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研讨课圆满结课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21-12-23 15:55 浏览量: 3496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网络新闻中心出品

12月2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级新生研讨课圆满结课。本年度新生研讨课自10月中旬开始,为期8个教学周,面向新生的大班讲授课4场,小班研讨课16场,包括学院领导班子在内的共计19位教师和4位课程助教参与了本年度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工作。

新生研讨课作为本科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旨在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到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大学生的“两个重要转变”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引领学生踏上专业学习与专业研究之路。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学院党政联席会围绕2021级新生研讨课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并最终制定了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工作安排。

学院2021级新生研讨课以“大师讲学”“研学交流”“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由责任教师、专业教师和课程助教组成的教学组来组织课堂,授课内容囊括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专业认知、领域前沿、学业规划以及未来展望等多元化内容,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引航助力。在教授讲座的基础上,各教学小班以学生和教师互动式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围绕“对新学期的憧憬与迷茫”“数字人文的理解与思考”“数据管理与信息分析的理解”“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与未来去向展望”等专题开展研究交流。

1. 了解学科发展,增强专业认同

为帮助新生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特点,迅速融入专业学习环境,在“初识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的“大师讲学”部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向新生讲授了学院及学科特点,重点讲述学科发展脉络和主要方向。同时,刘教授还介绍了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重点说明了学院针对2021级本科新生所专门推出的基于“双数计划”(“未来数据人才计划”与“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的简称)的特色培养人才方案,以及在专业选择方式上实行“四年贯通培养,自主选择专业”的模式,以期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宽阔的学习平台。在本部分的学习中,同学们收获颇丰,对学院的历史、优势、培养目标、特色培养项目等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对未来的专业学习充满了信心。

刘越男教授在给同学们介绍学院及学科特点

在本专题的“研学交流”中,学院的三位副院长闫慧教授、牛力副教授、钱明辉教授和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曙光老师作为四个小班课堂的责任教师,协同由学院2018级本科生严奕聪、陈慧铷、齐麟、胡开朗所担任的四位课程助教,带领各位2021级新生围绕“对新学期的憧憬与迷茫”主题进行了研讨。为了解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的疑惑与困难,课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通过设计破冰小游戏环节,让同学们增进互相认识和了解。

“研学交流”破冰游戏环节

2. 初识数字人文,感悟发展机遇

在“数字人文”专题的“大师讲学”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一级教授冯惠玲老师给同学带来了“数字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机遇”专题。冯教授从案例而非概念切入,以更加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初识数字人文的大一新生感受学科魅力。冯教授在讲解勾画出数字人文的广阔应用实践和前景的同时,也启发同学们的思考:数字人文的内涵有哪些,数字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何处。新生们对数字人文这一新兴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受到数字人文发展前景的无限和魅力的无穷。

冯惠玲教授在给同学们讲授

“数字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机遇”

在本专题的“研学交流”中,前一周聆听了冯惠玲教授讲座的四个课堂围绕“数字人文的理解与思考”主题展开了研讨交流。这一环节的各个课堂均包括“数字人文知识竞赛”与“数字人文答疑解惑” 两个环节,前一个环节由课程责任教师与4位专业教师(任明副教授、马林青副教授、加小双副教授、祁天娇讲师)共同组织竞赛的实施与颁奖,后一个环节专业教师现场解答同学们有关数字人文的各类提问。同学们表示通过知识竞赛和专业老师的讲解,自己对数字人文的了解和兴趣得到进一步加深,获益匪浅。

数字人文“研学交流”教学现场

3. 把握学科动向 探讨发展前沿

“信息分析系列”专题的“大师讲学”部分,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卢小宾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了“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分析”专题,帮助同学们在了解人大信管学科发展脉络和主要方向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分析新发展的全面认识。同学们感受到信息分析对社会科学的巨大价值,以及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分析方法和学科的演变,受益匪浅。

卢小宾教授在给同学们讲授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分析”

在本专题的“研学交流”中,前一周聆听了卢小宾教授讲座的四个课堂,围绕“数据管理与信息分析的理解与思考”主题展开研究交流。课程包括“信息分析一站到底”知识问答游戏与“信息分析答疑解惑”两个环节,前一个环节由课程责任教师与学院的4位专业教师(傅予讲师、徐璐讲师、潘禹辰讲师、李恺讲师)来组织知识问答游戏的实施与颁奖,后一个环节由专业教师现场解答同学们有关信息分析的各类提问。同学们表示通过“信息分析一站到底”知识竞赛和专业老师的讲解,自己对信息分析的了解和兴趣得到进一步加深,获益匪浅。

数据管理与信息分析“研学交流”教学现场

4. 提升阅读能力,助力专业成长

“大学生的阅读”专题主要安排了“大师讲学”环节,学院徐拥军教授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特点,分享了大学阅读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大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徐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品牌活动“兰台读书会”,兰台读书会是接受学院党委、团委领导的学术性学生组织(活动),坚持“非强制性”和“非功利化”原则,旨在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定期组织自主学习与沙龙研讨,提升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徐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同学们收获颇丰。

另外,围绕“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与未来去向展望”主题四个小班课堂还展开了“研学交流”活动。课程责任教师以及学院学工教师(海薇老师、凯丽麦老师、冯泽宇老师)为新生介绍大学期间的学业阶段以及工作、保研、出国等未来去向的特点,围绕大学学业规划展开研讨,就学生的诸多疑问给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新生摆脱迷茫,尽早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与未来去向

展望 “研学交流”教学现场

学生感悟

2021级社科试验班3班黄谛阳同学:我认为新生研讨课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了我对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偏见,解决了我对于这两者的许多困惑。不管是教授讲座还是小规模的研讨课,我都在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中逐渐加深自己对于信管相关专业的理解,明白了图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和大有可为。与此同时,老师还和我们讨论了大学生活和专业热爱等等话题,相信这将启发同学们更好地走好本科四年,走好人生之路。

2021级社科试验班4班王子奇同学:参加新生研讨课之前,我对信息资源管理没有深入了解过,直到冯惠玲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数字人文,接触到国内外很多案例,我的内心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想法:这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学科。之后我又看到冯教授对数字人文研究中心logo的解读,恰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也对数字人文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是卢小宾老师讲授的“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分析”,我感受到应用大数据后的信息分析技术几乎能在各行各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作用,应用前景十分之广。在之后的课上我又了解到信管学科具有天然交叉性,能够跨学科协同,也能实现人员的跨界协同合作。我感觉这样一个学科是有活力的,是未来可期的,我也希望能够将自己这份兴趣继续保持下去。

2021级社科试验班2班周玟希同学:新生研讨课不仅仅解决了我对大学的一些疑惑,还帮助我了解更多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知识。通过讲座和做游戏的方式,我了解到了档案学和数字人文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我从来没有了解到的领域。参加知识竞赛和“一站到底”的时候,我们不仅仅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还交到了一些其他班的朋友。我很开心可以参加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新生研讨课,在这里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2021级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杨万诚同学:老实说,有过这么几次后,新生研讨课是为数不多的我期待的课。或者说,这门课在一些方面打动了我。每一次的问卷调查,游戏组织到最后的老师答疑,每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准备,让人感觉到满满的诚意和用心。课上的游戏总是知识与娱乐结合,并且让每个同学能够参与其中。每节课都能让我们有机会多认识和了解学院的老师,又能对学院目前的几个研究方向有着大体上的感知,让我感觉到自己身处信管这个大家庭,逐渐建立了强烈而牢固的身份认同感。

2021级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肖冉同学:在进行了多次新生研讨课的学习之后,对我们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历史、优势、培养目标、特色课程项目等都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也学习了数字人文、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数以求真,据以明智。有了新生研讨课的引导,希望能够通过未来四年的学习,成为一名具备职业技能、研究能力和人文情怀的信管人!

排版:张琬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