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数字化转型下财务管理创新主题沙龙(第六期)回顾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21-10-11 11:03 浏览量: 3031

数字化转型下财务管理创新主题沙龙

(第六期)回顾

2021年9月25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与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六期“数字化转型下财务管理创新”沙龙在京召开。本次沙龙邀请了多家央国企和事业单位高管面对面交流,旨在探索中国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之路。活动由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克慧和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刘俊勇主持。

主题发言

智安链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李志杰

智安链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李志杰做了题为《从数智金融看数字化转型》的报告。首先,他从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引出了他的问题: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他认为,目前多数企业主要存在以下五个误区,导致数字化进程不及人们预期。误区一:数字化转型技术驱动,缺乏全局观。误区二:数字化转型就是商业模式的重构。误区三:当前盈利尚佳,无需数字化转型。误区四:数字化转型是领先企业的事情。误区五:行业领先企业无须数字化转型。

李志杰认为,几乎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都不如设想之中的多快好省,这是因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必须躬身入局,从数据的采集开始,做到“全量全域全生命旅程”。数据采集作为数据的发生器,首先在结构化流量清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接着再通过“数据的场景化、场景的资产化、资产的证券化,证券的通证化”,最终使得数据成为一个生产要素。只有完成这样一个转化,才可能成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应对国际竞争的条件之一。

五个误区之外,他还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五点不足。第一个不足:有愿景无锚定。目前数智化转型对于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缺少总体的俯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着重打造基于数字原生和云原生的数字大脑,实现连接智能、业务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和运维智能。第二个不足:强数据弱中台。过去两年人类所产生的数据是我们过去有文字历史有记载以来所有数据的若干倍,对于核心企业、主导性企业而言,为了将具备数字原生和云原生特质的数据进行信用生成,实现信用定价与信用转移、信用使用,必须通过强中台来连接客户、设备、员工四大主体。第三个不足:强技术弱能力。李总结合自身帮助中心企业去做数字原生的工作经历,提出今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必须要完成基础设施云化、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以及决策智能化。其中,他点介绍了基础设施云化。基础设施云化有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基础设施的全面上云。基于智能物联网,之于态势感知的终端,我们目之所及对数据的发生采集、传输、交互使用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全面上云;接着,从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防护、办公桌面层面上云;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大数据上云中台上云、数据联通,进而实现整体的业务上云;最终,完成云上智能以及大量数据节点基础上的智能化应用。只有实现“数据业务数据化”的状态,我们才能真正的进入到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将技术业务与后台支撑部门连接在一起。第四个不足:好大树不成林。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在部门内部,数与数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数据集之间,数据的格式、规范接口并没有统一。第二,当核心企业成长到足够强大的阶段,核心企业对于上下游企业的数据采集没有做到流程覆盖。第五个不足:集数据散信用。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品牌节点平方做成正比,与这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个距离指的是客户的粘性、客户的感知,指的是单边业务、双边业务或者是跨边业务。目前来看,信用是距离最远的。我们无法通过单一的数据或者某些金融机构单一的产品将数据本身形成信用画像,更多的还是基于报表。

最后,李志杰分享了他所担任顾问的几个成功案例:第一,双碳金融数字化。他所在团队帮助该市政府做顶层设计,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完整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第二,港口金融数智化。该案例是为万亿级GDP城市的港口管理提供全域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数据和中台层的数据分析的结果,金融机构利用风险定价的模型对港口资产进行定价,通过构建港口融资信用体系、港口供应链金融体系、货物风险定价体系、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打造智慧港口金融生态,最终实现数智驱动港口金融。第三,银行数字化。以解决该银行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储浪费大、传递效率低、人力投入大、管控力度弱四大痛点为目的,构建一站式的数据服务云化DevOps工作台,通过敏捷式的管理方式,进行云化开发、云化存储、云化发布、云化运维,解决上述痛点问题。第四,快消金融数智化。M集团通过销量预测、产销协同、物流布局、智能补货、路径优化进行全域全生命周期的部署,最大程度发挥供应链协同的价值。他还提到了他所在团队的愿景:通过整合全球最佳解决方案的实践的力量,一起为行业的领先机构解决最后100米或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帮助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

中日友好医院财务处处长许涛

中日友好医院财务处处长许涛做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与财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她谈到,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每一个前进的方向都要遵照国家政策。因此,公立医院的发展设计,必须要对标国家政策。2021年最有影响的政策就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医院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当中,公立医院需要特别关注新效能的建立,要进行运营的预算控制与绩效的管理,然后实现全方位的整合。而整合的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有效地利用人财物的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然后进行精细化管理,防控风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公立医院要实现经济水平与运营水平的拉升,就必须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的管理与分级应用。 接着,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中日友好医院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来提升自身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按照国家要求,公立医院的定位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核心目标,就必须完成三个转变。第一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需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第二个是模管理模式上的转变,精细化管理要改变以往传统粗放型发展,提高效率。第三个就是在资源配置方面需要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作为财务,掌握着医院的经济信息与财务核算结果,为了助力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医院财务的定位,决定了在整合信息时必须牢牢围绕临床需要。其次,为了让数据产生价值,必须要先建立数据规范。接着,是对医疗服务的资源消耗、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核算,然后按照这样的主线,加载两个经济信息的要素。 截至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已经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场景的应用。 第一,打通从预算到核算的全流程管理。在预算设置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的定位要求,进行有计划的预算设置。同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对每一部门的预算执行状态,以信息的方式动态呈现出来便于监管。最后,核算到预算之间形成了一条通道,核算通过自动数据的衔接产生核算结果,从而反馈医院预算的执行效果。第二,内部控制。财务处将能够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量化,通过对标医院管理中的已有标准,对内部管理进行控制。第三,风险防控。通过使用在线审批系统,让所有的审批以线上方式执行,以机控代替人控,PC端与手机端同步进行,让审批流程在处理进程中完整清晰,让资金流在使用过程中公开透明。第四,线上缴费,服务患者。患者登陆医院的APP就可实现线上缴费,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随时能够查到住院费用,当住院费用不足时,在病房足不出户即可缴费。方便患者的同时,也为医院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资源。第五,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以信息化的方式对数以万计的收费耗材信息进行管理,合理利用估价政策,从而让收费内容与价格更加标准规范。最后,成本管理。通过数据同源追溯的方式,对医院的70多个临床、11个一级的科室的主要直接成本进行动态管控,向临床科室定期释放结果,进而让其产生成本管控的意识。 许涛还介绍到,在应用场景之外,财务处也在耗材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为了提升计价与物资进销存之间的关联度,他们在探索扫码模式、情景模式、盘点模式、以及智能设备使用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在耗材管理上的全新应用。此外,他们还通过设立实验点,在某一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设计中,将其医疗行为与收入、资源消耗进行全系统的关联,然后观察该行为与补偿消耗之间的关系,以便探索在未来如何使用经济术语表达业务流程,帮助其提升服务效率。 最后,她结合自己思考,提出了6点可以改进之处,第一找准定位;第二信息化进程需要顶层设计;第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第四,加强部门协同;第五,立足现状,充分利用资源;最后,信息化永远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需要持续完善的一项工作,所以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收获美好未来。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系主任肖土盛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系主任肖土盛副教授分享了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首先肖老师回顾了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学术研究。他指出,学术研究之所以推进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刻画数字化十分具有难度,极大地阻碍了学术研究。为此,肖老师带领的团队首先利用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法刻画什么是数字化,他们利用文本分析法捕捉上市公司年报中与数字化相关的词汇,最终得到某一特定企业的年报中究竟有多少内容是与数字化相关。数字经济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产业数字化,比如制造业、服务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另一类是数字产业化,比如信息通信行业。这里,肖老师所在团队的研究主要关注第一类,即产业数字化。

接下来,肖老师所在团队对2010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情况做了一个整体上的描述,发现数字化转型呈现六大典型特征:第一,从时间上看,企业数字化程度逐年提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迅速。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数字化相关词汇从2010年的平均10个左右增长到2018年的接近40个,大概增长了2.9倍。与此同时,宏观层面,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0年7.9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1.3万亿元,约增长3倍。宏微观层面统计的数字经济增长情况相当,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法构建的微观企业数字化指标的合理性。第二,分行业看,数字化在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程度较高。具体而言,文化传媒、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这些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较高,但是农业、公共事业资源类等传统行业数字化程度仍较低。第三,分地区看,企业数字化程度呈现明显的区域集群效应,东西部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东快西慢”的态势。第四,分上市板块看,不同板块间数字化发展不平衡,创业板企业数字化程度处于领先地位。第五,分企业所有制来看,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数字化程度存在差异,民营企业数字化程度远高于国有企业。第六,分企业规模来看,数字化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大规模企业加速拥抱数字技术。在2014年以前中小规模企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在2014年之后大规模企业加速拥抱数字技术,数字化程度领先于中小企业。

之后,肖老师重点介绍了三个更为具体的学术性研究。第一个是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他们发现数字化转型比较快的企业,创新投入更多。从经济意义上讲,企业数字化程度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可以使得企业创新投入增加10%左右,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方面投入。另外,他们也考察了创新产出,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比较快的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也是比较高,即创新投入比较大,产出也比较好。之后,他们还考察了创新效率,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有提升作用。此外,他们还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的潜在机制。第一个可能的机制是,数字化促进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第二个可能的机制是,数字化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第二个是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分工,即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化还是更为一体化。在产业链条上,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边界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数字化之后,有可能会提升整个企业的内部管控,降低企业内部管控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扩张或者拓展企业边界。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可能降低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数字化之后,各方面的信息获取更为便捷,此时企业存在所有业务都进行外包的冲动,变得更加专业化。为了证实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促进企业专业化还是一体化,他们将上市公司过去10年的数据结合之前的度量,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会变得更加专业化而非更加一体化。进一步,他们分别从企业、行业和地区三个层面来刻画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发现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比较高时,数字化的影响更大,会导致企业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此外,他们也对行业方面的差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有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

第三个是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数字化转型之所以会影响收入分配,是因为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对企业员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后,很多人的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企业需要支付的工资变少,劳动力成本下降,从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后,劳动者的收入也可能会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往往会有一些新增的投资,当资本技能互补性较高时,新增的这些投资需要一些高技能的人员与之匹配。当然,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这么困难?原因之一在于与数字化相匹配的人才较为稀缺。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市场上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人才供给是跟不上的,进而抬升这类人才的工资水平。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数字化是有可能提升企业的工资成本,最终它就有可能会提升整体的劳动收入份额。

接下来他们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收入产生影响的逻辑机制。第一,发现数字化之后,企业的新增资本投入出现了明显上升;第二,通过模型对各个行业的资本技能互补性进行了测算,发现在资本技能互补性比较高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更大;第三,直接验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的影响,发现数字化转型之后,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在上升,基本技能的操作人员比重相较而言在下降。最后,他们还对数字化转型的外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地区层面与行业层面都存在外部性,会提升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

嘉宾观点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总会计师苗广萍分享了她对数字化推进的一些看法。她提到,目前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一些问题:控制系统是一个封闭的连接、生产与管理不融合。在工业4.0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还面临未来架构走向如何的问题。此外,工业大数据也有待开发,目前非结构性的数据的占比很高,从财务角度看,后续如何对其从挖掘到真正利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另外,工业互联网能否成为打通企业数据的“新基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数据标准体系的搭建。最后,只有打开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天窗,才能打造一个企业共创共赢的生态环境,这是财务未来可能的挖掘方向。

北京控股集团外派财务总监莫娟华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不仅涉及到资金、预算,还涉及到政策、体制等问题。如何激发数据化转型,让企业有动力去改革,数字化转型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效益,是财务都要考虑到的问题。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存在着一些需要上下联动的问题。比如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人力成本的问题,对于央国企而言,需要进行岗位设计、机构设置以应对数字化转型。岗位的限定、政策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分配以及结构比例的设置,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最后,莫总提到数据如何赋能,如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有待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总会计师徐元元谈到,在过去的十年中,医院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一直围绕着信息化建设展开。医院的数字化转型,贯穿医疗的整个过程。数字化慢病管理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医院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成为了医院数字化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例如,在癌症诊疗和抗肿瘤药物使用方面,通过大数据手段,可实现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肿瘤单病种质控等功能;通过人工智能,可以进行临床辅助诊断、辅助决策,对诊疗行为进行事前预警、事中质控、事后监测,从而有效改进医院医疗质量,规范肿瘤临床诊疗行为,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医院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阶段,顶层设计最为关键。医院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在医院管理者的认同、组织、制度和工具的保障上。通过对临床医疗数据的分析和治理形成高质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实现医疗数据价值的持续增长,支撑临床、科研、运营管理和患者服务等多种应用场景。通过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财务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医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才能指导、协调业务部门做好整体布局,使医院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最终造福更多的患者。

北京化工集团总会计师吕德明谈到,目前北京化工集团的数字化投入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与产能结合的资金流程系统,二是管理控制系统,三是物流系统,四是安全监督系统,第五个是办公系统。现阶段为了建设智能化园区,安全监督信息化系统与智能系统是首要考虑的对象。因为跟踪库存的进出、存量、所有产品的安全度风险度都要通过信息化来操作。此外,吕总还提到,老牌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需要领导观念发生转变,达成共识,才能为企业在数字化开发和引用上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内部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缺失,从外部直接引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也会出现与传统模式不匹配的状况,因此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打破原有模式,进行大规模调整。

中国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李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他认为在数字化概念的界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全面预算、成本管控、资金管控等方面仍需下大力气;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很强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能力,对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更是如此。在做信息贯通和数字升级过程中,不仅需要梳理清行业诉求,协同各方利益,更要加强财务与业务的信息化基础工作。最后,李总提到,作为一个企业,最终是要增收节支、提质增效、创造价值,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财务管理创新,要在大数据和信息贯通的基础之上,从业务财务的数字化向管理的数字化进行转变。

中国保利集团原总会计师傅俊元分享了他对于在数字化时代,财务到底应该如何做的思考。他认为财务首先需要确定目标。数字化背景下,财务应当具有六个目标:确定对战略决策的支持作用、确保降本增效创收、保障资源配置、管控运营风险、提升服务绩效责任以及全面支撑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除了目标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做好财务自身工作的本质上来,通过打造财务体系,使得数字化信息化工作能够做得更好更有基础。傅总分享了他认为企业财务应当构建好的8个体系,分别是财务核算与标准化的体系、闭环运作的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共享服务体系以及战略支撑与绩效考核体系。只有在做好财务自身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创新的空间与意义。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克慧最后做总结发言:第一,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化的目的永远是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创造价值、资源配置。第二,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毋庸置疑,但是数字化转型由财务牵头效果会更好,因为与局部的业务部门相比,财务能看到全局,是从价值视角出发。第三,数字化一定是场景化。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数字化落地必须从场景入手。第四,数字化解决的是如何从经验值变成一个数据的问题。因此越是数字化,分工越为重要。第五,数字资产。众所周知,数据的共享互通能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数据价值。但是交易成本与客户资源,是很难在企业之间相互打通的。对于这些数字资产能否打通以及打通后的再次突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更好服务企业财务转型与创新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正在持续推出数字化转型沙龙系列活动。沙龙将聚焦数字化转型新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新趋势与新要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重点企业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和专业机构共同与会,围绕当前财务管理的创新探索与前瞻思考,共同服务于企事业单位转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往期回顾:

活动 |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第五期)回顾

活动 |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第四期)回顾

活动 |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第三期)回顾

活动|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第二期)回顾

活动|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第一期)回顾

重磅推出丨中央财经大学财务共享与数字化转型高级课程研修班丨报名吧!

高级课程研修班的同学将会被受邀参加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沙龙!

中央财经大学MPAcc

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财经学子的愿景,我们更懂

We understand your vision

beyond MPAcc

长按二维码关注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