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CTO教育思想库 | 李平:梦想性巧创:中国企业的独特创新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2023-02-11 21:00 浏览量: 5063

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CTO教育思想库系列,汇集学院教授、导师和特邀嘉宾的演讲、讲课或发表的文章,以原创思想成果与广大学员和社会公众分享。这些知识和思想成果多方位、跨领域,体现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将科技与管理结合、技术与商业化整合、“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

今天我们编发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讲席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教授李平的演讲核心内容。李教授于2022年10月15日在我院举办的2022科技商学与卓越科创教育高峰论坛暨华东师大校庆MEM师生云上交流会上,发表了“梦想性巧创:中国企业的独特创新范式”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研究——将巧妙的创新与梦想性目标两者融合,以解读中国企业的独特创新范式。这个范式是由研究中国企业产生的,实际上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部分适用于发达国家,关键就在于他们是否缺乏创新资源,以及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创新?如何进行追赶和超越?这就是我的分享主题。

我们看到草根逆袭的现象偶尔会发生,有一个悖论在于,逆袭是实现高大上的梦想愿景,但是作为草根严重缺乏实现愿景的条件。按照悖论这种常规的思维,就会认为草根逆袭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或者基本上可以否定,但是草根逆袭的发生又要求必须突破常规,弯道超车。所以草根逆袭的现象就值得我们从理论上探讨,找到实践的机制,也就是怎么能够做到草根逆袭?

启发案例:袁家村“因地制宜”

首先第一个启发性的案例是袁家村旧物新用。陕西袁家村的梦想是旅游致富,袁家村是西安边上的一个旅游村。原来一开始它什么都没有,没有旅游资源、历史古迹、山水、独特的农产品,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吸引人的旅游要素,但是它又非常想做旅游,这种就是典型的草根逆袭。它逆袭的战略方式就是因地制宜,把汉中农村原汁原味的生活提供给猎奇的带着全家老小去体验农村生活的城里人,满足这样一种潜在的没有被实现的需求。保留村里原来所有土掉渣的生活模式,比如食物、炕、水车、房子、街道、养鸡、养猪、养羊等,但是因地制宜的关键在于变废为宝。袁家村把原汁原味的差的生活方式,呈现给城里面想回忆、想探索或者是想体验农村生活的消费者,特别是有很多家长想带着孩子去体验农村生活。后来袁家村做得非常好,成了中国旅游的第一村。同时袁家村把他们这套打法向全国各个省市的农村扩展,比如甘肃、宁夏、河南,在全国铺开了。所以袁家村就成了一个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地发展旅游的典型案例。我们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美国也有“草根逆袭”,几乎所有创业企业早期都缺乏资源。不管是惠普、苹果包括谷歌,在创业的时候都缺乏资源。但是他们有一个独特的地方跟中国完全不一样,创业企业虽然缺乏资源,但是在技术上有优势,或者是在像IBM在商业模式上有突破,然后就可以去获得风险投资。但是像袁家村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获取任何风险投资的,因为没有基本条件,没有特殊的优势、特殊技术和吸引人的模式。当然后面它是自己探索出了草根逆袭的模式,但风险投资、银行和政府是都看不上草根逆袭模式的。那么中国企业如何可能成功?这就是我们想探索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间搭起了一个框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梦想性的目标和巧创性的手段两个要素。两者融合构成巧创的基本要素。

草根逆袭框架第一部分:两个决定性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梦想性目标(Stretch Goal),意思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目标看似不可能实现,注意不是绝对不可能实现。2011年美国的顶尖期刊《管理评论》有过一个争议,认为梦想性目标对资源丰富的企业有益,对资源严重缺乏资源的企业有害。但是我们研究的发现恰恰相反,梦想性目标如果跟巧创的方式融合能够起到奇效,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资源严重缺乏,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目标,但是出路就在巧创。巧创不能够按照现有的规则来玩游戏,打牌的方式跟常规打法不一样。我们经常说一手好牌可以打得稀烂,但一手烂牌也可以打出精彩,打出精彩不在于资源的多寡和好坏,而在于使用资源的那个能力,这才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推翻了所谓资源基础观——要获得独特的资源才能够取胜。没有资源照样可以取胜,关键就在于怎么巧妙地使用资源。“巧创”这个词,得到的启发就是中文的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把“难为”相当于梦想性目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个妇女都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创新性的巧妇就能够解决无米之炊,没米用其他东西替代。

第二个因素巧创的手段(Bricolage),在创业研究里面,手段也是一大学派,意味着能够应用手中的资源应付眼前。我强化了它创新的一方面。有争议的是,巧创手段常常就是只顾及手头和眼前,不能解决大问题只能解决小问题,比如门锁坏了,拿桌子挡门,用手头的资源去应付眼前的困境。但这都是临时发挥,临时想出来的主意,没有长久的用途,是暂时性的、替代性的。所以台湾的学者将它翻译成拼凑,也有道理。但是我们觉得出路在于梦想性的目标可以帮助破解这个争议。不是仅仅光顾到眼前,可以想得更长远啊,事情可以做得更大。不光是手头眼前的急迫事情,不得不采取了个办法。我引申Bricolage这个词为巧创。

两个要素互动融合。梦想性目标成为巧创的动力和方向;巧创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路径。对这两个要素进行重新解读就是远期的梦想与近期的梦想互动平衡。巧创就是需要探索式的巧作和应用式的巧创。我做一个更明确的解读就是:梦想性目标就是现有的资源远远不够达到这个目标。如果要非要达到这个目标,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必须另辟蹊径,弯道超车,这就是巧创。应用式巧和探索式巧装的区别在于探索式巧创是真正的巧创,不玩原来的游戏规则。改变游戏规则,采取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够另辟蹊径,才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型的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梦想的平衡就是大目标的跨界跳跃和小目标的小步快跑进行融合。先有一个大目标,但是得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在一定积累条件下进行一个跳跃。探索式巧创就是突破旧路径的巧创,一旦提出新的路径后要不断迭代。

曾明的一本书里面提到阿里创业的四大心得。创业从0到0.1是最难的,是革命性的。这就是刚才说的探索式的巧创,目标很伟大但是手头的资源和条件距离很远,所以这是最难的,需要进行探索式的创新和基于愿景的试错迭代。从0.1到1这部分的改良,就相当于眼高手低的革命,接下来做的迭代就是应用式的巧创。悬崖边的狂欢/相信的力量就是0到0.1,自信与质疑和最难过的坎儿就是0到0.1。我们从这里面得到一定的同感,实际上它涉及到巧创的一个问题。

草根逆袭框架第二部分:四大支撑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阴阳思维里的相生相克。梦想性目标和现实性资源的悖论怎么破解?远期梦想和近期梦想的悖论怎么破解?探索式巧创和应用式巧创的悖论怎么破解?

第二个条件是资源的混搭资源基础观强调一个企业要具备优质的独特资源,没有资源就很难存活。但是陆亚东提出符合资源观,用普通常规资源的独特组合,产生新的作用和新的价值。但是我再往前走一步,连普通资源都不算,非常规资源,像阿里和华为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常规资源,要技术没技术,要市场没市场,要资金没资金,要方向没方向。这种非资源一般被认为是无用的,就像蒙古西藏以外的地区都把牛粪当作肥料,除了这个功能以外没有别的功能。但是在内蒙和西藏,牛粪是燃料,是资源和能源的来源。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非资源被重新定义成一个具有价值的资源。

第三个条件是动态能力和组织敏捷。坚持学习,长期探索,短期迭代。探索式能力的方向性是多点搜索,应用式的动态是路径式的单点迭代。

第四个条件是反脆弱与变革式领导力。我大概解释一下反脆弱。一般坚强和脆弱当作一对矛盾,但是有学者认为脆弱还有一个对立面是反脆弱。如果一个行李箱在长期的旅游中间没有摔坏,它就比较坚强;如果摔坏了就很脆弱。但有一个现象,行李箱越摔打越坚固,就像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面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这就是反脆弱。在困境之中得到磨难和锻炼,从困境中走出来以后就变得比以前更坚强。远期梦想和探索式巧创需要反脆弱,近期梦想和应用式巧创也需要反脆弱,但是相对来说要求弱一点。

巧创的具体应用方法

巧创变道超车的一般方法,首先是从无到有,从0到0.1。本来没有产品也没有方法,但是可以从无到有,从技术上变废为宝。第二个是借鸡下蛋,比如Airbnb,它并不拥有住房,也不开酒店,跟摩拜是完全两个模式。摩拜新造一帮自行车租赁,不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原有的资源被搁置,没有好好的利用,然后想办法利用起来。Airbnb把空余的房子拿出来做酒店,把空余的车拿出来顺路捎带一下,这是共享经济。后来Airbnb变味了,很多人买了房子做租赁生意,专门开专车,完全改变了借鸡下蛋的初衷。当然,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借鸡下蛋,把别人的剑变为自己的,借人家的资源来做自己的事。另外一个是跨界活用,比如激光GPS技术军转民。总结一下,巧创的几种方法就是从无到有、变废为宝、借机下蛋、跨界活用!

实际案例应用

宁波“舜宇光学”做照相机镜头、显微镜镜头和望远镜镜头。实际上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什么资源都没有,就是一个只有八个高中生,没有专业人员和技术的乡镇企业。它的崛起就是靠刚才说的借鸡下蛋,借别人的资源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他们整体的长期战略就叫做名配角——当一个有名的配角。比如咱们很多中国企业跟苹果供应商、特斯拉供应商合作,借别人的利来开展自己的业务,从小到大,从0到0.1局部突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局部集中优势。整体不具备优势,但是集中精力打一个部分,在局部以少胜多。这种中国智慧的东西非常多,比如田忌赛马。华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也是这种思路。进一步地,巧创在平台战略里面的一个特殊方法就是核心的客户价值。锁定客户的价值、选择准入门槛高低和平台治理难易也是平台战略的一个方法。借助信用平台构建平台的核心能力,像海尔、小米就是在平台战略巧创的典型。还有一些方法我就不展开了。

巧创战略模块与落地工具总结

巧创战略整体的框架就是梦想性的目标倒逼缺乏资源的企业不得不采取另辟蹊径的方法,从而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多点搜索、快速迭代,达到颠覆式创新指数性的增长。也就是从0到1、或者0到0.1的革命、加上0.1到1的改良或者是1到10的改良。支撑条件就是思维方式,不要否定,不要不接受,看起来矛盾的双方是可以共存的。这种思维方式是东方人特有的,也是我们中国学者和中国实践者最容易突破西方、赶上和超越西方的思维方式,因为西方总体思路是线性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优秀人员都是阴阳思维,包括犹太人,很多都是阴阳思维。他们在实践中间也很多阴阳思维的方式,但是在不讲条件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线性思维,严格划分矛盾。那么我们的阴阳思想能够给悖论的困难提出一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阴阳相生相克,既看到相克的部分,也看到相生的部分,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即在一定目标条件下搭配的度。现在的发现基本是二八开、三七开、四六开。具体一个目标的两个要素搭配是不对称的,不能50对50。这样阴阳的思想支撑资源的搭配和使用,比资源基础观要来得更有效。从现象角度来讲,资源基础观的失败就在于为什么有些企业成功了以后就失败?不是因为缺乏资源,成功了已经获取垄断地位和垄断资源,为什么后来却失败了?关键在于资源的使用、资源的运用、资源的巧用和资源的借用,资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

我们现在强调生态很重要,其中一条就是大家的资源起到杠杆作用,把对方的资源为我所用,否则大家干脆单打独斗。采取垄断的地位、垄断的资源就无往不胜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巧创的流程结构、动态的能力、组织灵活性再加上一个反脆弱的领导力综合起来形成框架。总结起来,草根逆袭的悖论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两大要素和四大条件构建出框架的双重性。以巧创为核心,梦想性的目标在前方引导,四大条件从后推进。

以上是有关资源的巧创,我还有另外一个研究课题是制度的巧创,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极端式的制度巧创如先斩后奏,温和式的巧创如打擦边球。我提出这样一些研究课题,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李平

李平(Peter Ping Li)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领域李达三首席教授,也是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终身正教授,以及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

李平教授的研究主题包括“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赶超战略”及“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管理领域的应用”,并在该两大领域中位居全球领军地位。他在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学者工商管理领域2021年度排名第693位(一共44,945位),也是中国国内学者入选4位之一。

李平教授获得研究资助近573万美元,包括2017年度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关国际并购整合)资助近300万人民币。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华东师范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