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找到自己与大学所在城市的匹配度,也很重要!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22-06-29 23:29 浏览量: 1548

主讲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主任林莉院校、专业、升学、就业……每一位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总会将各种因素排列组合,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优解。其中有一部分考生,对高校所处的地域非常看重,希望能够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度过大学生活。那么,将地域因素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应当如何进行选择和填报志愿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主任林莉就这一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选地域,认识自我与城市

地域优先,是指考生以大学所在城市作为首要目标的报考思路。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地域范围,具体到某个或多个城市。接下来,从自我和城市两个方向来进一步选择。

首先,做好自我审视。问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喜欢某个地域或某个城市呢?是为了大学四年的新鲜体验,还是为了选择将来定居的第二故乡?对某个地域或某个城市的向往,是来自于想象和情怀,还是出于全面、综合的发展考虑?上大学关系着自我发展,仅仅依靠模糊的想象是不够理性和科学的。确定地域范围,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喜好,也要考虑城市的多种资源是否能为自我发展助力。

其次,重点关注城市的就业资源。根据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和其他就业数据显示,学生在一座城市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地工作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行业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当地的行业发展状况对考生的就业影响也比较大。如果我们选择的高校和所处地域有良好的资源互动,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帮助会更大。想学水产养殖学的考生,会发现位于沿海地区的海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集美大学都有着不错的办学实力,比如海南大学建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集美大学有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想学茶学的考生,则有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这些位于产茶省份的高校可以关注;如果对小语种感兴趣,那么选择有大量外企的城市或口岸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求学,更利于我们未来的实习和就业。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及城市就业机会、薪酬待遇、发展潜力,我们也应当有一个综合的考虑。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择多、机会多,工资待遇相对较高,但同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每年求职的毕业生很多,竞争压力也很大。想去这些地区求学的考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再次,要关注城市的教育资源。许多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去高教资源集中的城市读书,这样就可以享受多所院校的校园环境甚至是教学资源。以第二轮“双一流”院校名单来看,北京有34所院校上榜,江苏16所、上海15所、广东8所、四川8所、陕西8所、湖北7所、天津5所、湖南5所,这些地区不仅教育资源丰富,也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在高校云集的城市求学,既能开阔视野,感受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同时也能享受更多样的教育资源。比如北京海淀区21所高校组成的“学院路共同体”,就是基于地域相邻和各校优势特色专业的结构特点形成的,采用了“一校式”办学模式,开设多校共建的“共同体辅修专业”,各校均提供了颇具特色的“公共选修课”,只要是在这21所高校里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跨校选课,实现就读多所高校的梦想。这类共同体高校之间互通有无、共享教学资源、互认学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城市的人文特色、气候特点、饮食习惯等。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虽然现在大学的食堂在饮食方面尽可能照顾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但一些对当地饮食习惯完全不能接受的考生还是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同时,气候特点也是一个比较值得考虑的要点,考生主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决定,比如南方的考生能否适应北方的干燥和寒冷,北方考生能否适应南方的潮湿和炎热等等。

选志愿,充分了解、综合考虑

确定目标城市后,我们继续确定目标高校和专业。此时考虑的重点仍然是高校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特色、招生政策、转专业政策(门槛、时间、次数等)等方面的情况。以转专业为例,由于专业实录线受当年所在省份的考生报考情况影响较大,即使是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实录线也会处于变动中,我们事先很难估计能上哪个专业,所以提前了解目标高校的转专业政策非常有必要。如果你没有被理想的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入学之后可以选择转专业。

前文提到城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要提前了解高校和专业在所处城市的发展情况。比如高校或某个专业的升学(深造)率统计中,有多少学生升入本校或本地其他高校;毕业去向落实率中,有多少毕业生留在高校所在地就业,工作所在的行业有哪些,这些行业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如何,工作单位的性质、薪资待遇怎么样,在当地处于哪个水平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高校和所在地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查阅。

同时,也应该多关注一些国家发展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地域,更有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比如,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推进,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处于空白阶段。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庆大学新审批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培养能从事碳储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的研究型后备领军人才及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高级技术精英。选择这类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会比较乐观。

最终确定大学和专业的基础是高考成绩。我们大致将城市和高校做一个排列,首先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报考热度较高,录取分数总体也比较高;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高校,如华东地区的杭州、南京,华北地区的天津,华中地区的武汉、长沙,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东南地区的厦门等,高校数量多、选择性较强,但录取分数也不低;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的中心城市中,西安、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也有不少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但办学实力不错的高校;最后是不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情况,结合高校历年录取情况,对所在目标城市的学校进行筛选,从有希望、希望较大、比较有把握、绝对把握四个层次进行选择和分类,前提是任何一所高校都能够欣然接受。同时,选择的目标数量要比应报志愿数量多一些,方便最终的报考。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个综合工程,没有标准答案。在分数规定选择面的前提下,我们着眼地域,重点在于从整体生涯规划的角度去规划志愿。无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经济活力、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我们都应将目光尽可能放长远,而非仅仅局限于大学四年。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