来的1个师增援宣化,驻昌平的1个师进至怀来。12月4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令: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继续切断张家口、宣化之敌的联系,在阵地前消耗敌人;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应以最快手段攻占下花园地区一线,割断敌一百零四军与张、宣之敌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向怀来、南口之线急进,相继各个歼灭该线之敌。傅作义发现东野部队,急令35军撤回北平……至此,人民解放军在平绥线实施分割包围,达到了调动平津之敌的目的……因郭景云35军被消灭,12月23日上午,傅作义遂急令张家口守军突围,向绥远撤退,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冒雪追击。24日下午,将敌第十一兵团共5.4万余人全部歼灭,仅司令孙兰峰逃走,张家口被解放。

围困35军,打击援军

12月8日,东撤之敌第三十五军被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包围于新保安。9日夜,向西接应之敌第十六军主力5个团,被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包围于康庄。10日拂晓,该敌在向八达岭突围时被全歼。敌第一百零四军两个师极力向西接应,被冀热察军区部队和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顽强阻击,后路又被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切断。10日下午,该敌向南突围,被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全歼于横岭城、镇边城地区。至此,在平绥线东段共歼傅部5个师共2.2万余人,切断了国民党军西撤绥远的通道……12月22日,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傅作义的“王牌”第三十五军军部及所属2个师共1.9万余人,军长郭景云自毙身亡。

平津战役

解放天津和塘沽

解放军一面严密部署防止平津之敌突围逃跑,一面加紧对傅作义做争取工作,并积极准备攻取塘沽。傅作义企图以固守天津牵制解放军,并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1月14日,解放军向天津集中东北野战军第1、2、7、8、9等5个纵队以及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工兵和坦克兵大部,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歼灭的战法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个警备司令部、2个军部、10个师共13万人,活捉陈长捷和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翰、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以及天津市长杜建时。15日,天津解放。候镜如率塘沽守军5万余人由海上南逃,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歼其后尾掩护部队3000余人,解放了塘沽。

天津解放

政治解放北平

在解放天津之前,傅作义身边人员李腾九、邓宝珊、傅冬菊(傅作义之女,中共地下党员)等劝说他认清形势,傅作义一面派人秘密与共军谈判,一面拖延顽抗。天津解放后,北平傅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0万大军的严密包围下,陷于欲战不能、欲逃无路的绝境。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积极准备攻城”和“进行和平谈判”的指示,在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有力配合下,一面进逼城垣,一面加强政治攻势。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向北平所属部队发出《关于全部守城部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的通告》,令其所属部队开到解放军指定的孙河镇、庞各庄、黄村、良乡等地,听候改编。1月31日,傅部20余万人全部被和平改编。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古都宣告解放。

北平解放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胜利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在此背景下,不断有人释放和平烟幕,企图划江而治,建立所谓的南北朝。也有不少人试图依托长江天堑,进行殊死顽抗。为了打破敌人的幻想,毛泽东主张“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人民解放军百余万部队齐集长江北岸,为横渡长江做准备。渡江战役开始后,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英勇冲锋,突破长江天堑,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

渡江战役示意图

1949年4月20日晚上8时,由第三野战军第7、第9兵团组成的中突击集团,首先从安徽裕溪口至枞阳段渡江,向对岸敌人发起攻击。晚上9时,渡江部队第27军79师235团1营3连5班所乘的船率先到达长江南岸夏家湖一带。

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各野战军全体指战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接着,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渡江战役

在渡江部队的猛烈进攻下,国民党部队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很快被突破。最快的渡江先头部队船只仅用了15分钟就进攻到了对岸。在之后24个小时内,相继有30万部队渡过长江。

在渡江战役的关键时刻,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4艘英国军舰驶入人民解放军防区,并不顾警告强行溯江行驶,引发双方激烈炮战。炮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252人,“紫石英”号军舰也被人民解放军击伤,搁浅镇江江面,其余3艘英国军舰仓皇逃离。

事发后,英国政府强词夺理为英舰暴行进行辩护,甚至扬言要进行军事报复。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词批驳,指出:“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一严正立场,表明中国共产党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决心,打击了英国等国家的嚣张气焰,赢得了舆论支持,极大地鼓舞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士气,增强了海内外中国人的自信心和爱国心。

“紫石英”号军舰

在敌军飞机、舰炮的猛烈轰炸下,渡江战役既紧张惨烈,又进展十分迅速,势如破竹。特别是4月21日凌晨,在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梅含章领导下,江阴要塞起义。接着,23日,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25艘大小舰艇在长江下游笆斗山江面起义。这都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守军的士气,加速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步伐。得知人民解放军渡过了长江,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起草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稿,宣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国民党政府留在南京的许多机构迁移广州,代总统李宗仁逃往桂林。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崩溃。闻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后,毛泽东追昔抚今,挥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进一步表明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攻占总统府

占领南京的同时,人民解放军又解放了无锡、镇江。4月27日,在皖南、广德地区包围歼灭敌5个军。至5月22日,相继占领杭州、武汉、九江、南昌。27日,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长江口的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历时42天,胜利结束。

木木有话说

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伟大精神造就伟大事业,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西华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相关详细信息

请继续关注以下

官网、微信、QQ、微博、易班等平台

编辑:周海滨 唐境

审核:顾鸿飞 杨舒婷 李姝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