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 | 天津大学《结构现代设计方法》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11-16 15:25 浏览量: 3133

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做法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中国研究生》杂志,面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广大研究生群体宣传“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今天,“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专栏推出第三篇——天津大学《结构现代设计方法》

课程简介课程团队教师团队现有教师8名,包括教授6名、副教授1名、助理研究员1名。其中首届天津大学求是教学楷模奖教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课程负责人张社荣教授是全国水利类专业带头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大学水工结构学科负责人。从教39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是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共享课“水工建筑物”的负责人。参与的教学项目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水利类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其参与的科研项目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授课教师团队专业经验丰富且教学成果丰硕。崔溦教授教学改革成果曾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王超副教授2018年荣获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教学改革成果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刘东海教授2016年获评“全国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主持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李明超教授、马超教授、师燕超教授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研成果丰硕;王枭华助理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要负责在线课程建设。

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目标基于天津大学“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以“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为形式组织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课程教学目标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统一。

1. 素质方面:通过“课程思政”,实施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强调工程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注重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知识方面: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结构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工程实践。

针对学生进行工程素养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将专业知识与数字化、智能化相融合,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内容总体设计

《结构现代设计方法》深植了水利土木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在润物无声中,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使命等思政元素融入育人过程,在教学活动的知识点中自然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将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与专业知识传授进行有机结合,最终由点及面、“润物细无声”地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与思政融入点1)在爱国爱校精神方面

天津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置水利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的师生员工遵循“实事求是”的校训,本着“求实、创新、奉献”的天大水利人精神,由建国之初开始,投身到治理江河洪水、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课程传承天大水利人的精神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水利事业做出贡献。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方面

在实践教学中,紧扣时代脉搏,用先进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示范作用,以鼓舞教育人,激励启迪人。从抗洪英模到长期坚守在水利基层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从几十年如一日守护健康河流的保护人,到“过得硬、信得过”长江采砂管理者,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

3)在工匠精神引导方面

以高速铁路、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为例,在阐述工程设计方法的同时,以互动式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探索、挖掘这些世纪工程中的工匠精神,体会其中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

4)在合作精神引导方面

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以组为团队进行问题互动与讨论。在理论课授课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和难点,兼顾知识的完整性,每堂课主讲教师都会提出相关的设计问题,并布置一个讨论专题,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查阅资料、讨论,并在下次课论述结果,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个人、集体的特长潜能。

5)在科学精神引导方面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章节的讲授中,不仅阐述了土木水利工程三维设计国内外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还鲜明指出了国内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设计和分析软件方面的局限性,理解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标准化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国际BIM标准制定的讲解,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思政教学实践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着重进行以下引导:

1.塑造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品质;

2.培养思想品德、专业技术能力、科学素养,促进课程和思政教育同频共振;

3.遵循教学规律,注重理想信念引领,体现科学精神。

教学案例1:思政引导,智能推动。张社荣老师将科研工作前沿技术引入教学,结合目前水利土木工程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介绍了“数字孪生应用发展及产业化”,与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数字孪生”的生动讨论,极具张力的课堂氛围引得学生频频发问,加深了青年学子对工程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数字孪生设计的工程案例,鼓励学生学习工匠精神,不断摸索,为国家长足发展贡献自己更大的价值。例如,鼓励学生深挖港珠澳大桥中的数字设计指导下的精细化沉管技术,洞悉林鸣和他的团队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中的技术创新。

数字孪生应用发展及产业化(主讲:张社荣教授)

教学案例2:实践赋能,多位一体。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在优化设计的实践教学中,邀请行业专家在工程现场针对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走出课堂,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识决定实践,实践决定能力。抽象→具体,无形→有形,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建设研究生专业培养基地

结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学生实地参观课程特色问题导向,翻转课堂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在课堂及课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设计问题,将学生置于开放性、动态的信息资源环境中。侧重于对国内外大型工程综合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探索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以组为团队进行问题互动与讨论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沟通表达能力,发挥个人、集体的特长潜能。

引入水利工程最新研究问题

小组成员进行汇报讨论

全球视野,百家讲坛以最新的国内外理论成果、工程实例支撑整个课程体系,每部分都配有以文字、图片、视频、网站链接等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大型工程,夯实理论知识。同时,定期邀请行业大家登上讲坛,灵活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授课。注重引导创新思维与战略眼光,培养具备专家大家风范的卓越人才。

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作报告智能推动,多位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提高教学实效,采用平台+科研推动教学的并驱模式,依托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工程结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M-learning教学平台,引进国内外学科重点与专业前沿,线上线下与国内国外多元教学资源双轨并行。

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课程评价与成效

本课程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课程。作为天津大学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果,获得了同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例如,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宗亮评价:课程教学具备鲜明特色,关注学生的工程素养训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条件。

本课程的学生评教平均分均在97.0以上,获得了校内研究生教学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上线全国工程专业学位教指委”学堂在线“平台,在线选课人数已达2078人,在全国水土类专业中影响较大。

图文|天津大学

编辑|王斯后

责编|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