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王传毅 | 交叉学科的类型与设置方式:基于知识的视角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2-02-17 15:00 浏览量: 3086

摘 要:

交叉学科是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按照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和知识交叉方式,可分为模式I—聚合型交叉学科、模式I—群落型交叉学科、模式II—聚合型交叉学科、模式II—群落型交叉学科。模式I—聚合型交叉学科一般不单设门类或一级学科,设为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模式II—群落型交叉学科一般在交叉学科门类设一级学科,其他两种类型的交叉学科依托与知识基础关联的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

关键词:

交叉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聚合型;群落型

作者简介

杨斌,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王传毅,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2020年是中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全国首届前沿交叉学科论坛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发起成立中国交叉科学学会;全国5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强化学科交叉和创新科研范式的未来之路,以期驱动实现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回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交叉学科与学科交叉的

重要区别

学科交叉是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体系每时每刻都经历着分化和交融。众多学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普遍的学科交叉现象,也不断丰富现行的学科体系。阿伦诺夫指出:“大概除了纯数学是个例外,其他科学都存在学术上杂交的特点,科学的杂合性程度主要依赖于不同学科在探讨议题上的聚焦程度。”故学科交叉未必形成交叉学科。正如华勒斯坦指出,“学科制度化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每个学科都试图对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尤其要说明它与最相近的学科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如果区别并不明显,或者仅仅只是移植和借用相关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进行丰富、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则学科交叉只是本学科知识体系自然演化和不断丰富的结果,并未形成交叉学科。例如,20世纪2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4位重要学者将统计学引入各自学科,促进统计学与自身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原因只是在于证明自身学科与科学准则的一致性,从而增强其合法性。

虽然学科交叉并非形成交叉学科的充分条件,但却为必要条件。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言,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刘仲林认为:“交叉学科是由两门和两门以上的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王续琨认为,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发布的报告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及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容性的描述。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从简单的观点交流到组织化的概念、方法论、过程、认识论、术语、数据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在一个相对广阔领域上建立起教学科研组织。”

因此,从学科交叉演化至交叉学科,尚有一段显著的距离。路甬祥认为,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交叉学科,众多交叉学科构成了交叉科学。是否能够建构理论体系是区别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认为,形成交叉学科,在内涵上与相关学科划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界线,至少应包括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专门意味着交叉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不是其他相关学科所关注的重点,稳定表明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具有可表征的状态和相对确定的变化趋势。

二是形成了由若干关联的专门术语所表征的概念体系。专门术语可能来源于不同母学科,也可能为交叉学科所独有,但均紧密联系,概念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因果关联。

  三是概念体系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在学科之外的学者一般较少使用,且须经过专门学习方可掌握。

  四是概念体系本身具备内生发展的驱动力,能够相对稳定地实现概念体系的累积性增长和学术共同体的“新陈代谢”。

交叉学科的类型划分:

基于知识生产与交叉方式

虽然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均冠以交叉学科之名,但交叉方式却显著不同。金薇吟从知识融合类型的视角将学科交叉方式概括为观同察异、话语移植、互补共融、连锁辐射、辐集聚焦、横断综析、形上升华7种类型。王续琨、陈悦按照交叉的跨度, 将学科交叉方式分为“文”与“理”的大交叉(远缘交叉)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科学部类内部的小交叉(近缘交叉)两种类型。这表明,交叉学科具有不同的类型,必须开展深入的分类研究。

  现行的交叉学科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知识交互特征,从理论上提出交叉学科的不同类型,并阐释不同类型的特色;二是基于管理和统计的需要,在学科目录设置方式上对交叉学科进行分类。

  从理论上,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方式。OECD在《交叉学科:大学教学科研中的问题》报告中区分了四种类型的交叉学科:一是毫无关联的学科构成的学科群(Multidisciplinary),如音乐、数学和历史;二是有密切关联的学科构成的学科群(Pluridisciplinary),如法国的古典人文学科,由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构成;三是两个或多个学科融合后的交集领域(Interdisciplinary),四是横跨多个学科(Transdisciplinary),如系统科学。刘仲林将交叉学科分为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超学科。王续琨从自然科学的三个层次分类出发,提出四种类型:同一层次的交叉学科、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应用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以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共同交叉的学科。

  从现实的管理和统计方式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分类。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学科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将交叉学科分为两类:一类是交叉学科群下的交叉学科,即设置了 “多/跨学科研究(Multi/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学科群,专门设置交叉学科,其中包括生物与物理科学、和平研究与冲突解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重大灾难与相关研究等与学科前沿、国际热点、重大战略领域息息相关的学科;另一类是在现行一级学科及以下层次,为交叉学科预留了空间,即对于难以归入其他专业学科、同时又还没有独立名称的新兴学科专业,一般以“其他(Other)”字样标识,以99作为编码结尾,如11.99为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及支持服务(其他)。

  中国的交叉学科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交叉学科,目前包括“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另一类是,在学科目录之外,由高校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显示,160余家学位授予单位,共自主设置了医事法学、能源治理与法律、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文化、知识产权、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农业、纳米工程与资源循环利用、计算语言学、风能工程等549个交叉学科。统计发现,46.3%的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涉及两个学科门类,24.4%涉及三个学科门类,26.2%涉及一个学科门类。

  已有研究紧紧抓住了交叉学科发展中的知识互动特征,为交叉学科的分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仍具有可进一步丰富的空间。一方面,交叉学科不是静态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化之中,应更加充分地把握交叉学科发展的动态性,将学术共同体所开展的知识生产视为交叉学科理论体系丰富完善的决定性因素,更加关注不同知识生产模式下交叉学科的不同特质;另一方面,应把握知识领域的交叉方式,对不同形态的学科予以区分。

  本研究分类的一个维度是交叉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英国社会学家吉本斯认为,现有的知识生产大致可分为两类:知识生产模式I(以下简称模式I)以传统学科为中心开展知识生产,将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议作为评价学科内部知识创新的重要方式;知识生产模式II(以下简称模式II)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知识生产,关注知识的社会影响,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交叉学科呈现不同特征:

  第一,从交叉所涉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看,模式I下的交叉学科大多为隐匿性交叉学科,学科有主辅之分,主导型的交叉学科主要从辅助性交叉学科中汲取营养,促进主导学科的发展;模式II下的交叉学科大多为显性交叉学科,各学科相对处于平等位置,为解决某一综合性问题互补共融。

  第二,从学科内部知识创新的方式来看,模式I下的交叉学科大多是知识体系内生发展的将知识边界向外扩张所导致的学科交叉,新知识产生于临近学科之间的地带,也可视为边缘学科;模式II下的交叉学科大多是“逆向创新”的结果,即围绕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重大问题,将相关学科紧密连接之后,形成的融合地带。

  第三,从学科的价值属性来看,模式I下的交叉学科追求“真”,满足默顿所提出的科学规范的基本特征,实行有组织的怀疑,强调知识生产的可重复、可证伪,追求自身的逻辑自洽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模式II下的交叉学科更加追求“用”,学科的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强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四,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主体来看,模式I下的交叉学科发展主要由学科内部的学术共同体来把握,交叉学科内部人才培养导向、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都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来判断,评议标准以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为基础;模式II的交叉学科内人才培养导向、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仅由学术同行所判断,更要交给各方利益相关者来判断,判断的标准趋于多元化。

  聚合型交叉学科是两个及以上学科的交叉领域,且已经形成了区别于相关学科、相对独立的研究问题以及非常明确的研究对象,学科内部也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学术共同体,他们拥有相对共性的知识基础,共享相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是一种集体性的存在,既作为客观化的知识而存在,也作为研究者的文化或惯习存在,对日常的研究实践发挥着规范作用。

  群落型交叉学科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有机组成的学科集群,是为了解决某一重大问题(既可能为理论问题,也可能为现实问题),将若干学科综合在一起,学科之间少有主辅之分,更多是分工协作,共同支撑整体问题的解决。

  知识生产模式的维度与知识领域交叉方式的维度整合形成了四种类型,包括:模式I—聚合型交叉学科、模式I—群落型交叉学科、模式II—聚合型交叉学科、模式II—群落型交叉学科(见表1)。不同类型的交叉学科都具有鲜明特征。

模式I—聚合型交叉学科是理论导向的专门领域,处于两个及以上学科的交叉地带,融合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显著独立于相邻学科的概念体系、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以及紧密联系的学术共同体。该学科不以既定的现实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也同时丰富着相邻母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方向由学科内部学术共同体所把握。此类交叉学科的出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用移植,将相关学科的体系、概念或方法移植到母学科内,解决母学科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但形成了与母学科相对不同的特质,如物理化学,是利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找出物质变化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是以近代化学以原子论和化学键理论为基础和主线;二是互补融合,将多门学科的基本假设、概念体系、研究方法有机互动、深度融合,形成一套区别于母学科的概念体系及研究范式,如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视角研究经济问题,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模式I—群落型交叉学科是理论导向的学科集群,是两个及以上学科融合的群落,学科群落由异质性较强的分支知识体系所构成,各分支都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及学术共同体,不同分支之间较少对话,也很难对话,但分支内部共享相同的科研范式。此类交叉学科的出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一门学科的理论、核心概念或研究范式被不同学科移植,形成了以该学科为基础的学科群落,例如,量子信息科学由量子电子信息学、光量子信息学和生物光子信息学所构成;二是不同学科的共性要素被抽出,以一个专门学科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例如,科学技术史,内含科学史、技术史、农学史和医学史等分支学科,不同分支学科之间交流甚少,但均采用类似研究方法,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及历史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模式II—聚合型交叉学科是实践导向的专门领域,是两个及以上学科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创新中的现实问题,交叉形成的专门领域。领域内部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相对成熟的概念体系、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学术共同体内部紧密联系且具有较高的共性知识基础,此外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实践共同体”成为学科发展重要的推动主体。例如,管理科学与工程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以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和各种现象的规律为目标,为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支持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分析结果。尽管学科知识体系庞大,涉猎学科较广,但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有相对一致的认知,且学术共同体成员均具有共性的知识基础,如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等。模式II—群落型交叉学科是实践导向的学科集群,为解决特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具有系统性的复杂问题,由实践部门组织多个学科融合集成。集群中包含了多个相对成熟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在既定的领域为局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基础。不同分支学科间时常缺少学术共同体的对话,但具有相应的协同机制使局部问题的解决与整体问题的解决保持协调统一。例如,国家安全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等问题,探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服务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性学科,内含法学、理学、工学及管理学等多个门类的知识基础,交叉学科内研究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学者彼此间交流甚少,在学科背景、研究范式及实践指向上也具有较大差异,但均由国家安全这一重大需求相连接。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又一典型案例,该学科既包括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 如安全战略学、安全教育学、安全管理史等,也包括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 如灾害力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生物灾害学等,均以安全为中心连接在一起。

分类设置交叉学科:

兼顾知识和需求双重逻辑

  首先,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区分。模式I交叉学科以既定的学科为框架,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应遵循知识逻辑,按照知识体系归属来开展学科设置,当交叉学科的理论体系相对成熟,能够与母学科划出清晰界线时,可设置为独立的学科但须保留在同一门类或同一级学科下;当理论体系不太成熟,难与母学科划出清晰界线时,仅作为母学科的一个方向,或重点问题,不设置为专门学科。模式II交叉学科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旨在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若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归属,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稳定而鲜明的学科特征,则依据关联程度在相关门类或一级学科下设专门学科。若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跨学科属性,且不被现行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覆盖,则可在交叉学科门类单设一级学科。

  其次,以聚合型和群落型为区分。聚合型交叉学科生长于交叉地带,同时连接着相关的母学科。聚合型交叉学科的发展本身是母学科的丰富,母学科的丰富也会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因此,聚合型交叉学科不倾向于独立设置,应遵循知识逻辑,将聚合型交叉学科保留于母学科之内,一般不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而是设在相关的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之下。群落型交叉学科是若干交叉领域的集合,由某项共同要素有机串联,要素一般为既定的复杂性问题,或横断性的方法论科学或横断科学(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群落型交叉学科的发展致力于复杂性问题的创新解决或横断性科学的应用创新,对母学科发展反哺能力有限。因此,在理论体系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将群落型交叉学科以独立的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设置,不寄居于母学科的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之下。

  综合上述分类设置方式,模式I—聚合型交叉学科一般不单设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模式II—群落型交叉学科一般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其他两种类型的交叉学科依据与母学科的知识关联以独立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建制进行设置(见表2)。

  对于必要性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充分把握国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迫切需要,以及现行制度框架中交叉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瓶颈,进行综合判断。

  一方面,国家对于高精尖缺领域的集成创新具有迫切需求。高精尖缺领域的创新突破,需要集成攻关,汇集多学科力量,以交叉学科的学科建制保障学科交叉研究的有序进行。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为例,它涉及新一代可编程器件FPGA、类脑计算芯片、存算一体芯片、智能MEMS芯片、三维异质异构集成和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等领域,若依托相关学科,被动等待以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自然交叉演化来解决现实问题,则我国将在集成电路的封锁和反封锁、遏制和反遏制中立于危险之地。因此,单设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开展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合力,协同攻关,实行竞争性的学科布局,解决复杂性系统性问题,服务国家急需。

  另一方面,现行制度框架内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限诸多。“寄人篱下”意味着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依托上位学科及门类来开展,人才培养的学位授予标准、科学研究的学术评价标准都必须接受来自上位学科的审查与通过,否则难以取得合法地位。交叉学科本身在学科领地的“越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科传统的挑战,甚至在部分学者眼里是对“学科纯洁性”的“侵犯”,被来自传统学科体系中的权威人士以既有学术标准审视,苛责与诘问并不乏见,成为制约交叉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此外,我国大量的资源配置工作都是严格按照一级学科来开展,如学位点的增设和评估,按照一级学科开展;各类奖励、学术头衔的评议也以一级学科,甚至是学科门类来组织。在历次学科门类的调整中,管理学等门类设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即使仅是获得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甚至是学科目录外自设的二级学科建制,也被认为是获得了合法地位。例如,“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被纳入“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被比较文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研究生教育学”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作为目录外的自设二级学科成立,也引起了研究生教育界的热烈反响。

  因此,专设交叉学科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既是应时之需,也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进一步思考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学科分类方式,以更好地把握交叉学科特质,为交叉学科的设置与管理提供学理依据。当然,该理论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一,是否存在模式I和模式II之外知识生产模式?若存在,则当前分类可能并非一个完备的分类;第二,横断学科应当如何归属?例如系统科学内部的知识生产究竟属于模式I还是模式II?系统科学内部交叉领域的组织方式如何归类?其形态似乎兼具聚合型和群落型两种特征;第三,交叉学科门类设置之后,当前树状结构的学科目录如何保持灵活性,以体现不在交叉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的特征?

文章来源:《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四期欢迎订阅2022年《大学与学科》杂志

《大学与学科》(季刊)定价每期60元,全年4期,总价240元。

本刊采用在线订阅方式。

订阅方式一:登录《大学与学科》官方网站https://www.cdgdc.edu.cn/dxyxk/,点击“期刊订阅”;

订阅方式二: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在线订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79479

邮箱:dxyxk@cdgdc.edu.cn

订刊:https://www.cdgdc.edu.cn/dxyxk/

转载 | 大学与学科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