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这波“反诈”攻略请收好!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021-11-07 21:02 浏览量: 1982

“低价满级装备出售,赔本甩卖!”

“家里咖啡滞销了,可以帮忙买一点吗?”

“这款投资产品收益率高、零风险,快买!”

……

你收到过这样的电话或短信吗

你有没有被诱惑到?

醒一醒!这些极有可能是诈骗!

可是就算我们提高警惕

感觉也防不胜防

如何反套路?如何反诈骗?

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

反诈!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一句“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爆火网络,民警与网红的连麦刷屏手机。可在这样的宣传下,依旧有大学生陷入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陷阱中。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诈骗团伙诈骗大学生

使用频率极高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方式:

01

刷单诈骗

案例

张某是某高校大二学生。一日,张某在QQ群看见一条招聘网络兼职的信息。称有一份兼职刷单赚取佣金的工作,并且留下了QQ号,通过QQ与“客服人员”联系后接到了第一笔刷单任务。对方给了张某一个某知名购物网站的购买链接,要求加入购物车、不付款、直接截图。张同学发送购物截图后,对方发给张某一个支付宝二维码,让其扫码支付。张某支付完成后,对方通过支付宝返还了本金和“佣金”。随后,张某按照对方的指令继续刷单,连续刷了五单后,张某不仅没有收到“佣金”,连本金的五万元都没有收回。

手段

诈骗分子在“刷客”刷单后快速将本金和小额佣金返还,逐渐赢得“刷客”的信任。诈骗分子要求“刷客”下载APP刷单,初期给予小额回报,再以充值领彩金等方式诱导充值。无法提现,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为止。

防范

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02

冒充老师诈骗

案例:

学习于宁夏某高校的董某,一天晚上收到一陌生人加微信好友,自称是该学院的校长,并让董某在第二天9点到其办公室。第二天一早,“校长”又告诉董某,先不用来了,称有领导在办公室检查,急需用钱“打点”领导,让董某借其30万元,董某信以为真直接给对方提供的两个银行卡号转账30万元。核实后发现自己已经落入圈套。

手段:

1、非法获取信息:犯罪分子首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了单位领导、学生的通讯信息,以及单位的组织架构。

2、添加好友:以单位领导的名义添加学生的微信好友,为增加可信度,会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领导的照片,作为微信的头像。

3、实施诈骗:在添加了“老师”的微信后,“老师”一般会对学生嘘寒问暖,拉近感情。之后会以给领导送礼、给亲友资助但本人不方便为由,要求学生先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并称稍后会将钱款返还。甚至为了增加可信度,会索要学生的银行卡号,制作虚假的转账凭证,证明已转账,请学生向指定账户转账。

防范:

1、遇到领导、老师要求添加微信时,可以通过熟知老师、同学等其他渠道进行核实。

2、如果已添加好友,可以利用学校内部的一些情况,从侧面了解核实对方身份。

3、如果对方要求转账、汇款等,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进行转账汇款。

4、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防止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精准实施诈骗。

03

助学金诈骗

案例:

江西省杨某今年考取了南昌的一所大学,他的父亲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杨某可以享受政府的助学金,返还给家长作为学生的助学费用。杨某家经济条件不好,读高中时享受了学校的助学贷款,所以,杨某相信了对方说的话。随后,对方告诉了他五位数的编码,要求他把账户的钱全部转过去,才能把所谓的助学金返回,杨某按照对方的指示,独自到银行的取款机汇钱。杨某把自己银行卡里的8700元汇给了对方,对方竟要求他继续汇钱。杨某打电话询问,对方反问他的卡是否刚激活没用多久,称刚激活的卡,钱不能再打回来,无法操作,需要再使用中国银行的卡。杨某又将另一张银行卡里的学费8792.8元,汇给了对方。杨某要求对方返钱时,对方却不接电话了,小杨方知上当受骗。随后到公安局报案。

手段:

骗子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录取高校老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骗取受害人信任。在此基础上,再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号转账,或者索要受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防范:

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如发现被骗,应及时向警方报案。

04

兼职代理诈骗

案例:

“90”后姑娘小刘常在朋友圈看到广告,便也想通过做微商兼职赚钱,加入了各种微商群寻找商机。推广一款保健品的人,称只要加入他的微商团队保证不愁销路。小刘便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称,销售采用分级代理的形式,级别越高,进货价就越便宜。丰厚的回报让小刘动了心,便交了500元后申请做了代理,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推广。推广后没几天,便有人称自己是开药店的,想买几瓶放在店里销售。客户收到商品后,立即将钱打给了小刘。初次“试水”成功后,她更加努力地在朋友圈推广这款保健品。没过几天,“开药店”的客户向小刘反馈,要再购买30瓶,于是小刘在进货的同时申请提升了代理的级别。几天后,又有客户向小刘订购大批商品,但称由于资金暂时不足,需要小刘先垫付货款。小刘自认为打开了市场不愁销路,于是提升代理级别,从供货商处购入。囤了3万多元的商品后,却与所有客户失去了联系,自己已被供货商拉黑。随后报警。

手段:

诈骗团伙中,有人专门负责在网上发布招收代理的信息;另有人充当客服,记录咨询人员电话及微信号;同时,同伙扮演导师与代理交流赢取信任,诱使代理多进货,等骗到钱后便置之不理;为了使受骗者深入其中,还冒充客户大量购货,等代理察觉后立即消失。

防范:

大学生发展副业、兼职工作一定要对项目进行了解,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05

快递诈骗

案例:

2021年6月2日,沈阳某大学生小李接到电话,对方自称蚂蚁客服,准确说出了小李在某购物平台的订单号和收货地址,称小李的快递丢了,可以给他双倍赔款。小李加了对方的QQ,对方语音指导他办理“赔款”,首先要求小李开通支付宝额度500元的备用金,小李领取了备用金后,谎称多领取了400元并要求小李把400元提现到银行卡,再退回到另外一个银行账户内。这时,客服让小李加了另外一个QQ:“支付宝在线理赔中心”。“客服”告诉小李,他的支付宝备用金账户将每周扣掉一些金额。想不被扣款,先证明自己有钱。客服让小李将自己银行卡的钱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以此证明自己具备偿还能力。小李乖乖的将银行卡内的20万元转给对方。客服钓到大鱼后,继续用话术诱导小李转款,小李随后又将另外一张银行卡内的2万多元转给对方,客服又要求他在其他平台贷款,这是小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骗局。

手段: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提供真实信息称其有快递出现异常并即将加倍偿还退款。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利用大学生的购买心理、揣摩大学生对网上贷款借还软件的熟悉程度,实施诈骗。并使用多个银行账号、虚假客服多方面“进攻”。

防范

大学生遇到有类似情况的快递公司时,联系售后,一定要问明白、看清楚是否是自己所购买的货物,未确认之前,不要同意添加微信的申请,也不要拨打或点击骗子发来的电话或网址。快递丢失的一般处理流程是:快递公司查实物品价值等情况——快递公司将货款赔给卖家——卖家重新发货。所以,就算真的丢了快递,快递公司也应该是联系卖家,而不是购物者本人。如果不小心受骗了,应尽快拨打110报警。

06

招聘诈骗

案例:

6月15日,大学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予退还,服装费由自己承担。上班后,小刘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辞职并退还服装费,被对方以签有协议为由拒绝。

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邮箱,微信、微博、短信、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务工者前来应聘,以购买复杂资料、考试提纲等方式诈骗钱财。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逃之夭夭不见踪迹。

防范:

广大大学生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切勿轻信传言。尽可能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环境是否固定或正规。慎签用工合同,不要轻易交纳各种费用,以免受骗上当。

07

医保社保诈骗

案例:

下沙某高校学生小汪,接到了自称社保局人员的电话。一开口,对方就准确地报出了小汪的身份信息,并告知小汪说其医保卡被盗用。说在武汉,涉嫌诈骗。

小汪着急,马上向“工作人员”解释,自己从未去过武汉,根本不可能盗刷医保卡。对方安慰小汪说,他的医保卡很可能被盗刷了,并“好心”地帮他把电话转接到“武汉公安局”。“陈警官”语气强硬,要求小汪配合警方调查。让他加了QQ号,又发了一个网址,要调查小汪的银行卡信息。不知所措的小汪,按照对方要求输入了身份证及银行卡密码。接着,小汪的手机上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验证码,“陈警官”要求小汪把验证码发过去,以便调查。小汪照做后,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短信,显示其卡里的8000多元被全部转走了。小汪连忙联系“陈警官”,此时小汪已经被对方拉黑,小汪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手段

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防范:

接到电话,无论真假,可以到最近的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刷卡验证,也可拨打社保服务热线12333或直接到所属社保机构进行咨询。如果参保人员的医保卡购买药品超量或者存在其他违规操作,医保卡是会被自动冻结的,但即便如此,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是绝对不会直接打电话要求参保人员汇款的。

08

健康码诈骗

案例

近日,有市民收到“流调”诈骗信息,信息中声称健康码有误、已成为密切接触者、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核酸检测,提供虚假诈骗网站。可一旦市民点击短信中的链接,网站就会要求其输入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手段:

诈骗分子首先打电话自称是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对方核酸检测结果与行程码有问题,可能是新冠密切接触者。一旦诈骗分子听到对方表明这段时间并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也没有接触过风险人群时,便会直接告诉对方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核实身份信息和行程信息,并给对方发链接,要求其重新填写身份证信息和电话号码,等到对方把这些信息填完之后,便会收到一个验证码,诈骗分子会要求把验证码发给他们,表示会重新为其办行程码与健康码。而一旦诈骗分子收到验证码,你的身份信息与银行信息就会被全部泄露。

防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广大网民应从疾控或医疗机构、权威新媒体等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切勿轻信可疑电话或短信,一旦遇到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陌生网站,不要怀疑,一定是骗子!

预防诈骗小贴士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中奖退税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

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

刷卡消费欠话费,细分真伪辨猫腻。

冒充领导公检法,提防骗子在演戏。

来电自称黑社会,立刻报警不迟疑。

亲朋好友遇事急,不忙汇款先联系。

升级网银假信息,钓鱼网站莫点击。

收到诈骗不慌张,反诈中心可以避。

公安查证是真理,反诈反欺非儿戏。

电信诈骗方法层出不穷,只有提高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上当受骗。

策划:王昊

撰稿:康露丹

图片:康露丹

编辑:康露丹

校对:袁悦

责编:王昊

审核:闫东祺

此文章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