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先生深入阐释“非遗六题”——第29次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2021-09-26 22:00 浏览量: 3434

2021年9月10日,第29次北京学学术沙龙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刘魁立研究员进行了“非遗六题”的专题讲座。这是北京学学术沙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沙龙活动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建平研究员主持,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张勃担任与谈人。线上线下27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刘魁立研究员在讲座中刘魁立研究员围绕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扰等六个问题,系统阐述了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思考。首先,刘魁立研究员回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历程。他指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公约通过时并没有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一直到2003年才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一世界性文件,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保护对象。刘魁立研究员指出物质文化是根据人的意图而创造或改造的结果,非物质文化则相当于创造和改造的过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将建构具体物的智慧和建构的过程作为保护对象,因此“非遗”的提出,是一种思维方法上的进步。刘魁立研究员还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并不等同于“非遗”,“非遗”仅限于联合国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范围。他强调,我国对于非遗工作的重视,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一次“拨乱反正”,并突破了文化享用的阶层性,打破民俗学中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的界限。此外,与物质文化遗产比较起来,非遗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共享性,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实现多人共享,共同传习;其二是调适性,可以根据时空变幻进行调适和变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三是人的主体性,非遗与人密不可分,而这里的“人”绝不是单独的人,而是社群中的人。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刘魁立研究员提出了“基质本真性”的观点,回答非遗如何保护和传承具体对象的问题。他说,基质本真性,就是对性质、结构、功能、形态和价值判断等五个事物基本要素进行保护,保护并不是保持完全不变,而是大体不变,将非遗视为一个生命体保持其基本性质不变即可。在具体的保护措施方面,应当做到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关注伦理性原则,重视人的因素。我国的生态文化保护区的设置就是对非遗保护理论和实践的一项重大贡献。最后,刘魁立研究员将非遗的当代价值归纳为认同感、历史感和幸福感三大层面。他指出非遗保护还面临着不少具体困扰:一方面全球化发展趋势与非遗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生活方式和人们观念上的巨大变化,也对非遗传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中找准位置、增强文化自尊自信、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都是未来非遗工作的重要方向。

与谈人张勃研究员

与谈人张勃研究员认为,此次报告内容系统、演讲精彩,让人受益匪浅。她分享了对此次报告的体会,认为“非遗六题”这一主题既是立足于已经进行的保护实践,也是面向未来保护工作的。我国2001年昆曲入选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轰轰烈烈地掀起非遗保护行动,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在20年的实践中,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尤其是最近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的非遗保护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是,在如何进行非遗保护方面,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议,如何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也存在一些难题。刘魁立先生的报告将非遗放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脉络中进行理解并评估非遗保护的意义,是对我国非遗保护实践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成果,有几点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第一,刘先生指出非遗概念的提出是一项重大“发明”,高度评价了非遗保护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通过中外横向对比和我国保护实践的纵向对比,总结非遗的三大特点,非常具有启发性;第三,阐释非遗保护意义,非遗的保护带动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文化享有阶层性的打破也是一个重要贡献;第四,对非遗当代价值的认识极为深刻;第五,“基质本真性”的提出是一大学术贡献,对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解释也很有启发性。另外,刘先生在讲座中还提出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的关系,如何更好地理解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握非遗保护中变与不变的关系等问题。李建平研究员总结了此次讲座。他首先感谢刘魁立研究员带来的精彩演讲,高度肯定了讲座内容的前沿性和启发性。他还提出,今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十周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北京学学术沙龙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系列讲座,能够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学术氛围,希望不断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讲座后合影留念

(撰稿:龚卉图片:石小川 安亚男审核:张宝秀张勃 排版:李君)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