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风貌改造换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系
2021-07-16 23:56 浏览量: 3145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任重道远。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壮美广西,文旅兴村“实践团队前往位于桂林兴安县溶江镇西北部的中洞村进行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探求中洞村西乡村振兴之路。

参观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展开座谈会

7月13日,实践队员来到中洞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团市委驻中洞村第一书记张云涛、村干部等就中洞村基本情况与发展建设召开座谈会。张云涛书记对实践队此次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实践队介绍了中洞村的基本情况,就下一步开展乡村振兴村貌调研计划进行了讨论,随后,实践团在张云涛书记的带领下调研了中洞村的村容村貌,为乡村风貌改造奠定了基础。

村干部与实践团队开展座谈会

深入中洞村,调研村落街巷风貌

实践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中洞村原政府所在地周边居民进行建筑风貌实地调研,对每一户民居进行标记,将房屋的细节拍照记录。村内建筑风格类型较为丰富,留存有少量荒废民居。主干道缺少行道树等必要的绿化植物,荒废空地杂草丛生,有待美化修整。该调查活动有助于团队展开接下来的风貌改造项目,助力中洞村的人居环境建设。

实践团队对中洞村街巷建筑风貌进行调研记录

年久失修的房屋

凌乱的街巷

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实践团队在了解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深入村民家中,走到村民身边,在田间地头与农户聊天询问,了解更多群众较为关注的环境卫生、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经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地了解群众需求,协调解决民生问题。据了解,中洞总面积25平方千米,汉族聚居,另有壮、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村辖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409户1540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以罗汉果、百香果和外出务农为主,竹林资源材料出售为次。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村内留守老人较多。

实践团队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中洞村依托好山好水的天然优势,发展生态种植。依托中洞村的自然优势及气候条件,积极推广“两果(罗汉果、百香果)”种植产业,结合本村实际,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取得良好成效,走绿色发展道路。

实践队员向农户学习罗汉果人工授粉技术

实践队员参观罗汉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积极讨论,共寻美化村貌方案

实践队员对此次实践调研展开讨论,风貌改造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居环境”,二是“自然环境”。中洞村风光秀美,自然环境良好。针对中洞村的风貌改造可以从人居环境入手,修整路面,修葺房屋,设置公共空间,增加基础设施。对于中洞村来说,风貌改造除了已有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的就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我们将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乡村风貌改造设计方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全乡农村环境整洁优美,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广大农居民的生活质量。

实践团在村委合照

END

来源 |”壮美广西,文旅兴村“实践团队

编辑 | 李闻新

审核 | 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王成圆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