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知多少|三方协议必须签吗?签完还是应届生吗?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系
2021-10-09 22:19 浏览量: 2471

政策

“三方协议”这个词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

有一些同学已经拿到了满意的offer

签订了三方协议

有一些看到了更好的机会,在考虑解约

有一些还在徘徊,不敢轻易签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有多重要?一定要签?”

“签订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耽误考公职吗?”

“签完不想去可以毁约吗?有代价吗?”

同学们的种种困惑

今天锋锋给大家统一答!

Q:什么是“应届毕业生”?

A:

应届毕业生,狭义来说,是指在校最后一年的大学生,即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

许多2019年的毕业生由于疫情影响,仍未落实工作或者学习单位,担心自己已经不属于应届毕业生范围。其实国家已经考虑到这一情况,并颁布了如下规定:

关于应届毕业生的界定,公告如上述表述,因此应届生的条件还是很宽泛的。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起两年内都是择业期,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五年内。这个时期是国家为了照顾毕业生就业而设计的,在两年择业时期内,毕业生第一次找工作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

一般来说,在择业期(国家规定为2年,部分地区3年)内,只要还未确定工作,毕业生的档案、党团关系等依然保留在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按照应届毕业生对待。

Q:什么是“三方协议”?

A: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即一份纸质保障,保证在你毕业以后可以顺利入职该公司;由于毕业生的户籍、档案等一系列关系需要在毕业之际转交,学校通常会根据三方协议来办理,以避免“毕业黑户”等关系转接错误的情况出现。

而且,三方就业协议书不等于正式劳动合同。三方协议只在签署劳动合同前有效力,当毕业生拿着报到证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三方协议自行终止。

Q:一定要签订三方协议吗?

A:

许多毕业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一定要签三方协议吗?”“不签三方协议会影响毕业吗?”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要签署三方协议,例如考研的同学顺利拿到研究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不签三方协议。而对于应聘工作的同学,只要没有找到称心合意的企业,也有权利不签三方。

三方协议不是强制性签署的,但是签订了三方协议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刚毕业的同学们,以免关系转接不清晰或者面临失业。

「三方协议的作用」

毕业生:签三方后,所在院校才会给你发放报到证,凭这个报到证你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到。

用人单位:签三方后,才能接收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并且安排毕业生上岗就业。

学校:签三方后,学校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上报主管部门,然后才能给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及户口、档案的迁移;此外,三方协议的签署情况也是学校统计当年的就业率的重要依据。

Q:签订了三方协议还算应届生吗?

A:

很多同学担心签订了三方协议,会影响明年省考、事业编、选调生、银行等的报名,事实上是不会有影响的,仍然还是应届生的身份。

只要在择业期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过社保、公积金,而且档案还存放在学校或是当地的人才市场中,就仍然具备应届毕业生的身份。

Q: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A:

1、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

2、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生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双方合同,约定了两方的权利、义务。

3、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三方协议的效力应当丧失。若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

Q:签订三方协议的其他注意事项

A:

应届生的身份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在部分考试、企业招聘、落户等程序中更加便利。但是,如果试图用不合法的手段更改身份状态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所以大家应该真实填写自己的身份状态。同时,合理利用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优势和三方协议,会给毕业生带来更大的优势。最后,锋锋想强调的是:签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也可能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请大家一定要尽可能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理性的决定。最好不要轻易解约,毕竟用人单位招聘新人也是需要付出大量人力财力的,HR小哥哥小姐姐们都很辛苦,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哦~

END

来源 | 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排版 | 王鑫

审核 | 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刘成兴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