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圆满闭幕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2020-12-19 00:00 浏览量: 5036

为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深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12至13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京内外21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媒体单位,70余位代表云集文理,50名硕博研究生展示了他们最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15位嘉宾一一精彩点评分析。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超500人次参与其中,见证了此次活力迸发的学术盛宴。这也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第二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举办北京高校考古论坛,显示出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科的发展速度与实力。学院科研处、历史文博系、双中心、教学保障中心十余位老师,20多位学生志愿者的倾力组织和辛勤付出,确保了论坛的顺利进行,彰显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立德树人”“科研育人”的积极风貌和良好成效。

12日上午论坛开幕,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在致开幕辞时表示:北京联合大学田野考古的足迹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在首都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服务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和“三个文化带”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北京高校考古论坛,为有志于投身考古学研究和实践的年轻学子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为考古事业的薪火传承做出贡献。学院科研处长黄宗英教授在致辞中希望发言代表都能惜时如金、认真推敲、凝炼表达,练就在国内外考古学术会议上能够代表北京乃至全国一代考古学术新人的水平和能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致辞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科研处长黄宗英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致辞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研究生陈驰代表参会学生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副主任黄可佳担任论坛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作为共同主办方与点评嘉宾代表致辞。他介绍了北京高校考古论坛的由来,举办宗旨、重要影响,更展望了论坛的前景未来,鼓励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起点,走向更宽阔的学术天地。

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驰、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淼燃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宁波学生代表全体参会的京内外硕博士发言。他们既谈到了自己对考古重大意义的理解、对科研殿堂的仰观,和对治学钻研的认识,也表达了珍惜论坛机会、展示风采的信心。

与会代表全体合影后,论坛正式开场!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科技考古,以及民族考古、域外考古、考古理论等五个场次依次拉开。每场由学生主持,分为学生发言与嘉宾评议两个环节。

史前考古专场首先上场的李三灵等5位同学围绕刻划痕迹、栖居形态、埋藏分析、生业形态等旧石器时代研究专题做了汇报,从宏观回顾到具体观察,涉及东北、华北、华南等广大地区;秦畅、甘创业等从墓葬分析入手,考察了新石器时代的性别年龄差异、葬仪问题,樊婷、陈志欣通过纹饰、刻符探讨史前宗教思想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杜水生、北京联合大学黄可佳和首都师范大学陈宥成三位嘉宾分别予以精彩点评,同时提醒大家把握选题的体量和精准度,以适应论坛发表。

夏商周考古专场的张炼等同学分别汇报了江淮文化地理特征、新砦期文化进程、夏文化族属、郑州商城竖井形灰坑性质功能等研究成果,贾馥名等从马骨、手工业作坊、戈卣类器及余岗墓葬等材料关注商周时期的社会现象、生产管理、器物流布、等级地位等问题。河南大学张立东、辽宁师范大学徐昭峰、河南师范大学张志鹏三位嘉宾对发言同学一一点评,有的还形成互动答辩讨论,气氛热烈。

在12日下午、13日上午汉唐宋元明考古专场的十二名参会代表中,北京联合大学文博专硕19级赖子阳、考古学硕19级张嘉毅、文博专硕20级刘贤鹏、陈驰同学均在本场,他们汇报的主题包括隋唐洛阳城坊门形制、汉魏都城给排水工程、汉长安城出土骨签分类分期、辽壁画墓茶器,担当点评的中国人民大学魏坚、陈晓露和北京大学倪润安三位嘉宾对上述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本场其他同学还探讨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多元文化因素、黄河故堤的考古学研究、襄阳南朝墓中的行孝画像、云中古城的莲花化生瓦当、唐代僧人茶事、中原北方地区宋墓的性别空间、泸县宋墓石刻的蜀学文化因素,以及长辛店明墓丝绸纹饰及墓主身份推断等问题,大多为关注点聚焦、材料引证丰富、颇见用功之深的研究成果。

北京联合大学发言代表

各校研究生发言代表

紧接着进行的科技考古专场中,包括北京联合大学文博专硕20级孟令晨在内的10名同学分别就新疆哈密化石及围岩、植物遗存及生存策略,重庆涂山窑禽类鉴定、内蒙古美岱召壁画材料、太原赵卿墓镈钟纹饰制作、河南鲁山冶铁遗址技术特征、西高穴遗址出土瓷器分析、泉州宋代海船香料、早期越窑施纹工艺、乾隆朝室外铜器制造等主题进行汇报,涉及时空范围之广、材料对象品类之泛、研究方法路径之多,大大开阔了考古学研究的今日视野。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尚雪三位嘉宾的犀利点评,更让发言人获益匪浅。

13日下午的民族考古、域外考古、考古学理论专场更是将研究拓展到海外、深入到乡土。北京联合大学陈悦新、张雯,曲阜师范大学毕德广三位嘉宾,针对10位发言人关于新疆史前火葬墓、阿尔泰地区早期马衔马镳、阴山景教图像、黎族黎锦、坦桑尼亚出土中国瓷器、印度-太平洋珠分布与流通、社区考古案例研究、即墨古城文旅发展、平江福寿山寺庙遗址、大梁江民居建筑保护等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了一些研究在材料挖掘分析上的不足,也肯定了他们开阔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嘉宾精彩点评

五个专场五十名代表全部发言完成后,点评嘉宾紧张议定获奖名单,并在本届论坛闭幕式上由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宣布,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张景秋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10名获奖者及其发言题目分别是:杨淼燃《泥河湾盆地牛圈沟地点的埋藏学分析》、秦畅《性别考古学视角下的巫山大溪遗址墓葬分析》、甘创业《凌家滩墓葬的葬仪研究》、丁福林《郑州商城竖井形灰坑性质辨析》、张冉《“新砦期”文化进程的考古学观察》、李琴《襄阳南朝墓董永行孝画像考释》、陈驰《辽代茶器初探——以壁画及伴出茶器为中心》、李颖《哈密翼龙化石及其围岩风机机理初探》、苟欢《试析赵卿墓出土镈钟的纹饰制作》、郑玉《阴山汪古景教图像的考古学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张景秋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奖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科带头人陈悦新教授做了学术总结:本届论坛准备足、人数众、范围广和硕果丰,同学们表现出了优秀的科研素养和较深的学术功力,研讨内容更是体现出考古学研究深化加强、重大学术热点持续关注、新资料新视野新技术及时跟进、放眼域外考古等特点。这场切磋学问的学术盛事,在提升青年学生学术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要求的一次重要建设活动。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陈悦新教授做本届论坛总结

本届论坛主持人黄可佳副教授宣布下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尚雪副教授作为下届主办单位代表发言。魏坚教授宣布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圆满结束。

为期两天的论坛既是考古学人少长咸集、交流互促的盛会,考古新生力量崭露头角的舞台,也是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健全落实“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工作的突出体现,师生受益思政成效的自然流露。中国考古事业正值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必将为推动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科,也将“守立德树人之本、擎科研育人之旗”,为培育服务新时代社会文化强国建设、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深耕砥砺、积极作为!

编辑:霍旭东

(本文转载自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