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文 贺飞 何洁 何峰 | 把脉问诊、对标一流:北京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的探索与启示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11-10 14:59 浏览量: 3257

编者按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中国特色大学与学科建设实践的“富矿”,突出杂志实践性特色,我们特别设置“典型案例”栏目,呈现大学与学科建设的典型案例,反映实践、丰富实践、引导实践,进一步推动大学与学科高质量发展。

作为杂志合作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率先探索,进行典型案例的研究撰写。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创新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案例研究撰写工作。通过编辑部、高校和指导专家通力协作,学科建设管理部门、教育研究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持续不断推出高水平案例。

作者简介:

张平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飞,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

何洁,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综合办主任、副研究员;

何峰,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摘要:

实施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是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有益探索,国内外高水平院校已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为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自2013年开始实施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开展把脉问诊式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本文通过剖析北京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实例,深入讨论如何有效组织国际同行评议、如何发挥评议成效等重点问题,并提出国际同行评议组织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建议,供其他院校开展相关工作借鉴参考。

关键词:

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学科建设;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

学科是大学建设的基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大学发展一脉相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持续有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仅需要明确新思想、新使命、新要求,更需要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探讨多形式、多角度学科建设评价机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提出要“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求,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提出,要“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科学合理确定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标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影响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在可比领域建立基于学科建设成效的国际同行评议机制,为推进学科建设对标世界一流、检验建设成效提供支持。

北京大学在学科国际同行评议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从2013年起实施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到2019年已完成第一轮共17个理工科院系、研究机构的评议工作,并在2018年启动了对经济管理学科和药学学科的评估。本文通过剖析北京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工作实例,就如何有效组织国际同行评议、如何有效运用评议结果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百舸争流”

——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主要模式探析

当前,国内外存在多层次、多形式、各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模式,包括国家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机构组织的学科评估、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学(学科)排名等,从不同角度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对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导向评价和促进作用。由国家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机构组织的学科评估,一般会对被评估机构给出定性的结论或排名,有较强的公信力,能为政府决策、公众选择提供参考,帮助大学或学科明确在本国同类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和发展水平,便于有规划、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比较典型的评估包括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等。随着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不断加剧,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大众化、普及化、国际化态势,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学(学科)排名逐渐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了大学办学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的竞争意识和办学能力,如U.S.News,QS,THE,ARWU等。

由于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不存在普适性的方法,在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体系设定与结果运用时,需要以促进大学、学科内涵发展为目标,通过评估对学科把脉问诊,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由国家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机构组织的学科评估主要是对机构或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证明机构或学科的整体实力,为学科及其建设单位提供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建议的功能较弱。

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学(学科)排名能从特定角度反映大学、学科建设的质量,但由于数据源、指标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局限,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大学、学科的发展状态——从现有国际大学排名体系来看,其指标普遍存在过分依赖定量数据,重理工科、轻人文社会学科,重统一测量、轻分类考察,重国际标准、轻中国特色,重显性指标、轻服务贡献等问题。

为更加精准全面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并通过评估获得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指导,国内外一些大学在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外,引入国际通行标准和经验,结合中国特色,自主探索针对特定学科的诊断式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创新学科建设成效的自我评价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通过国际同行专家视角,对某一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相对位置和发展态势作出判断,并对下一步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较早实施国际同行评议的学校,第一次官方评估始于1971年对法语系的评估;评估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目标,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力求客观公正,评估结果可信度高,为大学制定学科发展决策、保持学术领先地位提供了重要参考。国内大学从21世纪初开始开展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先后进行了国际评估试点,以期总结学校发展情况、展示学科建设成果、深入发掘自身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当前,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进行研究,是对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机制的有益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把脉问诊”

——北京大学国际同行评议的实践做法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提出,建设高校应该根据办法要求,对照学校建设方案,开展中期、周期成效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情况将成为专家定性评议的重要参考。国际同行评议能为高校对标世界一流提供有效建议,也能为政府判断高校建设世界一流目标的达成度提供重要参考。

作为一所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体系完整,学科组合丰富,国际学术声誉高,目前拥有12个学科门类,5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北京大学开展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奠定了良好基础。北京大学启动理工科院系(机构)国际同行评议,以更主动的方式组织对标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成效自我评议,以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一)评议目标

北京大学国际同行评议的目标是促使院系、学科主动思考学科发展态势,明确各学科在国际上所处地位,厘清相较于国际一流大学的优势和差距,发挥现有学科优势,开辟学科发展新方向,保证学科发展深度和质量,实现学科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通过评议为学科或院系提供“综合体检报告”式的学科发展现状评议和建议,不打分、不排名,帮助被评议学科制定发展策略和路径,为学校判断被评议学科发展情况并作出资源调配决策提供参考。

(二)评议流程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为评议领导机构,学科、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国际合作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支撑国际同行评议工作。

北京大学建立了成熟的国际同行评议流程(见图1),时间节点、工作内容清晰,形成了评议工作指南、评议工作协作表、专家邀请函、专家劳务协议等系列标准化工作文本,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任务分工明确的工作方式,保证评议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三)评议特色

1.综合考虑评估单元中学科与院系的关系

院系是大学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载体,但在组织结构上,院系与学科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推动学科建设、开展建设成效评价应该依托院系实体进行,因此,在选择被评议单位时,应综合考虑学科与院系的对应关系。专家报告既包括对学科整体状况的评价,也包括对主要建设院系的评价。针对同一一级学科分布在不同院系、机构的情况,采取一个学科领域邀请同一专家组进行评议、被评估学科主要相关院系均参加评估的方式;对于同一院系有多个一级学科的情况,以院系为整体进行评估,专家组根据学科体量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北京大学迄今已完成了对25个一级学科、21个院系机构的评议(见表1)。

2.逐步推进人文社科领域的评议

在理工科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大学逐步探索推进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国际同行评议,2018年完成了经济管理领域3个学科、4个院系机构的评议。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科既有西方经济学体系下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经济学研究与工商管理研究,与国际学界具有相对统一、可比的研究范畴和评价机制,同时还有立足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研究。将经济管理学科作为人文社科领域国际同行评议的试点,可以兼顾人文社会科学与数理统计相关学科的特征,对于在理工科国际同行评议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文社科领域的评估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3.邀请高水平专家团队保障评议质量

国际评议专家组由北京大学聘请,直接对学校领导负责,独立于被评估院系。专家组由该学科国际知名学者组成,专家遴选原则包括:研究领域有一定代表性与相关性,所在院校应是国际知名院校,候选专家一般应具有任职院校管理岗位的经历,适当体现国别、性别多样性等。专家组规模为7人或以上,人数一般为单数,其中包括1位来自校内同一学部(非被评议院系)的专家。2013年以来,共邀请了106位专家,其中校内专家13位、校外专家93位;校外专家来自港澳台地区和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14个国家,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40人,担任所在机构管理职务的专家43人。高水平评议专家团队充分保证了评议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可参考性。

4.采用通信评审与现场评议相结合的评议形式

专家组在现场评议前通信审阅被评议学科及单位的自评报告,在形成整体、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科优势及潜在问题进行初步评估,以便在现场评议中高效率、有重点地进行交流。在专家组到达北京大学、正式进入院系前,设立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学科建设、科技开发等政策讨论环节,便于专家组了解中国高校特别是北京大学的政策背景和管理机制,帮助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评议。院系现场考察内容包括专家听取被评议单位领导报告、与师生员工及校友代表座谈、考察实验室、旁听课程、与校领导研讨汇报等环节,全方位考察被评议单位的总体发展情况,全面分析学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给出综合评估报告。

5.提供院系自评与第三方数据相结合的评议材料

为专家提供全英文的院系自评报告与第三方分析报告,保证专家获得的信息全面、客观、准确。院系自评报告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角度,对本单位及相关学科的历史渊源、发展目标和愿景、近五年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总结分析;自评报告的撰写过程也是院系管理层对院系整体情况进行充分自检的过程,因为没有排名、考核的压力,报告能相对真实地反映院系及学科的发展状态,客观分析发展优势与劣势,为听取专家建议、制定发展战略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学校还从文献计量角度提供被评议学科的 “学术产出与影响力分析报告”(第三方分析报告),对被评议学科及其依托院系的学术产出与影响力进行分析,为专家评议提供更充分的定量信息参考。

“以评促建”

——北京大学国际同行评议的成效分析

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成为大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国际同行评议对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逐步显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效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标。

一是检验了学科建设成效。

国际知名专家对各学科的发展做出定性评价,其评议结论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价提供了可信参考。

例如,评议专家认为“北京大学物理学是全球物理学本科教育顶尖机构之一”“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是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卓越研究中心,并能带领数学学科共同实现世界一流学科目标”“从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发展轨迹看,有望在世界顶尖大学中名列前茅”“北京大学心理学学科已在研究型大学中确立了国际地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优秀学院”“北京大学的电子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学科在多方面表现优异,在社会和学界有很强影响力,国际声誉正在不断提高”“生命科学部分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北京大学工学院有潜力成为国际顶尖的工程学科项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不仅对经济领域产生了影响,也影响了国家的公共政策”“虽然学院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情况,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有许多领域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等等。学科建设的成效、特色和优势得到具有高影响力专家的认可和宣传,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促进了学科领域发展。

国际同行评议对学科建设特定领域的建议,得到被评议院系的认同及北京大学的支持,形成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光谱学平台建设为例。在2015年的评估中,专家组提出“高品质现代科研设备是竞争性科研的必要元素,在科技高速发展时期,即使在先进的美国实验室内新的创新设备也可能会越来越少,无可否认,这是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家组对高水平科研仪器设备研发的重视引起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高度认同,在学校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启动了包括分子光谱学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平台建设。基于分子光谱学平台,先后引进中青年杰出人才10余人,团队成员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开发了教学型拉曼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并基于这两种仪器开设了两门新课程,2019年获批建立“分子光谱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三是推动了运行机制优化。

国际同行评议对学科建设运行机制的建议,促使学校、学科、院系积极思考,充分讨论,逐步推动现有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以信息科学领域运行机制调整为例。在2017年的评估中,专家组提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下设6个实体,系仅是虚拟实体,但系下属的研究所或中心为真实实体”“像研究所这样的细分部门很难建立和终止研究领域,其倾向于延续自身的存在”“这种结构不利于教职人员从研究所以外的视角思考问题,不利于研究所之间的合作,也不利于开展跨学科研究”“导致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科分散到许多学术部门,难以制定统一的战略计划来规划学科未来发展”,并进而提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重组”的建议。学校和学院认真听取专家组建议,并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尝试,在学校“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学科发展,保留学院、把系做实”的原则指导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积极研究和实施院系运行机制调整方案,2019年初步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加强了系一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升了教学科研的创新活力,为学校信息学科和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是深化了学科建设思考。

专家咨询是大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行专家能为学科发展提供超越行政管理视角广度和高度的建议,同时也更具有中立性、系统性,更容易被管理层参考或采纳。国际同行评议从专家角度对学科整体状态进行全面把脉,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有些建议虽然不一定马上被采纳并着手实施,但为学校、院系、学科统一认识、深入研讨打下了良好基础。以2018年的经济与管理领域评估为例。经济与管理领域主要有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汇丰商学院4个院系机构,其机构建设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专家组在评估中肯定了机构的建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在同一学科领域建设多个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例如,针对在不同学院重复设置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专家建议为突出MBA学位的品牌价值,应由商学院授予学位,同时鼓励非商学院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战略定位设立新的专业硕士学位,以此获取新的资源;建议学校统筹配置资源,实现学院间的协同发展;建议将同一研究领域的师资力量相对集中,营造研究氛围,协同推动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开展。学校、院系与学科均高度认可此评议结论,并由学部牵头逐步推进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统筹发展。

思考与建议

总体来看,北京大学实施的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取得了较好成效,呈现覆盖学科相对全面、周期性明确、组织流程成熟规范等特点,成为创新学科建设成效评估机制的重要尝试,也为大学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状态、精准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这一模式对其他高校探索优化学科建设成效评估机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基于北京大学开展学科国际同行评议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供各高校、各学科参考。

(一)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体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此,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服务和导向作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同行评价体系。

国际同行评议机制由国外高校率先实施,中国高校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改进,但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特性,如何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对标国际标准,发挥评议效果,还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讨论。一个总体的原则是,要关注大学与学科管理体系的国际差异,推进大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实现“中国特色,融通中外”。

大学与学科的发展同时代需求、国家实力间存在着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国家需求推动着大学的变革和学科的转型。由于国家发展阶段、社会需求和治理体系的差异,中外大学在承担职能与管理体系方面也存在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大学在教学科研事业之外,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能;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承担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大建设任务,“加强和改革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五大改革任务。大学与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也要围绕对这些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的达成度、贡献度来进行。

学科制度是一种国家建制,具有国家特色,不同国家的学科制度存在差异。目前“双一流”建设采用的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学科设置,以及少量的学科群设置。高校在组织学科建设成效同行评议时大多依据学科目录、“双一流”学科设置进行,与国际同行专家所理解的学科概念不完全吻合。自然科学学科的普适性会强一些,更容易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同行评议的形式评价其建设成效,有利于把握世界科学前沿,推动前沿学科的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普适性较弱,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相对于自然科学学科,更难以通过量化指标全面准确地呈现建设成效,更需要依靠学术共同体的力量,开展同行评议,但不是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适合开展国际同行评议。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同行评议专家和评议内容也可以更加多样化,国际可比的学科采用国际同行评议,中国特色鲜明的学科可以开展国内同行评议,专家组成员兼顾学者、管理人员等更多参与学科建设的主体,在评价内容上聚焦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贡献。

我国大学在开展学科建设成效国际同行评议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特色,又要消除由于特色化导致的差异障碍,实现国际对标。正因为中外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存在差异,北京大学首先选择共识较多的理工医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开展国际同行评议。

在组建专家团队时,北京大学邀请1位校内同学部不同学科专家,该专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负责向本组专家介绍中国和北京大学的政策机制,并且向专家传递北京大学国际同行评议的目标愿景,为专家组及时、准确地掌握政策,了解评议需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在现场评议阶段,专家正式入驻院系前,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会就中国和北京大学的人事、科研、学科、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等政策进行背景介绍并回答专家问询,这也是消除体制差异带来的评议偏差风险的重要方式。

(二)大学实施学科国际同行评议的经验与建议

第一,“以评促建”,将国际同行评议作为常态机制,推动大学与学科内涵式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质量和效益增长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需要我们树立高等教育评价的新理念,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备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新格局。通过评价“指挥棒”,指明办学发展方向和路径,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具有内生驱动力的学科建设成效评议机制,是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际同行评议作为学校自发组织的学科评估行为,更加关注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符合破除“五唯”的政策要求。为此,学校领导者、管理层、院系和学科要充分运用国际同行评议,坚持“以评促建”的目标,事先充分研究并明确评议需求,通过高水平国际同行专家“诊断”,精确把握学科、机构的发展状态,主动检视自身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积极借鉴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第二,选择评议对象要综合考虑院系与学科的关系。《“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提出要“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我国大学的建设依托于学科与学院两个支柱:院系是学科建设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科建设资源落地的载体;但院系的建制固化,也有可能会对学科集群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定的阻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学科及其建设单位的发展状态,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院系建设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确保评议材料真实可靠。全面、真实的评议材料是保证评议结论有效的前提。评议材料的收集、分析及横向比较十分重要,某些学科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存在一定挑战。为此,可以考虑由学校为评估提供决策数据支持,成立专门的支持团队,负责数据分析和比较、决策支持及行政服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术评估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将数据转型为决策支持”。北京大学目前通过编写“学术产出与影响力分析报告”,从文献计量角度为国际评议提供分析和参考。随着“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指标填写工作的推进,各学科建设数据的收集汇总将逐渐常态化,未来可以为国际同行评议提供更多的决策数据支持。

第四,结合大学与学科的发展实际逐步推进评议成效落实。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和“现代大学制度”的高度统一,党的领导、行政管理、学术咨询是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国际一流专家在对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前沿趋势提供意见的同时,也就院系运行等学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参考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往往更能引发学者的共鸣,有利于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不过,对于学科建设运行的建议能否即时采用,还需要结合大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和各类现实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关于北京大学信息学科机构调整的建议,在北京大学实施新工科战略的背景下得到了积极响应,引导了北京大学信息学科布局调整;关于经济管理学科机构调整的建议为相关学科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得到了学校、学部、院系管理者与学者的认同,但相关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相对复杂,还需结合学校顶层设计充分探讨、逐步推进。

后记

学科国际同行评议是鉴定大学与学科发展的国际定位、对标世界一流的重要方式。其采用的诊断式评估,对大学与学科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科国际同行评议的研究是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评价机制,推动大学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命题。

北京大学从2013年启动理工科院系(机构)国际同行评议,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充分总结工作,写好案例,由张平文副校长牵头,组建了包括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成员在内的案例写作组。案例写作组成员均为北京大学学科国际同行评议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参与者,参加了21个院系评议的方案设定、流程组织、材料编写等工作,对评议工作的由来、变革、实施、特色、成效有深入了解。张平文副校长亲自设计案例写作框架,并多次召集会议明确写作思路,确定案例写作的目标为“为国际高校提供学科国际同行评议的中国方案,为国内高校开展学科建设评价探索提供可选方案”。案例初稿完成后,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并进行修改,经多次迭代,完成了案例写作。

考虑到案例阅读群体借鉴推广的需求,案例对实践做法的编写考虑了可操作性,便于操作实施。考虑到国际同行评议实施的局限性,例如不适合部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不适合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学科,实施周期长、管理成本高等,案例在写作时说明了评议的特色与局限性,供读者有选择性地参考。案例写作不能只局限于操作层面,通过案例实践总结出可推广、可供广泛探讨的规则与经验,也是案例写作的主要目标。希望本案例能为国内外学科建设成效评议机制的实践与探讨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来源:《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三期欢迎订阅2022年《大学与学科》杂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室

转载 | 大学与学科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学位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