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浙豪:奋斗不是某个人的专属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09-27 15:40 浏览量: 3184

任浙豪研究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一直探索着如何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有机地融入研究生生活。

个人简介任浙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他秉持“又红又专”的理念,立志发挥专业特长,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同学们心目中,他作为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是让个人和群体力量共振的抗疫人,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在科研工作方面,他的六项研究证实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得到国际认可并成为知名期刊审稿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社会服务方面,他作为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初心服务团生态文明服务队队长,坚持理论结合实际,以专业知识解决福建泉州洛江区等地的实际问题,获《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他想用他的故事告诉大家,

把为人民服务有机地融入科研和生活,

不是某个人的专属。

Ren Zhehao

发挥专业特长

做服务国家发展的奋斗者

2020年的鼠年春节,任浙豪每个日夜都关注着武汉不明肺炎疫情暴发这一公共卫生事件,当“人传人”、各地部队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的信息刷屏各个电视台时,他的内心焦虑到了顶点,一个问题始终围绕着他——究竟能做点什么,才能给武汉及各地人民带来帮助,服务国家呢?有数据处理背景的他突然意识到疫情的确诊、治愈和死亡人数将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立即联络导师,在想法得到导师高度肯定和巨大支持后,走上了以建立免费共享数据库为代表的科技战“疫”之路。

这一走,就是156个日夜。期间,他每天早上7点参加两小时疫情攻关会议,然后再工作至凌晨。而这份多方验证的数据集一经发布,便收到7个科研团队的具名合作需求,并于2020年4月至12月作为关键数据递交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经进一步分析后用于指导全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

将数据集范围由中国拓展至全球后,他对比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感染状况和防疫措施后提出的定量防疫策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也证实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基于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任浙豪被授予“清华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能够在疫情防控任务中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离不开任浙豪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平时的积极实践。他专注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方向,借助卫星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中国城镇经济、能源、环境的变化监测,相关成果形成的6篇国际论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在城镇化和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成绩。

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带队在福建泉州洛江区治理臭氧超标问题期间,连续五天日夜兼程深入多个乡镇调研政府、企业和民众意见,设计了以观测站监测和数值模拟并重的分析方案,所带队伍在10天内成功解析困扰当地三年的疑难点。

听到生态环境局局长那句“不愧是清华的博士生”时,他的内心比看到成果被《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报道更愉悦,又充满着继续用科技为人民服务的斗志。

Ren Zhehao

勇当先锋模范

做担当初心使命的引领者

科研生活并不是任浙豪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全部。在历次重大任务中,他也总是冲锋在前,团结群体。他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标兵兼中队长,每天早上6:20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达训练场准备必要物资并筹备训练。2个月的训练中,他高质量完成每天6小时的训练任务,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保障工作。

他所带中队多达60人,且一半都是教师。为保证训练效果,他在间隙点对点沟通,记录感人事迹和300余条特别需求,并在队员生日、节日等契机组织活动逐个了解师生背景与入队初心,在紧张的训练任务中营造了积极氛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任务中,作为小队长的他在约50次训练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必备环节,和队员一起唱红歌、查资料、读原著,立足史实分享对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理解,得到小队群众认可,不断收到队员提交的入党申请书。他还面向清华大学师生、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等共计400余人次,就参与重大事件感受、生态扶贫、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开展宣讲,以更广泛地辐射优秀党员们的榜样作用。

作为党支部书记,任浙豪不仅要求自己为人民服务,还善于团结发动支部力量。疫情防控期间,他号召党支部和院系研究生团委成立科技抗疫队伍,撰写科普文章,讲述抗疫故事、批判群体免疫和国际索赔言论。他带领地研18党支部完成的系列工作经学校遴选,作为优秀基层抗疫案例上报教育部思政司。

Ren Zhehao

理论联系实际

做夯实基层党建的工作者

任浙豪认为理科专业教育是“武”,政治教育是“文”,把武放到文的框架下才能更好地引领集体为人民服务。鉴于个人发展经历,他提出了以考促学的理论学习模式,在研究生党员科研时,同步促进支部政治建设、营造积极的理论学习氛围。

他在党员集体学习后设置系列考题,支部成员一同在现场完成答题。视答题情况,他会继续推进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支部同志从“我被考”转变为“我想学”的背后,是理论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是对理论和国情更深刻的了解。

在“文武”双管齐下后,任浙豪主动寻求资源,组织大家“文武”结合地为人民服务。他带领党支部与雄安新区雄县双堂乡党支部开展第一次红色“1+1”共建活动后,开启了学生与雄安新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主题的多次、长期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实践方式形成的政策建议,覆盖千年树林和白洋淀考察、高铁站扬尘和雾霾污染调研、空气污染的人类健康效益等主题,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做新时代文武双全的研究生党员,是任浙豪对自身的要求,也是他带领集体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因为支部理论结合实际的长期建设,党员比例提升22%,高达89%。结合前述系列突出表现,他带领支部于2020年获评北京市十佳班集体、入选清华大学第二批党建标兵党支部创建单位。

任浙豪深深认识到青年党员在新时代“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领会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殷殷嘱托,更希望分享自身经历,号召广大研究生一起,用专业知识在生活各方面为人民服务,共同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

内容 | 清华大学编辑 | 李丹责编 |雅琨转载 |中国研究生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