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责任田”:我院教师精心挖掘战“疫”育人元素 全力上好“云端思政课”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20-04-13 00:00 浏览量: 3640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经管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在扎实有序推进线上教学中,积极引导教师精心挖掘战育人元素,通过用好中国战新素材,全力上好云端思政课。将中国战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相应知识点深入结合,形成了线上教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中国抗击疫情取得显著成效的宝贵经验,理应成为引领学生立德成人的绝佳教材。通过将抗疫鲜活案例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打造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具有蓬勃活力的云端思政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与强国之志。

精准滴灌:思政元素纳入课程大纲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即一切知识都具有善性,问题在于是否有发现的慧眼。学院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将中国战疫生动实践中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等思政元素纳入到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从而实现课堂思政育人的精准滴灌。学院业已完成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本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编制工作。新教学大纲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通过课程思政大纲的动态更新,将战疫育人元素及时吸纳进来,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确保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课堂案例1]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哲教授《人力资源管理》

[战疫元素]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哲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系统地梳理了人力资源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并适时结合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思考与探索。

[思政设计]郑教授在讲人力资源的理论基础时告诉学生们,不同的人性假设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如何管人的前提是如何看人,因此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清晰自己对人力资源的看法。现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愈演愈烈,之所以不同国家的应对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正是由于各国背后的制度和文化的差别。当然,疫情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郑老师将疫情元素转化为教学内容,打通了基本原理和当前实际的联系,在向我们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向我们传递战役正能量,让我们从疫情中学习,从疫情中感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

[知识节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演进

[课堂案例2]校课程思政先锋潘莉博士《旅游市场营销》

[战疫元素]曾获校课程思政先锋称号的潘莉博士《旅游市场营销》课堂上,围绕旅游市场定位话题循序渐进,从产品/品牌与企业成功定位所能够实现的价值创造,引出个人、旅游地乃至国家定位的重要性,线上传递抗正能量。

[思政设计]通过深化攻心为上的定位本质,潘莉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应用定位战略的延展层次:小到每个个体,大到整个国家,成功都离不开精准定位!以时下抗击疫情的中国担当为国家定位作有力注解,积极传递战疫正能量:全球化时代,挑战是共同的,责任是共同的,命运也是共同的。当前全球正遭遇病毒肆虐,疫情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国家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大国担当、彰显大国风范。从专业知识到个人成长、从谆谆引领到能量传递,潘莉老师用专业与实事的完美结合,在线上教学中为学生带来人生的启迪和未来的期盼,更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注满能量。

[知识节点]定位理论;产品/品牌

协同育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发展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是全国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跨境电商综合实训平台已累计服务高校1000多所,服务师生3万余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专业非常重视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课堂思政的有机统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思政元素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明确每一专业的育人目标,实现专业、课程与课堂的协同育人。通过专业课程讲授、教师言传身教、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文化塑造等全链条活动,衔接战疫中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担当作为等育人元素,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驱动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课堂案例3]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陈彦宇博士《管理信息系统》

[战疫元素]电子商务专业陈彦宇博士在《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课上,以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出发点,系统讲述了MIS基础概念、结构以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循序渐进的表达出MIS之于个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作用,并生动地将身边的疫情防控鲜活元素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情怀。

[思政设计]从生产大国重器再小到生活日用品,中国制造早已深深嵌入到全球供应链中。陈老师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一节中,围绕ERP的主要特征层层深入,以供应链思想特征为重点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生产防护用品的案例,突出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特殊地位。作为重要防护物资,口罩的需求伴随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逐渐紧缺,近30天海外口罩需求上升100多倍。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陈老师指出国内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制造产业逐渐复苏,格力、比亚迪、中石化等企业纷纷跨界生产口罩,中国口罩产量每天超过1亿只,产能提速了5倍,国内购买口罩难题逐步缓解。在保证国人口罩自由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将口罩出口到全世界,帮助其它疫情严重的国家渡过难关。最后,陈老师提出疫情不分种族、不分国界,随着疫情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并愈演愈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此刻高度显现,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引导学生在战中涵养青年责任与使命担当。

[知识节点]管理信息系统结构;企业资源规划

[课堂案例4]省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金正庆副教授《会计学》

[战疫元素]曾获浙江省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金正庆副教授所在的《会计学》课程组,群策群力,在前期已完成《会计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基础上,对《会计学》课程可挖掘的德育元素进一步充实、丰富,与时俱进,加入最新的中国战元素。由此,金老师提出了疫情下《会计学》课程思政体系重构与知识溢出观点,金老师认为空间距离会弱化整体的知识溢出效应,把隐性知识、思政元素融入到故事当中,讲好中国战故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一些东西,强化知识溢出效应

[思政设计]从价值目标层面、社会层面、个人行为层面引领当代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启发学生将个人思考与国家历史结合起来,并将有限的个体生活意义与几乎无限的民族延续结合起来,让个体自己的价值意义取得一种由民族历史锻造的厚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观。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赋予单调的知识点以活力。由会计的技术性与社会性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科学素养、理性思维的缺失导致疫情期间谣言四起,成为另一种病毒。疫情时期在强调历史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理性的思维。

[知识节点]会计职业观;会计技术性/社会性(二元性)

同向同行:思政元素嵌入支部建设

我院教师在挖掘战育人元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中,工商管理教工第二党支部完成《齐心抗疫 合力攻坚 争先作为》《停课不停学 创新教学方式》等文档21份。在标杆党支部的建设中,高度重视思政元素的嵌入,通过微型党课、线上研讨、案例开发、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与专业建设同向同行,双轮驱动思政育人。党支部线上活动与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精准挖掘中国战疫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在思政育人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特殊时期思政育人向纵深延展。

[课堂案例5]工商管理系教工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松鹤博士《企业文化》

[战疫元素]教工党员徐松鹤博士在《企业文化》课堂上,围绕企业精神的话题,延伸至中国抗的国家精神。作为一种集体志向,精神的力量不仅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对于民族和国家亦然。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并且不断创造辉煌,与其内在的精神信念密不可分。

[思政设计]像大家所熟知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些故事中无不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联想当下我们国家和人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念,这种必胜信念不仅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执行能力,也源于中华文明不屈不挠的性特质。这种烙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信仰,构成了中华文明不倒的精神长城!

[知识节点]企业精神;文化信念

[课堂案例6]经济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郑小碧博士《保险学》

[战疫元素]“人无信而不立,这句话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也是被很多不讲诚信的人表现得淋漓尽致。经济系党支部书记郑小碧博士从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社会上有些人故意隐瞒疾病信息给社会带来巨大隐患的不诚信行为出发,引出了《保险学》中的保险基本原则之一——最大诚信原则。

[思政设计]“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不仅对保险合同的效力具有关键影响,实际上对我们每一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正所谓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信是最好的策略),郑老师的话锋一转,将最大诚信原则的要求联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于是,郑老师开始从当前新冠肺炎的防控切入,与同学们讨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个体如何践行最大诚信原则。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例如,董丞同学认为每个人应当遵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在配合政府防疫工作方面要做到对自己健康情况最大限度的告知,以最大化降低自己和社会的风险

[知识节点]保险原则;诚信原则

润物无声:思政元素浸入鲜活案例

案例教学是经管学院重要的教学方式,各专业高度重视鲜活案例的整理和开发,将思政元素浸入具体案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尤其在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蕴含丰富育人元素的鲜活案例,这些新鲜、丰富的企业案例为经管类课程的讲授提供了生动素材。学院积极引导各位任课教师及时整理和开发,将知识点、管理理论与思政元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思政元素浸入鲜活案例,实现课程思政入耳入心,知识学习如盐入水、有滋有味。

[课堂案例7]工商管理系青年教师杨婵博士《企业管理前沿》

[战疫元素]《企业管理前沿》课堂上,杨婵博士结合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引导学生思考逆境能否重生?,并结合多个案例分析困境状态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与后续复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收获企业行为战略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积极向上、乐观坚持的人生观。

[思政设计]通过刘强东与京东梁建章与携程以及俞敏洪与新东方三个案例,剖析在面对与当前疫情类似的非典危机下三位企业家的不同应对措施,结合新冠疫情困境下企业逆境重生的努力,指引学生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习企业家积极乐观、创新求变、坚持不懈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疫情特殊时期要做修行者宅其身、抱道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老师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指引,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抗挫能力,在教书的同时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知识节点]战略选择;企业精神

[课堂案例8]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化专业主任张巧文博士《税法》

[战疫元素]“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张巧文博士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开启了《税法》课程。老师开篇介绍了ACCA税法科目的基本情况,以及英国国家税收体系、税收种类和税收目的。在举例时提到,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出事件,需要国家从各个方面加以综合应对。

[思政设计]在税收政策方面,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及地方政府纷纷就推出了税收支持政策,从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公益捐赠、复工复产等方面做出了税收减免和纳税服务优化安排,从而有效地鼓励企业、个人等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到防疫工作中。老师随后具体介绍了以上四方面的税收安排细则。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税法的重要性以及对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决心和努力,相信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一定能打好疫情阻击战,中国经济也定能快速复苏。

[知识节点]税收政策;税收体系

编辑:赵培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